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谷故居 |
释义 | 故居简介海宁斜桥镇西街15号为著名漫画家米谷故居。米谷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祖上以经营粉丝、粉皮、粉条为业,到米谷父亲时在镇上已有朱正茂水作坊、朱公茂棉花条店和朱同茂南货店,家境可称殷富。 米谷故居为三开间两进,现前进仅存台门和两边厢房;后进三开间两层楼加厢房,有一天井。1917年11月4日,米谷诞生在此宅。他是朱家的长孙,加上宅院建成不久,堂楼的油漆还很新,老祖父喜滋滋地给这个男婴取名“禄庆”。 米谷简介米谷(1918.11—1986.10),著名画家,擅长漫画,原名朱禄庆,学名朱吾石。笔名除米谷外,还有MK、李诚、石兰、令狐原、封宁等,海宁斜桥人。 个人生平米谷16岁那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他第一次走出了家门。翌年转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更加扩展了他的眼界。1937年抗战爆发,在上海美专呆了两年多的米谷,背着画箱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米谷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讽刺漫画,成为打击敌人的武器。解放后,他的画笔伸向国际时事,创作了许多抨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漫画,成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漫画家之一。1955年米谷和张乐平等创办的《漫画》月刊迁北京出版,他随同而去,定居京华,和斜桥的老宅相隔得远了。“文化大革命”中,米谷受到残酷的迫害。他的一直生活在斜桥老家的母亲,也遭受到了残酷的迫害,无法忍受,以80多岁的高龄、自缢在堂楼东厢房的楼梯口。米谷从小丧父,全赖寡母抚养长大。他在接到这一噩耗时,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东厢房楼梯口的情景。 “文革”后期,米谷闭门在家,无所事事。这位以画国际时事漫画著称的画家,只得画鸭子以遣郁闷,并自名居室为“千鸭堂”。他还刻了一方闲章,文曰:“盘中物耳”、寓意是多方面的。1978年夏天,米谷因脑溢血,造成全身瘫痪失去记忆;他对于故乡的一点记忆,从此也彻底化为了虚无。 8年后,米谷去世。 漫画兄弟“这是我的兄弟,叫‘米谷’。”这话是华君武在延安时说的。那时候,鲁迅艺术学院设有美术系,学生最多时达60多人,除了雕塑、版画还有漫画,华君武和米谷一起创办了“漫画专修班”。第一天上课,华君武将米谷介绍给大家,道了这句开场白。 米谷是新中国与华君武齐名的漫画家。1992年1月15日,米谷画廊落成典礼暨米谷漫画遗作展在浙江海宁举行,华君武专程从北京赶来剪彩。比他小3岁的米谷早在1986年10月去世。展板上,米谷叼着烟斗微笑着,华君武久久凝望着画像,深情地说着当年那句话:“这是我的兄弟,叫‘米谷’!” 兔马糊嘴华君武和米谷是浙江同乡。华君武是杭州人,生于1915年,属兔,他常以“老兔”自居。1938年8月,华君武拿着左翼漫画家蔡若虹写的一封介绍信到了延安,在鲁艺任美术教师。属马的米谷是海宁人,原名朱吾石,他比华君武早到延安,时间大概为1937年底。他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出墙报画了半年的画。1938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成立,米谷被抽调去担任教师。华君武来了以后,两人同睡一个窑洞,出入同一个教室。 初次见面,华君武唤米谷“师兄”,因为“先入山门为大”:米谷比他早到延安,先入鲁艺。米谷却不敢自诩为大,他唤华君武“师哥”,因为他俩先后师从鲁少飞,华君武比他早了两三年。