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麂皮合唱团
释义

简介

麂皮合唱团(Suede)是一支颇有影响的英国摇滚乐队,乐队成立于1989年。乐队的成长经历了整个九十年代英国英式摇滚(Brit-pop)的发展历程,也是其中的代表乐队之一。乐队的主唱 Brett Anderson 在1967年9月29日出生于离伦敦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出租车司机,母亲则是一位不太成功的艺术家。 Brett Anderson 本名 Brett Lewis Anderson 是乐队的灵魂人物,兼作词作曲极具才华。麂皮合唱团Suede 在1993年推出的同名专集,获得了巨大成功,入围多个排行榜。直到2003年乐队共出版了7张专辑,随后乐队便宣布解散。

麂皮合唱团在90年代的摇滚乐坛占有关键性的地位,开先启後,完全颠覆另类音乐的既有定律, 成为流行乐界试图超越的新目标!『我们是微风吹起的垃圾,我们是徘徊街头的恋人。或许麂皮的歌词音乐有点奇怪,但却充满生命力。麂皮用多变化又特色鲜明的音乐,替我们表达出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

SUEDE由主唱Brett Anderson、吉他手Richard Oakes、贝斯手Mat Osman、鼓手Simon Gilbert及键盘手Alex Lee所组成,然而这并非创团之初的成员。Anderson、Osman 早在1989年时这两位多年好友就曾组过乐团。后来他们透过在《NME》杂志上刊登广告的方式,找到前来应征的吉他手Bernard Butler。三个人先组成了一支没有鼓手,而依靠机器设定来填补鼓点的乐团。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结识了曾经在伦敦

乐队专辑

《SUEDE》

发行公司:NUDE

发行日期:1993年3月

音乐类型:Britpop

《SUEDE》是SUEDE乐队的首张专辑大碟,出炉后可谓一时风光无二,好评如潮,不仅在销量上登上冠军宝座,而且一举拿下当年的Mercury音乐奖。

这张同名专辑成功将SUEDE乐队的全新的颓废妖艳风格推到了英伦舞台上,这种接近BRITPOP边缘的风格的确给乐迷带来了一种新鲜感受,甚至让人感受到一种华丽,而这样一种带有流行味的摇滚新风格开始树立起SUEDE在90年代英伦乐坛的超凡地位。

《Dog Man Star》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1994年10月

音乐类型:Britpop

事实上这张专辑是原乐队重新整合前的最后一次合作,而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SUEDE乐队最为出色的一张大碟,但在这张专辑的合作后吉他手BULTER离开了乐队。

如果说首张专辑《SUEDE》只是初试牛刀,那么这张专辑几乎算是将华丽的风格推至了极致,主唱Brett的性感嗓音和中性风格令SUEDE的病态美开始成熟起来。专辑中“StillLife”一曲邀来四十人弦乐团伴奏,可谓华美如史诗,也代表着SUEDE风格的完全确立。

《Coming Up》

发行公司:NUDE

发行日期:1996年9月

音乐类型:Britpop

这是调整后的SUEDE以主唱Brett主导的方式推出的一张专辑,不过能够在前两张大碟获得成功的条件下继续保持住这样的势头,Brett的才华的确令人叹服。

必须承认这张大碟的流行元素更多了,但同样歌曲也更华丽动听了,一张专辑产生了五首TOP10歌曲。这样的一种流行姿态不一定会被部分乐迷认同,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其中的部分歌曲,尤其是那首《SHE》。这张专辑无疑是商业上最为成功的一张专辑。

《Sci-Fi Lullabies》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1997年7月

音乐类型:Britpop

这是一张暖身的专辑,是汇整了过去五年来,Suede所出版过的13张单曲中的B-Side歌曲(不包括现场演唱版本)。

作为所有单曲的精选合集,对于了解SUEDE乐队音乐的另一面的确会有所益处,因为这种单一风格的单曲有可能实验味会更浓一些。

《Head Music》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1999年

音乐类型:Britpop

这同样也是张冠军专辑,让人惊叹于SUEDE的魔力,不过你会意识这张专辑真的有些不一样了,不再是以前的那支SUEDE。

电子气息开始在这张新专辑浓烈起来,SUEDE的风格也从以往的妖艳的热烈变得冷静起来,乃至乐队的形象也转化为一种时尚的硬朗质感。戒毒后的Brett似乎失去了以往的颓废之美,这样的改变总是有人喜欢有人怨。

