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凝镇 |
释义 | 镇名,本词条中收录有两处,一处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另一处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长凝镇镇情概况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长凝镇位于滦南县东部壤区,北与滦县、东与昌黎、南与乐亭接壤,距县城25公里,平青乐公路(省级)经过长凝镇政府驻地,良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长凝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得环境。全镇总耕地面积51873亩,水浇地面积51339亩,林地面积5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地形为渤海冲击平原,属壤土区。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无霜期在220天左右。 平(泉)大(清河)、长(凝)柏(各庄)公路过境。 区划沿革1958年建卫星公社,1961年更名长凝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改镇。镇政府驻长凝村。辖长凝、薛各庄营、前苏各庄、后苏各庄、西孙庄、柳行、夏庄、晏各庄、沙角湾、南孙庄、陈礼庄、北王各庄、小高庄子、毕庄、木梳庄子、宁庄、张鲁庄、罗营、小刘庄、大刘庄、陆庄、郭庄、乐营、大孟庄、大高庄、梁营、王营、西暖泉、东暖泉、邱营、彭庄、东染各庄、梁庄、黄庄、杨家坨、刘小桥、温庄、东赵庄、杨沈庄、新城子、后场、北城子、南城子、方泡、后麻地、马城、大王庄、老刘庄、翟庄、栗园营、糜庄、柏庄、南小王庄、贺庄、兴旺庄、大李庄、郝庄、桥头营、邸庄、马台、张台、田台、东营、湛店子、岗子、多余屯、东坨子67个行政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50767 男 25909 女 24858 家庭户户数 15490 家庭户总人口(总) 50248 家庭户男 25665 家庭户女 24583 0-14岁(总) 9780 0-14岁男 5038 0-14岁女 4742 15-64岁(总) 35906 15-64岁男 18491 15-64岁女 17415 65岁及以上(总) 5081 65岁及以上男 2380 65岁及以上女 270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9233 经济发展农业经济 该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林果种植面积10000多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0亩,林果蔬菜的总产量达5000万公斤。在反季节果菜种植中,设施果树数量达到200多个,温室蔬菜数量达到了100多个。在发展传统果树的基础上,栽植果树新品种300多亩,全镇已经形成了以郭庄、陈礼庄、前苏等10个村为中心的万亩裸地桃基地和以柳行、薛各庄营、郭庄、大刘庄、王营等村为中心的设施果树基地。畜牧业以区域养殖为起点,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2008年,已形成生猪养殖场200个,存栏14000头;奶牛养殖场73个,奶牛存栏2400多头;肉、蛋鸡养殖场37个,存栏量达64000只。 产业经济纺纱、笤帚加工、果品是该镇的三大主导产业,镇党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用民间资本的规模投入带动经济的发展,着重抓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工业化进程。截至2008年,该镇拥有固定资产总量1.1亿元的纺纱厂25家,以棉纱为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了40000吨,产品销往河北高阳等地,解决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总量300万元的木材加工厂22个,生产玻璃箱板、夹纸板等,可创年产值1.4亿元;拥有大笤帚加工户324家,年加工能力6000万把,可创年产值1.8亿元。 行业协会根据纺纱、笤帚加工、果品行业的发展需要,该镇成立了“滦南县纺纱业协会”、“滦南县大笤帚加工行业协会”、“滦南县长凝镇果品经纪人协会”三个行业协会,吸纳会员150名,详细制定了《协会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将管理和服务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生产规范的民营经济管理渠道。 城镇建设该镇在小城镇建设中加大建设步伐,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用发展的角度完善城镇总体布局,创造生态家园,营造为民服务的新环境。经过全镇的努力,从根本上整治了临街公共服务类建筑繁杂、拥挤、混乱的面貌,形成一个西部以纺纱为主的工业园区;东部以集贸、果品批发为主的农产品交易区;主街以商贸、服务为主的商贸服务区;中间以百姓休闲娱乐为主的休闲娱乐区,并使长凝镇内各主要街道都达到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 该镇积极把借鉴先进经验和自身的基础设施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工作作风,按部就班的实施生态村规划建设,先后从霸州、遵化等地调进美化树合欢1000多棵,香花槐3000多棵,各生态村周围及副街道栽植杨柳树4000多棵,用于美化村内主要街道;投资80万元修建高标准水泥路4370延长米,投资38万元修石渣路13000延长米,投资2万元铺设路肩1000米,开挖排水沟800米。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乡镇简介 长凝镇位于晋中盆地东沿,榆次东南十五公里处,与和顺、寿阳接壤,自古为榆次东大门。境内自然地形为东部高窄,西部低阔,两梁一川一山,海拔800—1820米,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总面积329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4,是榆次面积最大的乡镇,共辖26个行政村,总人口15408人,总耕地面积52680亩,其中水地10000亩,共有荒山荒坡面积6万余亩,林业资源丰富。省道董榆线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榆次母亲河涂河的发源地,是榆次的革命老区,拥有“蔺郊十里无霜”的独特气候,闻名遐迩的长凝蒜便产于此。 长凝镇是传统的农业乡镇,镇党委、政府始终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保发展、促增收的有力手段,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围绕“平川蔬菜抓规模,丘陵山区种林果,北梁温室上规模,畜牧产业促发展,开发资源壮民营”的产业发展思路,确立了旱垣温室、大田蔬菜、干果、畜牧养殖、原生态农耕休闲游为主的五大产业开发战略。 镇情概况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位于榆次东南山区,潇河流域,涂河下游北岸,距市府12.5公里。面积83.6平方公里。榆(次)左(权)公路过境。相传为蔺相如的故里所在地,当地流传许多蔺相如的传说,并且有蔺公祠及几个相关的村名。乡镇企业以锻件、农机、建筑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长凝紫皮蒜为长凝镇历史名产。 区划沿革1958年设长凝公社,1984年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由原长凝镇与原石圪塔乡合并而来。 镇人民政府驻西长凝村,下辖:西长凝村、东长凝村、壁达村、玉壁村、绿豆湾村、南沙沟村、南合流村、西沟村、辉举村、相立村、南蔺郊村、北蔺郊村、鱼儿池村、阎家坪村、保安寨村、西见子村、东见子村、北头村、郑家岭村、石圪塔村、张庄村、原家峪村、王庄村、高坪村、章子垴村、霍城村、庆城村、沟口村、上庄村、石槽头村、白家庄村、固庄村、神堂坪村、马头村、高家山村等。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0530 男 5486 女 5044 家庭户户数 3060 家庭户总人口(总) 10505 家庭户男 5468 家庭户女 5037 0-14岁(总) 2282 0-14岁男 1174 0-14岁女 1108 15-64岁(总) 7295 15-64岁男 3795 15-64岁女 3500 65岁及以上(总) 953 65岁及以上男 517 65岁及以上女 43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972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