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试院煎茶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试院煎茶》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试院煎茶(1)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2)。 蒙茸出磨细珠落(3),眩转绕瓯飞雪轻(4)。 银瓶泻汤夸第二(5),未识古人煎水意(6)。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7),贵从活火发新泉(8)。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9),定州花瓷琢红玉(10)。 我今贫病长苦饥(11),分无玉碗捧蛾眉(12)。 且学公家作茗饮(13),砖炉石铫行相随(14)。 不用撑肠挂腹文字五千卷(15),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作品注释(1)试院:考试的场所。 (2)飕飕:风吹松林的声音,形容水沸声。 (3)磨茶时茶叶的粉末、白毫纷纷落下。 (4)倒在碗里的茶汤旋转着,上面飘着白色的饽沫。 (5)银瓶:银制煎水汤瓶,点茶的用具。 (6)汤瓶以金者为上,银者次,故问为什么说“银瓶”点茶为第二呢? (7)李生:指李约。温庭筠《采茶录》说“李约性能辨茶,常曰:‘茶须缓 火炙,活火煎。’” (8)新泉:新鲜的泉水。 (9)潞公:即文彦博,北宋大臣,封潞国公。西蜀:泛指四川省。 (10)定州:今湖北定县。宋时的定州窑烧的瓷器,异常珍贵。 (11)苦饥:饥饿磨难。 (12)分无:即无缘。玉碗捧蛾眉:即“蛾眉捧玉碗。”蛾眉,代指美女。意为美女奉茶。 (13)公家:指官长。 (14)砖炉:烧炭火的炉子;石铫:一种有柄、有嘴的煮水器。 (15)撑肠拄腹:腹中饱满,比喻纳受得多。文字五千卷:借用卢仝的诗句:“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不需有满腹的学问,只要有一瓯好茶,能吃饱睡足就好了。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大文学家、艺术家、茶人。嘉祐进士,曾在密州、徐州、湖州、杭州、颖州任职,官至礼部尚书。其文汪详恣肆,明白畅达。所作茶诗甚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