《A New Morning》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2002年9月

音乐类型:Britpop

这样的一个名称,是否意味着SUEDE要以新面目来示人,这是三年的沉默后的再次出碟,改变已经是一种必然。

Brett的嗓音已经略显苍老,没有了当年的清澈尖锐,在这张专辑中他转而以一种成熟性感的声音亮相,带来的是以往作品所没有的清新和优雅,也许是历事更多后的一种简约朴素式的的回归。

《Singles》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2003年11月

音乐类型:Britpop

这又是一张精选集,是一个阶段的里程碑式的成绩单,它收集了从1993年以来的一些热门单曲。

谁都清楚SUEDE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的英伦乐坛辉煌之后,已经不可遏止地走向下坡路,这样一张专辑适合那些渴望重温SUEDE辉煌的乐迷们。

《See You in the Next Life》

发行公司:Nude/Sony

发行日期:2004年7月

音乐类型:Britpop

这应该算是SUEDE解散前的最后一张大碟了,虽然不是全新大碟,但是比之以前的那些精选集应该是更值得收藏,因为该碟中都是未曾收录专辑的稀有作品。

这张碟中的风格是不统一的,有着不同时期的SUEDE的声音,从里面我们能够听到曾经熟悉的风格和歌声,这是SUEDE给乐迷们最后的礼物。有始必有终,当告别时当然会难过,谢谢SUEDE跨越90年代的歌声,拿下这张碟然后作为永远的记忆。

成长历程

Anderson、Osman 生长于距离伦敦四十哩外的 Haywards Heath,早在1989年时这两位多年好友就曾组过乐团。后来他们透过在「NME」杂志上刊登广告的方式,找到前来应征的吉他手 Bernard Butler。三个人先组成了一支没有 鼓手,而依靠机器设定来填补鼓点的乐团。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结识了曾经在伦敦 ULU兜售小型演唱表演票卷的鼓手 Gilbert,在相谈甚欢的情况下,三人决定邀Gilbert加入阵容。最后入团的是第二吉他手 Justine Frischmann,乐团至此,终于正式成立,属于该团的故事也才开始。

麂皮合唱团Suede 在成军之初,当时的报章杂志、同乡同胞、经纪人、唱片公司都对他们没什么好印象。他们觉得 Suede 的表演乏善可陈,毫无魅力可言,风格走向也极端的无聊。他们的公开演出,票房更是惨不忍睹,并非他们的表演欠缺水准,而是观众的反应并不捧场。他们的音乐不被了解,即使是在发了一张风格奇特的单曲「Be My God / Art」之后,也只是引起短暂的好感罢了,也许这就是他们不受注意的理由。 1992年起,全球流行乐界掀起了另一股风潮(此时第二吉他手 Justin 已离团)。Suede的现场表演忽然引起广泛的回响,就在他们于 Nude 唱片公司的首张专辑「The Drowners」发行的前一个月(五月),他们登上了「Melody Maker」杂志的封面,并被该杂志评为「大不列颠最棒的新进团体」。纵然这样子的情势逆转充满了神奇色彩,Suede 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乐团却是不争的事实。报章媒体纷纷报导他们是「最大胆、神秘、诡谲、性感、热闹、狂妄、流行的乐团;你会发现自己被他们的魅力所蛊惑,完完全全地爱上他们,无可自拔。」在乐团参加了英国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电视节目「Top Of The Pops」之后,主唱Brett卓越精致的创作功力和唱功,立刻引来众家乐评的一片叫好声,并为该节目创下收视高锋。支持 Suede 的乐迷不断地增加,当他们回到家乡伦敦再次举办演唱会的时候,Brett 的衬衫被极度疯狂的歌迷撕裂三次。这般受欢迎的场面和昔日比较起来,确实有天壤之别。

1993年3月 麂皮合唱团Suede 发行同名专辑「Suede」,乐团开始声名大噪,被褒奖为「自从『性手枪 (The Sex Pistols)』的 「Never Mind The Bolloks」专辑之后,最令人延颈企盼的专辑。」这张专辑果然不负众望,各界好评蜂拥而来。专辑唱片销售量更是一举抢攻下冠军宝座,远远超过第二顺位的对手 Depeche Mode合唱团足足有4倍之多。也因此该张专辑成为自从 1984年 Frankie Goes To Hollywood 合唱团的「Welcome To The Pleasure Dome」专辑以来,销售速度最快的专辑:专辑发行后第二天即成为金唱片。随后在该年,最令人兴奋的事,莫过于赢得 1993 的 Mercury 音乐奖了。

