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习水县2007年政府法制工作要点
释义

2007年全县政府法制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主线,切实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探索行政争议解决新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全县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进一步抓好《纲要》的学习、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氛围。

2、健全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制度。县政府法制办、县人事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县依法治县办公室、县行政学校要密切配合,组织好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尤其是要抓好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年度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的巩固和更新。

3、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贯彻《纲要》工作中的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政策研究和情况交流的职能作用,督促落实《习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习水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习府发[2006]30号)确定的2007年度工作任务。

4、积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设,助推“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建设进程。修改完善《习水县县级行政机关和乡镇依法行政考核量化标准》,认真组织目标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二、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工作。

5、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强调研,及时制定、修改和废除相关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实效,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审核把关和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严格工作要求,落实相关责任,做到有件必审,有件必备,有错必纠,积极探索开展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的措施办法,确保文件合法、适当。

6、完善规范性的公开发布制度,通过政府网站平台将县政府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在网上公布,保障公众对政府规范性文件享有的知情权。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着力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7、继续完善和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通过各行政执法事项及依据的清理,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主体及权限,分解行政执法职权,制定行政执法职权流程图,修改县政府各行政执法主体 “三定”职能,完善落实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公正、严格、文明执法。

8、认真做好全县行政执法人员的清理、培训、考试和审检换发新版行政执法证件工作。严格按照《贵州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资料数据库,切实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

9、完善和落实行政许可实施制度。继续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做好非行政许可项目审批项目便民服务项目的清理,做好与新颁布法律法规中设定或取消行政许可的衔接。严格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清理和公布项目目录,凡未报经审改办审核并由县人民政府公布的项目,各部门一律不得受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全力实施政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工作,研究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对政务中心的管理,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招商引资软环境。

10、加强行政执法公开工作。认真审核制定规范的办事指南,按照统一格式对许可事项、非许可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名称、法律法规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材料、办事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进行清理确定。所有项目的办事指南交政务中心公布执行。积极建立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利用网络等各种形式公开行政执法内容、过程和结果,广泛接受监督。

11、加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力度,强化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习水县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规定》;积极开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案卷评查,严格执法程序,认真执行行政许可实施制度和行政处罚的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制度,创新监督方法,扩大公众参与的程度及监督范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12、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土地、城建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切切相关的行政执法检查,严格执法审核把关程序,适时抽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审批事项。

四、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政府涉法事务工作,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13、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层级监督的职能。认真学习、加深理解中办、国办《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中办〔2006〕27号)和全国行政复议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行政复议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依法受理、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努力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目的。

14、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一是逐步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对案情比较复杂、书面审查难度大的案件,采取召开听证会的形式,让当事人参与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过程,加大行政复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决定,专业性较强、争议较大案件,组织专家论证,确保复议决定公正、合法、适当。三是建立行政复议案件流程管理制度,使复议案件阶段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到位。四是加强对行政复议决定执行情况监督,保证行政复议决定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对不能全面及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15、加大山林、土地等权属纠纷案件的裁决工作。修改完善《习水县山林土地等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规范案件立案、受理、调查、调解、处理、送达等各环节程序和文书制作,限时办结,及时高效处理权属争议。

16、积极探索解决行政争议新机制。加大人民调解力度,逐步引入行政调解机制,使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结合,同时加强上下级沟通协调,妥善预防和化解因行政行为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17、依法开展行政应诉工作。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严格执行法院判决和裁定。要制定并认真督促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制度。

18、强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选聘本届政府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文件把关、决策咨询、谈判招商、风险论证、诉讼代理等法律事务中的作用,妥善处理涉及政府行政、经济诉讼和非诉讼案件,避免和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五、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

19、适时调整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政府换届和人事变化,适应新的工作需要,调整充实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实行依法行政联席会议制度,解决部门之间执法错位、越位、缺位问题。县政府法制办要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对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县政府各部门的联系沟通、业务指导。认真落实依法行政报告制度,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20、加强政府法制机构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法制机构队伍的建设,积极推进部门内部行政执法机构工作。设置有法制机构的县政府工作部门要整合执法权,并使其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与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尚未设置法制机构的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及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要创造条件,加强机构建设,要明确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法制工作,并明确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法制工作。要从财力、物力等方面保证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适应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需要。

六、加强政府法制信息工作。

21、政府法制信息是政府法制机构拓展工作思路和为政府领导决策服务的重要渠道,也是宣传政府法制工作,提升政府法制形象的有效途径,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县政府各部门要把握重点,将本单位开展法制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上报县政府法制办,县政府法制办要将报送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推广,要及时将有关法律法规信息及时向政府领导反馈,当好政府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