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微分音音乐 |
释义 | 简介微分音音乐 microtone music 西方现代主义音乐的作曲技法之一。 微分音音乐(Microtonal music),或简称为微音音乐,微分音即比半音还要小的音程。微分音音乐亦曾在某些原始社会中出现过,古往以来也不乏作曲家和理论家对微分音的研究。 在部分作品中,作曲家也曾少量使用微分音作为装饰,以在传统音高之中增加一些变化。他们大多各自使用自创的记谱法,来为传统的五线谱表示微分音。巴尔托克·贝拉曾直接在音符旁标注箭头,以上下指示微分音的升降。布洛赫则在音与音之间画上斜线,以表示微分音的升降。阿洛伊斯·哈巴和潘德列茨基则是从升降记号的变形创造新记号,作为微分音的升降记号。 微分音音乐的记谱法问题,在作曲家之间一直难以达成共识,演奏家也不愿意学习冷僻的记谱法。要续继使用原有的五线谱,还是另外建立一套新的系统,至今也还没有定论。 除此之外,还有微分音适当距离的问题。较早之前的是从十二个半音再分一半的24个四分之一音的音阶。布索尼提倡36个音的音阶,以六分之一音为最小音程。阿洛伊斯·哈巴随后也发展出以十二分之一音为音程符号的乐制,一个八度音有72个音。 Julián Carrillo设计了一种准确、灵活的新方法。C音以0表示,在一个八度音阶里,以连续的数目来表示音。例如半音音阶可以0~11来表示,四分之一音的音阶可以0~23表示。Joseph Yasser在他的著作《发展调性的理论》(A Theory of Evolving Tonality)中,反对以机械化的方式分割音,提倡在音乐演进的过程中扩展音阶。他认为音乐的发展是从五声音阶到七声音阶,再从七声音阶到十二声音阶。根据这个发展过程,下一阶段应该是十九声音阶,其中原先的十二音是正音,新的七个音是副音(相当于七音阶的半音)。Harry Partch则在《音乐的起源》(Genesis of a Music)详细研究调律系统和音阶,并以此提出43音阶。 除此之外,还有演奏方面的问题。虽然声乐、弦乐可以奏出微分音,但不易正确奏出。或者需要两架钢琴,调音相差四分之一音,再各自演奏分配开来的谱。还有专为微分音设计的特殊乐器,如Ervin M. Wilson的31音键盘。微分音的演奏工具,主要还是电子乐器。 微分音音乐的美学价值,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定论。即使可以分辨出微分音音高上的微小差别,也无法保证其艺术价值。而且对于大多数的音乐家而言,微分音就是没奏准的音。微分音音乐目前还处于开拓阶段,主要还是进行实验性质的工作。 1895年墨西哥作曲家J.卡里略,首次使用四分音写成了一首弦乐四重奏。以后,其他作曲家也陆续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美国作曲家C.E.艾夫斯用四分音写了弦乐曲、两架钢琴的乐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在欧洲,微分音音乐的先锋派作曲家有意大利的F.布索尼,他应用了三分音,而捷克的A.哈巴则使用了四分音及六分音,甚至用四分音写了歌剧《母亲》,用六分音写了歌剧《天国来临》。在应用微分音的同时,有的作曲家也探索使用非十二平均律,如卡里略试用了十六分音及九十六平均律,美国作曲家H.帕奇试用了四十三分不等律,J.亚瑟主张用十九分律等等。为了记录微分音,也出现了各种新的记谱法。如哈巴四分音及六分音记谱法(见下例),波兰作曲家K.彭代雷茨基的四分音记谱法也甚知名。为了演奏微分音音乐,1892 年出现了四分音钢琴。哈巴曾先后设计了 3种四分音钢琴,1架四分音管风琴,1架六分音管风琴以及四分音单簧管、小号、吉他。卡里略和帕奇也设计了各种可演奏微分音的乐器。由于演奏及人类听觉的限制,微分音音乐尚处于探索阶段。1950年以后,西方使用微分音已较多见。特别是在电子音乐中,由于可以任意控制音高,使用者更多。 中国民间微分音音乐与西方微分音音乐比较长期以来,音乐的主流都还是在传统的乐音体系范围内进行的革新,即这些音乐中所使用的音都是按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为最小音程单位的乐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遇到的诸如声乐和器乐中的模仿性“滑音”、中国民间音乐中风格化的“欢音”和“苦音”等等,这类“微分音现象”可以认为是把微分音作为一种装饰性的及风格性的音乐语言对待。西方20世纪的“先锋派微分音”作曲家以及中国作曲家何训田1983年创立的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对应法)都是把微分音纳入一种完整的思维去创作,这是专用作曲技的变革。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中西“微分音音乐”既有装饰性及风格性的相同特点,又有技术性运用的不同规律。认真研究“微分音音乐”的规律对于准确把握音乐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