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龙溪火龙灯舞
释义

黄龙溪古镇烧火龙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傍晚6时刚过, 黄龙溪古镇专门为烧火龙设立的专用场地。 春节前,到双流黄龙溪过春节,亲眼看看这座明清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他们特别迷恋古镇上那烧火龙的热闹场面。黄龙溪火龙灯舞所用火药,是由秘密配方制成,特点是热量低,火焰艳丽,耀人眼目,喷射有力,却不伤及舞龙艺人的身体。

中文名称:黄龙溪火龙灯舞

遗产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项目编号:107 Ⅲ-4

申报单位:四川省双流县

黄龙溪火龙灯舞简介

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现在的成都黄龙溪火龙是从南宋时期的舞龙发展起来的,历史悠久,后来又经过不断改造、创新和丰富,使黄龙溪的火龙灯舞日益的完善起来,成为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再加之它以这座千年古镇为依托,每年都会吸引许许多多的游客来观看。

“岁岁春节烧火龙,烟花遍地乐融融”。每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都要大放异彩,轰动乡邻。舞龙队伍共三组,由50人组成。在舞火龙前,“舞龙队”整装待发,焚香祷告;以鸡冠之血祭祀,全场肃穆敬爷;祭祀完毕,龙头率领,龙灯拜年,龙身腾舞,一招一式,格外吸引人。“舞龙”的高潮便是“烧火龙;一方是赤裸上身,以桐油或清油擦抹胸背,腰下仅穿一条紧扎裤脚的短裤的舞龙者。另一方是预备了大量焰火鞭炮,随时准备袭击舞龙人的街镇居民和游客。双方在龙舞与焰火中你来我往,你烧我挡,攻防进退,煞是壮观。

黄龙溪火龙灯舞渊源

中国民间艺术"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先民们根据"龙见武阳赤水"和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龙"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

“火龙灯舞”是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舞龙队伍共三组,由50人组成,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黄龙溪火龙灯舞都要大放异彩,轰动乡邻。火龙灯舞融龙、灯、舞、火焰于一体,神奇美妙,蔚为壮观。

这里不仅聚集了龙狮文化、蜀文化、水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楹联文化、民居建筑文化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留下了被誉为“十古”的古街道、古树、古寺庙、古牌坊、古佛洞、古渡口、古崖墓、古民俗、古战场遗址、古三县衙门等众多名胜古迹,这里还拥有河流、田园、山川等优美自然风光。

经过不断改造、丰富、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为全国著名的"火龙之乡"。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举办火龙灯舞,有锣、鼓、钹、马啷子乐器的伴奏,观者持特制焰花喷烧裸身舞龙人,在一片焰花中映出龙腾人欢的喜庆景象。

黄龙溪火龙灯舞传承

古镇在清晨的烟雨中慢慢醒来,渐渐清晰。古木屋屋檐下,一对老夫妻早早地开门摆好小摊,放上自家制作和采购来的古镇特产———竹叶烟熏豆豉和芝麻糕,还有进庙烧香用的香火蜡烛等,然后对着稀稀落落的行人叫卖。 他们还没有任何的成交,但老人仍然不急不躁,悠闲地靠着竹椅。一位老妇旧时的闺中密友,与她并排坐下,叼上烟斗,两人时而交耳密语,时而谈笑风生,好不自在享受。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充满生气,那么自然。老人和旧时闺中密友,在自家开的小店守铺聊天,望游客买点自制的豆豉和芝麻糕,以及进庙用的香烛。 古镇不大,锦江一水绕镇而东。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仍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