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近代国士
释义

网络小说《近代国士》

小说名称:近代国士小说作者:逍遥宇内

小说类型:清史民国

小说状态:连载

完成字数:90152 字

简介:1908年的春天,柏林一所二流陆军学校内,一名中国留学生剪掉了自己的辫子。

不久的将来他将参与同盟会、结识小胡子、参新军、闹革命、办工业、打日本………………

------------------------------------

“革命之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孙文

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

《近代国士》初章

时间:公元1908年三月四日。

地点:柏林郊区,德意志帝国柏林预备军官学校。

“听我口号!第二大队第五中队第三区队学员全体立定!”站在阳光下的教官对一群学员大喊道。

看着排列的歪歪扭扭的三十多名新学员,曾担任过德军援助伊拉克志愿军少尉排长的学校体能教官埃尔文·德罗兹(Erwin·Drütz)暗地叹了口气;在他看来这些学员虽然身体素质过关,但在精神方面却感觉缺少了一种战斗的热情。也是,如果真是优秀的人才,谁会不去正规军校而是来这个二流的,为培养预备役军官而设置的野鸡军校?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进军校!?”

“报告教官,因为帝国之拥有阳光下之领土的目的尚未达到,正是我等大德意志公民矢勇矢忠地完成皇帝陛下大志理想之时!”一名身材中等的学员抢先答道。

“出列!你叫什么?”

“报告长官,科隆的赫尔曼·穆勒(Herman·Muller)。”

“很好,你所说的正是我们这些继承了费德烈大帝信念的军人之理念!现在入列!”德罗兹满意地看了看赫夫曼,总算区队里还有一些热血青年。

“多谢长官!”赫尔曼脸露喜色地后退一步,重新并入队列。

“赫尔曼同学说的好,作为军人当时刻牢记三个要点:牺牲、坚定、忠诚!现今国际环境恶劣,正是帝国迫切需要吾等之时!”德罗兹顿了顿:“愿意进这所学校证明你们的血是热的!是想为帝国奉献的!但是光凭热血就能救国吗?不能!所以你们要学习作战技巧和战术,为的就是将来把你们所学的用在战场上!由于你们今天刚刚入学,所以就先围场地跑三十圈。”德罗兹说完便带头跑了起来,身后的学员参差不齐地跟着,只能勉强称之为队列。

虽然已是下午,但今天的太阳却格外的烤人,烈日使地面上升起了阵阵热浪。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部分学员身上的预备军官军服渐渐开始被汗水侵湿,伴随着跑步声中的喘气声也大了起来。渐渐地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被拉开了,而那些因为教官的演讲而冲劲十足的学员的脚步也慢了下来。

一个小时后一个国字脸的学员最终选则了放弃;他把军帽往地上一扔,就地盘腿坐在草地上大喘粗气。这一举动刺激了一部分心志不稳的学员,很快就有其他人选择了效仿。不一会儿的时间草坪上便淅淅松松地坐下了七八个大喘粗气的学员。对此德罗兹视而不见,脸色平常地一次次从他们身边跑过。看见教官并没有对这些大胆的学员做出任何表示和或,又有一批学员把脚步放慢了下来,他们很快被大队给抛在脑后。

两个小时后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员还在努力跟上德罗兹的步伐,其余的人不是坐在操场旁树荫底下就是在操场上慢走。

德罗兹心里默算了一会儿,在跑到第三十圈时停了下来,最终只有六个人撑到了结束,其中就包括长着一张娃娃脸的赫尔曼。

“集合!”带头跑完的德罗兹额头微微出汗,朝坚持下来的六个学员满意地点了点头。六人迅速集结,而其他没中途选择了放弃的学员也匆忙赶来,很快三十余个学员便重新在跑步前的那片草地上集结了三列。

德罗兹站在学员们前面沉默不语,一时间场面冷清了下来,只能不时地听到喘气声。他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着学员们,直到几个偷懒的学员心虚地错开了视线才说道:“现在我宣布:所有没有跑过二十圈的人一律没有晚饭!最终跑完的同学晚饭加肉!”此话一出就明显有几个学员激动了起来,队列也变得不整齐了。只见第一个坐下的国字脸的学员猛地举手大喊:“报告教官,我抗议!”

“对,我们不服!”数个声音也从队列中传来。

德罗兹把手一挥:“全体立定!”,那些正大声抱怨的学员慌忙的站直了身体,本来想抱怨的话也只好闷到肚子里。将学员的抱怨终止后他说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人觉得不公平,觉得之前没有说出惩罚条件,觉得我在虐待!让我告诉你们,这次跑步正是在考验你们的意志力!连坚持跑步的意志都没有的人又怎么有可能有毅力完成学业,报效帝国??!你们现在回去都给我好好反思!现在解散!”

