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延纳 |
释义 | 读音延纳(yán) (nà) 1.引见接纳。《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 睦,少好学,博通书传, 光武 爱之,数被延纳。”《旧唐书·德宗纪上》:“时犹多难,宜广延纳,以达下情。”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 穆宗皇帝 方御 养心殿 ,延纳多士。” 2.容受,容纳。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远北则长江永归,巨海延纳。” 3.迎进,迎入。 宋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 词例《开元天宝遗事》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选,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注解】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全等,是国中的巨富豪绅。各家都引见接纳许多四方的读书士子,去供送朝廷选用。朝庭里的名士和官僚,往往出于这些豪家的门下,每一次科场参考的文士,都集中于这几家豪门,当时人把他们看做豪友。 倘蒙延纳:出处《威尼斯商人》中译版 【注解】倘蒙:倘,倘若,如果;蒙,得到。延纳:引见接纳,或者容纳、接受。如果能蒙受您的迎接任用 释义延yánㄧㄢˊ 引长:延长。延续。蔓延。延年益寿。 展缓,推迟:延迟。延缓。延宕。延误。 引进,请:延聘(聘请)。延纳。延师。延医。 【动】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 【形】 君亦悔祸之延。——《左传·成公十三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纳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享受:纳福。纳凉。 缴付:纳税。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动】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