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印度三叉蚜茧蜂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名: 印度三叉蚜茧蜂 拉丁学名: Trloxys indicus Subba 纲: 昆虫纲 目: 膜翅目 科: 蚜茧蜂科 功能类别: 寄生性天敌 寄主昆虫: 棉蚜 寄主危害作物: 棉花 形态特征雌蜂:体长1.44-1.72毫米。全体黄褐色。头横形,宽约为中胸背板的1.30倍,深褐色至黑褐色,圆滑,具光泽,散生细毛。颊为复眼纵径的1/5。复眼突出,卵圆形。唇基及口器黄褐色。触角长0.94-1.11毫米,11节、柄节、梗节和第1-2鞭节黄褐色,余褐色和第一、二鞭带等长,其长为宽的2.20-2.50倍。胸都深褐至黑褐色,并胸腹节黄褐色。中胸背板和小盾片圆滑。有光泽,其上散生稀疏细毛。并胸腹节具五边形小室。腹部第一节黄色,第二节黄褐色,第三节以精褐色。产卵鞘向下弯曲,基部1/3呈瘤状膨大,端腹节腹片有21个稍向上弯曲的刺突。翅脉淡黄色,翅痣大,呈钝三角形,长为宽韵2.50倍,翅脉比翅痣短,与径脉等长,基脉以外的脉消失。足黄褐色,前足胫节长度约为第一跗节的2.90倍;第一跗节长度约为第二跗节的2.30倍。 雄蜂:体较小,长1.15-1.48毫米。触角有12节,长0.94-1.19毫米。除生殖器外,其它特征与雌蜂同。 卵;白色,长约0.08毫米,宽0.029毫米。两头尖,中间宽。 幼虫:黄白色,蛆形。老熟幼虫体长约1.64毫米,宽0.26毫米。化蛹前在棉蚜体内结成白茧,身体弯曲。蛹:初蛹白色,后变淡黄褐色,自体卷曲于茧内。 生物学特性(1)习性;主要寄生高龄蚜虫,刺探和产卵的动作非常敏捷,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分钟可以刺探20-30头蚜虫。羽化后的成虫,性已成熟,能很快交配、产卵。被寄生的蚜虫所形成的僵蚜为土黄色。 (2)历期:该蜂在长江流域5-6月间完成一代约需7-8天;7-8月间气温升高,历期缩短,一般只需5-6天;早春气温较低,完成一代需12夭左右。 (3)年生活史:印度三叉蚜茧蜂在湖北省于11-12月3间在有翅蚜体内以前蛹期越冬,翌年4月上旬化蛹羽化,交配后,在木槿、石榴等植物上的蚜虫体内产卵繁殖,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迁入棉田。也有一部分被寄生的仔蚜虫,发育成有翅迁移蚜后,把蚜茧蜂带到棉田,一年约可繁殖20代以上。 地理分布湖北、江苏、陕西、台湾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