之后到年底之前,麂皮合唱团Suede均忙于巡回欧洲、美国还有日本的演唱会行程、在 Glastonbury 的音乐节担任首席嘉宾,以及在英国境内一连串门票皆被销售一空的演唱会。1994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他们发行了单曲唱片「Stay Together」,创作意念完整,共分四节,全长8分钟,是张内容多变绚烂的经典唱片,不禁让人质疑,他们的下一张作品和这张唱片相较之下,是否会相形失色。这首单曲轻易地受到「NME」杂志及「Melody Maker」杂志的青睐,获选为当周最佳单曲;「NME」杂志认为这首单曲「充满强烈的企图心、多变的风格及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这些都让其它的歌曲受到的注意彷佛昙花一现般地短暂。就像所有的伟大事物一样,美得让人屏息。」「Stay Together」登上排行榜第三名,也使 Suede正式迈向新的里程碑。

两个月后,麂皮合唱团Suede回到 Master Rock 录音室,与制作人 Ed Buller 合作,开始灌录他们的第二张专辑「Dog Man Star犬人星」;这张专辑被誉为十年来最优的专辑之一。这张旷世巨作,不仅完全打破既有的创作模式,它也持续地感动了众人的心灵。

在「Dog Man Star」这张专辑完成的同时,Suede正式和吉他手 Butler分道扬镳,他们吸收了另一位年仅17岁的吉他手 Richard Oakes --来自英格兰南方「多塞特郡」(Dreset)的 Poole地区。和报导 Butler的离团一样,音乐杂志也纷纷告知 Suede有新人加入的消息。之后 Suede在欧洲、美国、日本展开了一连串的演唱会,和新任吉他手 Richard 的配合默契十分良好。

96年出炉的专辑名称是「Coming Up呼之欲出」,这张由十首歌曲组成的专辑是 Suede 成军以来最棒的专辑。第一首单曲「Trash」全长四分钟,可说是流行乐的经典之作;他们百分之百的浪漫,批判狂热度也是绝无仅有的。Suede 从没有像现今这般受欢迎,这么名气响亮,表现得如此优秀,受到如此为数众多的推崇。或许他们的音乐有点奇怪,然而不可否认地,他们受到大家的爱戴。

麂皮合唱团Suede的「Coming Up」专辑的录制时间,从1995年12月,一直到1996年5月才结束。专辑由 Ed Buller 制作,录制地点分布于伦敦周围的数间录音室,最后的混音工程则在Dave Bascombe手中,于 Whitfield Street录音间完成。在发行了「Suede」及「Dog Man Star」两张水准之上的专辑后,Suede 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并不难想象(「Guardian 」杂志曾经评选出有史以来100张最佳专辑,其中90年代只有4张专辑入榜,「Dog Man Star 」就是其中之一),而他们在「Coming Up」专辑中的杰出表现也是倍受赞扬,在全英专辑榜雄踞亚军席次。Richard Oakes如今已是一名杰出的艺人,而 Brett Anderson 的才华,无人可及。这张产生了五首全英Top 10歌曲的专辑「Coming Up」已臻完美之境,它成为流行乐界试图超越的新标竿。

1997年入秋之际,麂皮合唱团Suede为等待他们新作品许久的歌迷们先行暖身发行了一套两张的CD,这套名为「Sci-Fi Lullabies」(科幻摇篮曲-B-SIDE作品精选)的专辑,顾名思义是汇整了过去五年来,Suede所出版过的13张单曲中的B-Side歌曲(不包括现场演唱版本)。其中汇集了亦是Suede mania心目中经典抒情曲之一的「My Insatiable One」...27首所有Suede mania均耳熟能详的乐章,每一首作品都是出自Suede团员手笔的完美佳构,绝对没有滥竽充数的粗劣作品。

