词条 | 陈应天 |
释义 | 陈应天,1944年10月生,祖籍江苏扬州,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博士、教授。主要著作《相对论的物理概念》,并撰有《论有限圆柱体径向引力场的意义》等论文。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博士、教授人物简介陈应天,男,教授,原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人物履历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高级研究员、博士、教授。 1962年,以优异成绩从蚌埠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196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山东聊城当过9年技术员。此间,克服各种困难,从事引力理论的研究。 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 1981年初,经武汉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并在被称为“世界物理发源地”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他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了规定3年攻读的课题,获博士学位,并发表多篇论文。陈应天是第一个提出解决经典牛顿力学重要难题的精确公式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解决圆柱体的轴向引力场这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范畴的老难题的精确公式,被称为“陈氏精确公式”。这个精确公式写入他与他的导师、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库克教授联合于1982年5月发表在《欧洲物理》上的论文《论有限圆柱体的轴向引力场的意义》中,从而解决了牛顿力学中的这个重要难题,受到国际物理学家的高度评价。陈应天是世界上最先在非牛顿引力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陈应天被认为是解决了100多年以来经典牛顿力学的重要难题。他就非牛顿引力提出准确公式,证明非牛顿引力是必要和可能的。科学成就使他成为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成立600多年来的第一位中国高级研究员。 198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教授、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高级研究员。 2005年6月,陈应天教授和蚌埠建设投资公司、蚌埠晶菱机床公司、蚌埠高新投资公司合资注册资金1亿元,组建了安徽应天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由陈应天教授发明的3000℃高温太阳炉、高集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机、数倍太阳能光强光伏发电机以及分离式太阳灶,同时在高新区建设1万瓦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同时,已有内蒙古等多个地方正在和该公司洽谈建设更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 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应天,1946年生,又名陈应康。四川西昌人,男,无党派,中国音协会员、省、市音协会员,川音声乐副教授、硕导。毕业于川音声乐系并留校任教,在川音任教34年多。所教学生20多人次在历届毕业考试中达全年级第一、二、四等名次;几十年中,有100多人次在各类声乐赛事中获奖,如:全国赛金、银、一、二、三、全国优秀等奖17人次;全国赛大区“十佳”、“十优”5人次、二、三等奖3人次等。近30届川音高考和多次研究生招生中担任专业主考。 学术研究著译过多篇论文,其中《声乐教学应防止的误区》、《从历史嬗变探唱法衍进和中外分野》获中国当代学术前沿经典、全国新时期人文科学优秀成果、中国改革与发展经典成果、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等多次一、二等奖,载入《世界学术文库》等多种学术文集。 1970至83年间,曾对嗓音形态学和声乐学之间的对应原理进行大量调查和科研并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学习和实习。此后详细观察了数千人次用声工作者的喉部运动状态、病理状态、发声功能状态。因此他对嗓音功能的检查鉴定和运动特征的定性分析有较高的准确性,其影响一度广及云贵川部分文艺团体艺术院校。 1999年,他报名参加了全国职称外语统考,获得A级合格证书。个人简介入编《中国当代艺术界名录》、《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录》和国家人事部编辑的《中国专家大辞典》。 社会影响在川音任教20多年中,培养了大批专业和业余的优秀歌手,所教学生数十人在中央、省、市、地文艺团体成为骨干演员,数十人次在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全国大赛一、二等奖,省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歌手称号。近年来更偏重儿童及青少年的培养(在1972年其编写的《儿童及青少年嗓音问题》中曾提倡"变声期合适的训练方法白利喉器官发育得到完善,向理想方向发展"的观点)、演出活动较少,仅为影、视各一部配唱,其中《蜀相》1980年中央电视台联播后获二等奖。 黄埔军校将领陈应天(1907-1987) 浙江三门人,1930年5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第二署少将副署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