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北红点唇瓢虫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湖北红点唇瓢虫 拉丁学名:Chilocrus hupehanus Miyatakc 纲:昆虫纲 目:鞘翅目 科:瓢虫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矢尖蚧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7-4.7毫米,体宽3.3-4.0毫米。虫体周缘近于圆形,背面拱起。黑色,鞘翅中央之前各有一个圆形或稍长形横置的橙红色斑点,雄性板后缘弧形外突,第6腹板后缘亦为弧形,且大部分被第5腹板所覆盖。雄性外生殖器的阳基中叶从侧面看上缘顺次下弯,下缘内弯后与上缘形成尖锐的末端,腹面的膜质叶亦露出于下缘之处;从正面看,基部稍收窄,两侧弧形收窄.而成锥形,左右对称,来端较钝,侧叶显着长于中叶,弯管端成螺旋形扭转,末端较尖细。端部至末端有膜质的囊膜。 生物学特性湖北红点唇瓢虫在责州花溪一年发生4代。以成虫越冬,3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上旬开始产卵。在日平均温度20.7℃时,卵期8.46天,幼虫期28.57天.其中一龄幼虫4.71天,二龄幼虫5.0天,三龄幼虫4.86天,四龄幼虫14.00天,预蛹期1.67天.蛹期12.5天。在25℃恒温下,卵期7天,幼虫期18.09天。其中一龄幼虫4.36天。二龄幼虫3.40天,三龄幼虫4.73天,四龄幼虫5.60天,预蛹期2.78天,蛹期7.22天。成虫多产卵于介壳虫雌蚧壳下、雄蛹上、丝网上.据观察第3代平均产卵44.3粒。最多达119粒,产卵前期平均40.67天,最长46天,产卵期平均18.67天,最长为49天。对矢尖蚧的捕食量,湖北红点唇瓢虫一龄幼虫平均捕食一龄幼蚧15.2头,二龄雌蚧8.3头,雌成蚧1.8头:二龄幼虫日平均捕食一龄幼蚧58头,二龄雄蚧33.5头,雌成蚧4.5头;三龄幼虫日平均捕食一龄幼蚧69.5头,二龄雄蛹91.8头,雌成蚧23.4头;四龄幼虫日平均捕食一龄幼蚧92.3头,二龄雄蛹143头,雌成蚧39.6头,雌成虫日平均捕一龄幼虫89.8头,二龄雄蚧123.8头,雌成蚧33.6头. 地理分布湖北、福建、四川、贵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