经过一年半的养精蓄锐,麂皮合唱团Suede自1998年中开始为新专辑「Head Music头号酷乐」进行录制工作。在这张该团的第四张完整长度专辑里,麂皮合唱团Suede开展出与之前不同的合作关系,他们这次不再和一向的共同制作Ed Buller共事,转而与Perfecto的核心主脑、早期Happy Mondays经典作品的大功臣Steve Osborne合作。主唱Brett Anderson表示,在「Coming Up」专辑之后,他想要做一张感情成份比较不那么重的专辑,就某种角度来说,也就是比较诚实而直接的作品,因为有时候感情用事会使得事实的某些部份被掩盖掉。不过不要误以为这是一张晦涩难懂的专辑,「Head Music」里的音乐会火热地烧入你的脑际;当然,比起「Coming Up」专辑来,本张专辑显得较为冷静,但它呈现出更具渴求感、更为忿忿不平的感觉,它呈现出1999年的现代摇滚乐团所该有的声音:一种炽热燃烧、绝对不会在地球上的另一处角落、另一个时间所制造出来的声音? 贝斯手Mat Osman曾说过Suede的成员是在「Coming Up」专辑录制完成后,才真正地成为一个团体。照这样的说法,「Head Music」专辑就可说是Suede以新阵容重新出发后的首张佳作,是一张乐团至今最难以归类的专辑,但也可能是进入千禧年前你能听到的最具现代感的专辑。这张专辑首周进榜即获全英季军,足见它也获得了大众的认同。 「这就像现代艺术,」Brett如此说道。「一幅很棒的现代艺术作品通常都是出自由极少笔划即勾勒出整幅作品的画家之手。这就是我想要做到的。用最不矫饰的低调手法表达我的感受。」

虽然「Head Music」成为一张冠军专辑而缔造Suede的另一生涯高峰,但接踵而至的种种事件却让Suede的未来显得是那么地不确定,阵中深受乐迷喜爱的键盘手Neil Codling毅然离团,乐团与专属会计师对簿公堂,对已灌录好的整张专辑感到厌恶而舍弃重头来过…;最终Suede仍旧历时一年闭关完成2002年的最新作品「A New Morning清新早晨」。灵魂人物Brett Anderson表示专辑之所以命名为「A New Morning」,亦象征着此作正是乐团的另一个全新开始。

除了乐团编制经过小幅更动而网罗前Britpop乐团Strangelove成员Alex Lee入替Neil Codling之外,更重要的是「A New Morning」在Stephen Street(Blur、The Smiths)这位Britpop全盛时期金牌监制主力制作下,不仅贝斯手Mat形容此作是更为温暖与简单(专辑曾一度命名为「Instant Sunshine」),同时也已让人预料到「A New Morning」会重拾麂皮合唱团Suede昔日吉他流行曲基本步而舍弃Head Music的电气化实验风格。之所以把麂皮合唱团SUEDE放在第一个介绍,是因为CLERIC认为他们是最最符合"唯美"这个条件的BAND了,呵呵。SUEDE来自英国伦敦,1991年成立,原来就叫麂皮合唱团SUEDE这个名字,后来因为署名权的缘故曾经一度改名为THE LONDON SUEDE,最后不知怎么的又叫麂皮合唱团SUEDE了。麂皮SUEDE,就是山羊皮的意思啊……汗,这个名字好像不太唯美的说,但是在欧美,乐团的名字很多都是怪怪的,什么"DOG""BUFFALO"的都有,所以我们就不深究了……汗。

麂皮合唱团SUEDE是20世纪90年代英国乐坛BRIT-POP大不列颠新流行和GLUM ROCK华丽摇滚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麂皮合唱团SUEDE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一位非常有才华、非常美型的超级无敌主唱--BRETT ANDERSON!近几年无论国内还是欧美的权威音乐杂志评选的最"COOL"最"IN"的人物当中,BRETT铁定榜上有名。这个纤细白皙的伦敦男子,无论是杂志封面,还是VIDEO或者LIVE,都是一张千年不变的凌波扑克脸,身上除了黑白绝对不会再穿别的颜色,加上他那独有的一边留着长长刘海的发型(有点像D伯爵哦)……迷倒一片(笑)!当然,如果他只是长的好看那就和什么"视觉系"差不多了,BRETT的才气更多的体现在他的演唱风格和词曲创作上,他的演唱可以用"病态的妖艳和嚣张的凄美"来形容,绝对不夸张!漂亮的真假声转换,华丽而独特。至于他的歌词,推荐一首给各位:

SEE YOU IN YOUR NEXT LIFE

WHEN WE'll FLY AWAY FOR GOOD

STARS IN OUR OWN CAR

WE CAN DRIVE AWAY FROM HERE

FAR AWAY,SO WE FAR AWAY

DOWN TO WORTHING AND WORK THERE

FAR AWAY,WE'LL GO FAR AWAY

AND FLOG ICE CREAMS TIL' THE COMPANY'S ON ITS KNEES...

