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黄天树 著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1 字 数: 492000 版 次: 1 页 数: 332 印刷时间: 2007-1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04547 包 装: 精装 编辑推荐本书采用新方法把殷墟王卜辞分为20类,然后对各类卜辞的特征时代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翔实的论述,力图使甲骨文资料成为系统化的科学史料. 内容简介殷墟卜辞使用的时代长达两百余年,无论从历史学的角度或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使用这批资料,都必须先加以分期断代。甲骨断代学说是董作宾所创立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李学勤、裘锡圭等学者的努力下,这方面的研究又有了很大的进展。甲骨学界多数学者接受了必须先分类(指根据字体等特征把殷墟甲骨文分成不同的类),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期断代的观点,以及殷墟卜辞的发展演变分两系的观点。本书根据新的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殷墟甲骨文的主要部分——王卜辞的分期断代做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本书是分期新说的系统发展,作者从严密的类型学分析着手,把殷墟王卜辞细分为20类,对各类的特征、时代以及彼此间的关系作了细致、翔实的论述,不但很好地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还有很多创见,使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甲骨断代新说得到了充实和发展。 本书可供占文字、甲骨学、商周史的研究者参考。 目录自序 繁体字版序 繁体字版自序 凡例 本书引用书目简称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组卜辞 一、■组肥笔类 二、■组小字类 第三章 ■类卜辞 第四章 宾组卜辞 一、典宾类 二、宾组■类 三、宾组一类 第五章 宾出类卜辞 一、宾组宾出类(宾组三类) 二、出组宾出类(出组一类) 三、论宾组三类卜辞的时代 四、对于宾组中三种类型卜辞时代先后的考察 第六章 ■宾间类卜辞 一、■宾间A类 二、■宾间B类 第七章 论■组小字类卜辞的时代 第八章 历类卜辞 一、历一类 二、历二类 三、历类卜辞的时代 四、历一类与历二类卜辞之间的关系 五、历草体类及其时代 第九章 ■历间类卜辞 一、■历间A类 二、■历间B类 三、■历间类卜辞的时代 第十章 何组卜辞 一、事何类 二、何组一类 三、何组二类 第十一章 历无名间类 第十二章 无名类 一、无名类 二、无名类的“左支卜”与“右支卜” 三、无名类和何组二类的相互关系及其时代 第十三章 无名黄间类卜辞 第十四章 黄类卜辞 一、黄类 二、什么是真正的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 注释 附录一 关于卜辞的计日法 附录二 关于无名类等的用辞 附录三 甲骨新缀廿二例 书摘插图第一章 绪论 董作宾先生创立的殷墟甲骨文断代体系①,很多方面今天看来仍是对的j但也存在着缺点,重要的一点就是把甲骨本身的分类和王世的推定混在一起了②。 20世纪50年代初,陈梦家先生在进行甲骨断代研究的时候,已经多多少少意识到了董先生五期分法简单地按王世来划分甲骨是有缺陷的③。为此他在《甲骨断代与坑位——甲骨断代学丁篇》一文中创用了宾组、自组等名称,主要通过贞人(陈氏称为“卜人”)系联来给甲骨分组(文见《中国考古学报》第5册,1951 年;后收人《综述》)。但是,陈先生在称引不能根据贞人系联来分类的卜辞的时候,仍然以王名来命名这些卜辞。 对此,李学勤先生在1957年写的《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一文中提出了批评,他说: 卜辞的分类与断代是两个不同的步骤,我们应先根据字体、字形等特征分卜辞为若干类,然后分别判定各类所属时代。同一王世不见得只有一类卜辞,同一类卜辞也不见得属于一个王世。《综述》没有分别这两个步骤,就造成一些错误。例如:《综述》所谓“康丁卜辞”,便是用一个断代上的名称代替分类上的名称。 (《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第124页) 如前面所指出的,陈氏对分类与断代应该分开这一点已经初步有所觉察,但由于认识不够明确,仍犯了李先生所说的错误。李先生在上引文章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下两点意见:①分类与断代应区分开来,分成两个步骤来进行;②分类要依据字体、字形等特征。我们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70年代后,李学勤先生在讨论跟甲骨分期有关问题时,在《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一文中提出“历组”名称(《文物》1977年第11期),历组大致相当于陈先生的武文卜辞;在《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一文中提出了“无名组”名称(《文物》1981年第5期),无名组大致相当于陈先生的康丁卜辞。在后一篇文章里,李先生认为殷墟王卜辞主要可分为这样七组:即陈氏所分出的宾组、自组、出组、何组、黄组,再加上他的历组、无名组。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