听到教官的训词,偷懒的学员态度不一;有惭愧地、有不服地、有无所谓地。但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羡慕又懊恼地看着及格的人两两三三朝食堂走去,开始担心起如何才能空腹度过一整夜。

“东方人,你体能不错啊,居然能坚持到最后。”解散后赫尔曼走到一个准备前往食堂的高个中国青年旁:“我叫赫尔曼,科隆人,今年二十岁。未来一年都得住一个屋檐下,交个朋友吧?”

“呵呵,刚才列队时就听你说过了,我叫刘裕,中国人。”刘裕对手搭在自己肩上的赫尔曼友好地笑了笑。

“哈哈,中国人!中国人也来为帝国牺牲?”赫尔曼不自觉地嘲讽了一下。

应该说1900年以前的西方人并不了解中国,对中国人唯一的印象只是一些打扮古怪,长着辫子的鸦片鬼,只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但随着义和团事件爆发,和清政府吃了激素似地向十一国宣战并迎来了八国联军后,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就完全彻底改变了。由于义和团的愚昧、清政府的失策加上西方政府的宣传,西方人普遍对中国人非常反感,认为是一群丝毫不懂文明法制的野蛮人;连神圣不可侵犯的外交大使馆都敢攻打!

随即而来的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更是使中国在国际的地位一落千丈,可以说当时西方民众在对亚洲地位上的看法上明显偏向于表面上礼貌文明的日本人,更有英国议员曾建议将北中国交托‘文明的盟友’日本代管。

在这种大环境下,赫尔曼不自觉地透露出对中国的藐视,也就不足为怪了。

刘裕似乎也是习惯了西方人对自己祖国的态度,自嘲一笑道:“我是作为官派留学生而来,确实不是为了你们的国家牺牲的。”

赫尔曼也注意到了自己的语气不对,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那个……呃,刘,我并没有恶意……”

“别担心朋友,这些事我已经看太多了。”

赫尔曼似乎是松了口气,转而有些好奇地问道:“刘,说说你的国家吧,那里的女人真的都用绷带当袜子么?”

“……是的,中国的贵族对于小巧的脚有着畸形的偏爱,以至于妇女都以拥有小脚而骄傲。所以你所说的绷带就是为了绑脚用的。”

随着刘裕说完的叹气声,赫夫曼惊讶道:“天啊!难道在脚上绑绷带仅仅是为了小脚吗?”

“很可惜,但确实是。”

赫尔曼似乎无法相信居然因为一小批人的审美观念而使得全民都加入到培养小脚的运动中。他看了刘裕一会儿,却又奇怪地问道:

“你们中国人脑袋后面不都是有一根辫子么?”

刘裕左手摸了摸光秃秃的脑后,语气有些沉重道:“曾经有一个帝国,他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和自祖先就遗传下来的传统。这个国家的子民自信、礼貌、守信、谦虚。这个国家的文明在当时领先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它所产的瓷器、茶叶、丝绸遍布世界。然而,在一系列天灾人祸和偶然事件的打击下,这个帝国被它北方的邻居占领了。这个邻居既没有文字也没有文明,但可悲地是这样一个民族却靠武力征服了那个帝国。

这个自称满人的民族在征服帝国后,一方面疯狂地吸收帝国文化,另一方面,则恐惧于人民的凝聚力,担心有一天自己的子孙会被赶回北方荒原。所以它以更加疯狂的力度去灭绝任何不利于他们统治的文化;首先就是消除自己与帝国人之间的外貌差距;比如强迫帝国人将头发剃成他们的猪尾巴、禁止原先帝国的一切服饰而改穿满人服饰……

他们成功了,原本优秀的帝国人渐渐变得越来越愚昧、落后,而这个曾经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也从此一蹶不振……”

“原来如此……天啊,我从没想到居然在遥远的东方还曾发生过这样可悲的事情……我为你的民族感到惋惜。刘,你可以写一本介绍那个曾经的帝国的书,我相信一定能够改变文明人对你们的看法!”

“呵呵,那也得等我毕业了。不过还是谢谢你的建议。”

两人顺着脚步聊着聊着就到了食堂,在排队拿到食物和二两猪肉后把餐盘放在桌上,等教官下令‘开动’后迅速解决了伙食。在回宿舍的路上两人继续聊天。刘裕了解到赫尔曼在家里排行最大,下面只有一个妹妹。穆勒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商人世家,曾祖父是从巴伐利亚迁移到科隆的,目前家族经营着一家本地的科隆商业银行。

天色渐黑,两人加快了脚步,毕竟谁也不想因为晚到几分钟被查哨的教官关禁闭。里面那带头偷懒的国字脸和另外几个人占着宿舍唯一的书桌在吃花生米,从只言片语中刘裕得知他叫罗肯(lokken)是哥廷根人。还有两个学员躺在上下两个卧铺讨论着,其中一个圆脸学员道:“听说了吗?法国人开发出了一种速射野战炮,据说比克虏伯生产的同类型要快一倍!”

