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周小克鼎 |
释义 | 【名称】西周小克鼎 【类别】故宫青铜器 【年代】西周 【文物原属】西周时期彝器 【文物现状】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 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 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 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 年,克作朕皇祖釐(xǐ)季 宝宗彝。克其日用(shāng上将下鼎),朕 辟鲁休,用匄(gài )康(勒:左龠去合,右力)、纯佑、 眉寿、永命、灵终。万年 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周王(孝王)二十三年的九月,王在西部周原旧都宗周,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部新都成周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每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 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