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灌浆法 |
释义 | 灌浆法的实质是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把某些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天然的和人为的裂缝或孔隙,以改善各种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 目的灌浆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防渗:降低渗透性,减少渗流量,提高抗渗能力,降低孔隙压力。 二、堵漏:封填孔洞,堵截流水。 三、加固:提高岩土的力学强度和变形模量,恢复混凝土结构及圬工建筑物的整体性, 四、纠正建筑物偏斜:使已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恢复原位或减少其偏斜度。 对象灌浆的对象很多,本章主要阐述由下述几类材料组成的地基灌浆问题: 一、砂、砂砾石及粉细砂。 二、软粘土、杂填土及淤泥。 三、湿陷性黄土。 应用范围灌浆法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各个领域,例如: 一、坝基:砂基、砂砾石地基、喀斯特溶洞及断层软弱夹层等。 二、房基:一般地基及震动基础等,包括对已有建筑物的修补。 三、道路基础:公路、铁道和飞机场跑道等。 四、地下建筑:输水隧洞、矿井巷道、地下铁道和地下厂房等。 五、其他:预填骨料灌浆、后拉锚杆灌浆及灌注桩后灌浆等。 近期发展一、灌浆法的应用领域越来越扩大,除坝基防渗加固外,在其他土木工程如道桥、矿井、文物、市政、地铁和地下厂房等,灌浆法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浆材品种越来越多,浆材性能和应用问题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各具特色的浆材已能充分满足各类建筑工程和不同地基条件的需要。 三、劈裂灌浆技术已取得明显的发展,尤其在软弱地基中,这种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只作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消除建筑物沉降的手段。 四、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电子计算机监测系统已较普遍地在灌浆施工中用来收集和处理诸如灌浆压力、浆液稠度和耗浆量等重要参数,这不仅可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能更好地控制灌浆工序和了解灌浆过程本身,促进灌浆法从一门工艺转变为一门科学。 灌浆材料分类及评价灌浆工程中所用的浆液是由主剂、溶剂及各种附加剂混合而成,通常所说的灌浆材料,是指浆液中所用的主剂。 灌浆材料按其形态可分为颗粒型浆材、溶液型浆材和混合型浆材三个系统。颗粒型浆材是以水泥为主剂,故多称其为水泥系浆材;溶液型浆材是由两种或多种化学材料配制,故通称其为化学浆材;混合型浆材则由上述两类浆材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在国内外灌浆工程中,水泥一直是用途最广和用量最大的浆材,其主要特点为结石力学强度高,耐久性较好且无毒,料源广且价格较低,但普通水泥浆因容易沉淀析水而稳定性较差,硬化时伴有体积收缩,对细裂隙而言颗粒较粗,对大规模灌浆工程则水泥耗量过大。为克服上述缺点,国内外常采取下述几种措施: 一、在水泥浆中掺人粘土、砂和粉煤灰等廉价材料。 二、用各种方法提高水泥颗粒细度。 三、掺入各种附加剂以改善水泥浆液性质。 化学浆材的品种很多,包括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类、本质素类和硅酸盐类等。化学浆材的最大特点为浆液属于真溶液,初始粘度大都较小,故可用来灌注细小的裂缝或孔隙,解决水泥系浆材难于解决的复杂地质问题。化学浆材的主要缺点是造价较高和存在污染环境问题,使这类浆材的推广应用受到较大的局限,尤其是日本,在1974年发生污染环境的福岗事件之后,建设省下令在化灌方面只允许使用水玻璃系浆材。在我国,随着现代大工业的迅猛发展,化学灌浆包括新化灌浆材的开发应用、降低浆材毒性和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浆材成本等方面,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例如酸性水玻璃、无毒丙凝、改性环氧树脂和单宁浆材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混合型浆材包括聚合物水玻璃浆材、聚合物水泥浆材和水泥水玻璃浆材等几类。此类浆材包含了上述各类浆材的性质,或者用来降低浆材成本,或用来满足单一材料不能实现的性能。尤其是水玻璃水泥浆材,由于成本较低和具有速凝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地用来加固软弱土层和解决地基中的特殊工程问题。 水泥系浆材一、基本材料。这里主要叙述纯水泥浆、粘土水泥浆及粉煤灰水泥浆的组成材料。 (一)水泥。灌浆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某些特殊条件下还采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抗硫酸盐水泥等。 1.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把石灰石和粘土等生料烧制成熟料,并加入石膏后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结材料,其矿物成分主要有四种,见表8—l。此外水泥中还含有少量氧化铁、硅和游离石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