“道听途说而已,法国佬炮兵最后一次超过帝国的时候还是在拿破仑时代呐!这个矮个子要是知道高卢鸡在‘统一战争’(即普法战争)的表现,一定会从坟里面跳出来的!”答话的是躺在下铺的瘦小青年。

“时代在变化,法国人在某一方面出现突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哈,就高卢鸡那种将鼻子翘到天上的态度,又怎么可能有我们德意志人的严谨?”

圆脸想了想:“法国毕竟是能够威胁到帝国的国家,决不能因为他的民族性而小瞧敌人。这才是德意志的严谨!”

两人谈着弹着就谈僵了,之后就默不吭声地各自躺在床上发起了呆。

这时,赫尔曼与刘裕走了过来,向二人伸手道:“科隆的赫尔曼和中国的刘,两位朋友……?”

圆脸友好地笑了笑;“啊……汉堡的保罗·普里茨(Paul·Plitz),他是普鲁士的奥古斯·莱特(Augus·Lechten),幸会!”

“二位都是立志为皇帝陛下战斗的战士,至于法国人的大炮是不是比我们的要好,那是将军和参谋部的人操心的事,反正我们作为将来预备役军官的责任就是尽快训练好义务兵,然后带着他们上战场!”

榻上二人赞同地点了头,四人就这么聊上了;结果就是作为中国人的刘裕不停地解释德国人对中国的好奇……

过了不久,当门外的哨声响起后,众人都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卧铺上。2分钟后灯灭了,刘裕在黑暗中望着窗外明月,双手抱着枕头慢慢进入了梦乡。

《近代国士》目录

第一卷 欧陆风云

· 第一章 军校

· 第二章 剪落的辫子

· 第三章 士气与军队

· 第四章 战术争论

· 第五章 探亲

· 第六章 中国心

· 第七章 赫氏一族

· 第八章 科隆

· 第九章 kowtow

· 第十章 革命党

· 第十一章 华侨

· 第十二章 革命之思想、身体与灵魂

· 第十三章 筹划

· 第十四章 返校

· 第十五章 盒子炮

· 第十六章 白色的开始

· 第十七章 同盟会

· 第十八章 阿芙洛狄特

· 第十九章 雨的印记

· 第二十章 Engel

· 第二十一章 阿道夫

· 第二十二章 音乐与巴黎

· 第二十三章 海上

第二卷 国之大者

· 第二十四章 上海 (一)

· 第二十五章 上海(二)

· 第二十六章 上海(三)

· 第二十七章 上海(四)

· 第二十八章 革命与反革命

· 第二十九章 爱国?

· 第三十章 砍人与手枪

· 第三十一章 新军

· 第三十二章 回家

· 第三十三章 详谈

· 第三十四章 乱党

· 第三十五章 第五十营


 三十六章 张茂(一)

三十七章 张茂(二) 第三十八章 建军 第三十九章 建军(四) 第四十章 建军(五)

第四十一章 建军(六) 第四十二章 论辩(一) 第四十三章 论辩(二) 第四十四章 民族主义

第四十五章 怒骂 第四十六章 义勇军进行曲 第四十七章 临时教官 第四十八章未雨先筹

第四十九章 野心 第五十章 野心(续) 第五十一章 见面了 第五十二章 动心

第五十三章 重见 第五十四章 与穆勒先生的谈话 第五十五章 零碎的事情 第五十六章 陈其美

第五十七章 新年前的筹备 第五十八章 金陵制造局 第五十九章 深谈 第六十章 下订单

第六十一章 新年前 第六十二章 民主?专制? 第六十三章 辛亥年 第六十四章 新年在上海的舞会

第六十五章 摊牌 第六十六章 名单 第六十七章 最后的一手牌 第六十八章 第七十九步兵标标统(一)

第六十九章 七十九步兵标标统(二) 第七十章 七十九步兵标标统(三) 第七十一章 七十九步兵标标统(四) 第七十二章 七十九步兵标标统(五)

第七十三章 七十九步兵标标统(六) 第七十四章 第一支步枪 第七十五章 琐事 第七十六章 上海行(一)

第七十七章 上海行(二) 第七十八章 上海行(三) 第七十九章 血还热吗? 第八十章 老哥回来了

第八十一章 会议之前 第八十二章 会议之中 第八十三章 会议之后 第八十四章 会议之尾

第八十五章 啃瓜子 第八十六章 苏北之旅 第八十七章 往段同学家的路上 第八十八章 清江浦

第八十九章 段某人 第九十章 失落的袁宫保 第九十一章 计划 第九十二章 大总统

第九十三章 杨晢子 第九十四章 广州城外 第九十五章 江哲涛 近代国士 第九十七章 夜袭(上)

第九十八章 夜袭 (中) 第九十九章 夜袭(下) 第一百章 夜战(一) 第一百一章 夜战(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8: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