SEE YOU IN YOUR NEXT LIFE

WHEN WE'LL FLY AWAY FOR GOOD——[THE NEXT LIFE]

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凄美的氛围已经被营造出来了!听着略带寂寞感的钢琴伴奏,BRETT用假声在你耳边娓娓道来,犹如天籁一般,"STARS IN OUR OWN CAR"好浪漫的歌啊!CLERIC觉得听英文的歌曲一定要好好看歌词,因为有很多歌词写的都好棒!所以大家都好好学E文吧!呵呵。说到这首THE NEXT LIFE,是出自他们第一张同名专辑的一首歌。当年他们推出这张片的时候可以说是把所有的乐评都振住了哦,极具颠覆性和前卫时尚感的乐风暂且就不提了,单单是唱片的封面就好大胆!是两个男生在KISSING……超暧昧哦~~,加上BRETT那狡黠隐晦的歌词和震惊四座的双性恋言论……这个SUEDE,还真是恶趣味啊!所以大陆好像从来都没有引进过他们唱片,5555,只有D版和卡口可以听了,想要看他们的LIVE更是不可能……

麂皮合唱团SUEDE当中除了BRETT,其他队员也不错。高高的贝司手MAT和BRETT中学时就是死党,所以配合无间;安静的鼓手SIMON技术出众;另外SUEDE原来还有一个天才吉他手BERNARD,这个人不简单,一手吉他弹的出神入化,在SUEDE发第二张片《DOG MAN STAR》的时候,BERNARD因为和BRETT意见不和,就离开了(毕竟是登广告找来的,水平是高,但默契不够啊),后来他发行了个人唱片,口碑也很好;现任吉他手是个年轻的帅哥RICHARD,表现也不错,但是和BERNARD就不能相提并论了;SUEDE现在又加了一个键盘手NEIL。

如果大家对SUEDE感兴趣的话,建议去找他们96年发的《COMING UP》来听,这张片的风格比较流行化,旋律很优美,对于比较前卫的音乐不太能接受的朋友也应该会喜欢,CD在国内有D版,还赠送了他们两只单曲的VIDEO和一些排练的片段,MOV格式的,BRETT唱歌的样子真的好棒!

各位大人对麂皮合唱团SUEDE的实力还是将信将疑的话,那就去看国内最权威的音乐杂志《音像世界》吧,SUEDE只要一发片,肯定会在年底的十佳唱片中出现,而且名次不低……那帮挑剔的编辑可是很苛刻的哦,但是对于我们麂皮合唱团SUEDE,他们也只有喜欢的份了。

有人说麂皮合唱团SUEDE开创了英伦摇滚的第二次革命,可惜这种里程碑式的界定,似乎意味着一次重大超越以后最初的光鲜就将慢慢散尽。这是一个陷阱,不期而至,无法拒绝。

2003年11月,非常突然地,他们宣布了解散。“从明年开始他们将各自从事个人的事业”,“他们将不会再出任何新的录音专辑,直到乐队成员感觉在艺术上这个时刻来临”,“对歌迷们多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就是这样淡淡的几句,就道出了这支著名乐队的离去。一如他们的音乐作风,冷艳,自恋,绝俗,目空一切。

麂皮合唱团suede唱过:So young,so gone.他也唱:next life.他还唱:everything will flow.

歌语成谶,却也道出了真。从来都没有永远,剩下的只是再见。

在和歌迷告别的最后, Brett写道:

Nothing lost and nothing gained.

Life is just a lullaby.

everything will flow.

see you in the next life.

这最后的话。

ULU兜售小型演唱表演票卷的鼓手Gilbert,在相谈甚欢的情况下,三人决定邀Gilbert加入阵容。最后入团的是第二吉他手Justine Frischmann,乐团至此方才完全成型。 1995 年,由于种种原因,被英国媒体比作吉他之神Eric Clapton的乐队吉他手和作曲者Bernard Butler 选择离开。

麂皮合唱团SUEDE在整个上世纪90年代的英伦乐坛独树一帜,堪称辉煌,无论在商业上还是口碑上都称得上赢誉无数,他们于2004年宣布解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