1933年,华君武到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上高中,开始给《时代漫画》月刊投稿,主编鲁少飞点拨他的创作。下一年,米谷考入杭州艺术专门学校,第二年转学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画的第一幅讽刺画《夜上海》在《时代漫画》月刊上刊登后,鲁少飞常常给他写信,帮助他提高漫画技巧。哥俩“同门”却不“同宗”。华君武学的是白俄漫画家萨巴乔的画法,讲究线条流利、造型准确而又夸张得体;而米谷学的是英国政治讽刺漫画家大卫·罗的画法,讲究黑白传神,色彩明快。不过,两人从延安时期开始摆脱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起初,鲁艺的美术教师只有他俩,1940年春,蔡若虹、张谔、焦心河等人也到达延安,美术系热闹起来了。这时候,蓬勃开展的“大生产”运动需要大量的宣传画,而漫画家奇缺。米谷对华君武说:“我俩忙不过来,我们办个漫画专修班吧,既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还可以为前线部队培养出画家。”很快征得院长的同意,漫画专修班首批招收了23名学员。米谷讲绘画理论,华君武组织写生和创作。 美术系师生在华君武和米谷带领下积极参加“大生产”,哨声一响,有的脱掉了衣服躺在地里休息,有的喝水、抽旱烟。他们抽的旱烟,来自山西曲沃,很像马粪,因此被称为“马粪烟”。米谷烟瘾比较大。有一天,华君武和焦心河路过一个马棚,两人拣了点干马粪带上山,骗他是从别人那里要来的一点旱烟。米谷大喜,猛猛地抽了几口,其实真的马粪烟也是掺了许多草的,所以他也不辨真伪。事后,华君武对他说了实话,不免挨了他一顿骂。 鲁艺美术工场的墙面上张贴过一幅特别漫画:华君武和米谷的检讨。事情缘由是这样的:延安的生活比较艰苦,一日三餐都吃小米饭、萝卜、土豆。有一天晚上,华君武和米谷开完会回到窑洞里,肚子饿得慌,看到有一盆糊窑洞窗子的浆糊,两人分着吃了,为此挨了一顿批评。米谷作了一幅漫画,画面是一只兔子和一头白马伸出长长的舌头争舔着一个大盆子,马嘴和兔耳粘满浆糊滴滴答答往下淌,上方,华君武题了4个字:“兔马糊嘴”。 延安生活在延安,这对“兔马兄弟”的名气可不小。华君武与蔡若虹、张谔一起举办三人漫画展,在延安引起轰动,毛泽东也去看了。延安《解放日报》刊登过一幅朱德总司令的头像,这是米谷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雕塑的。 有学生画了一幅漫画《兔马赛跑》,夸两位老师是延安艺坛的一对兔马,憋着劲儿在赛跑。 美术系以墙报、展览会等形式创办了各种主题的作品展。最有名的是华君武、米谷主办的美术墙报《鲁艺漫画》。这份墙报在1940年至1941年间出过十几期,大小相当于三四张报纸,用一块蓝色粗布作底子。 1941年春,米谷奉命离开延安去苏北抗日根据地。出发不过几天,前方传来消息说,米谷在过封锁线时与敌人遭遇,不幸牺牲了。闻此噩耗,鲁艺的师生们全哭了,华君武竟然在雕塑工场里默坐了一天一夜,不吃也不喝。鲁艺专门召开了“米谷同志追悼会”,华君武主祭。然而一个月后,《新华日报》连续刊出米谷的漫画,华君武转悲为喜,他大声告诉师生们:“米谷还活着,并且在战斗!”原来,当初与敌人遭遇的是另外一支部队,米谷顺利到达苏北后正担任新四军一师的美术组长。 1945年6月,华君武离开延安到东北,在《东北日报》工作。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磨好刀再杀》,画面上正在磨刀的蒋介石穿着一身美国大兵服装,暗示他是依靠美国的援助才有力量来打内战的。这幅画发表之后,人们争相传看,国民党特务组织以“诬蔑领袖”的“罪名”,将华君武列入暗杀的黑名单,可见这幅画的“厉害”。 而米谷的一幅《昆明不明》也异曲同工。1946年7月15日,西南联大闻一多教授惨遭特务杀害,米谷当即画了这幅漫画,画面上两只魔爪、一对三角眼,黑暗中隐现的国民党党徽,分明透露出杀害这位民主人士幕后凶手的真相。作品发表后,“昆明不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国民党当局心惊胆颤,下令通缉追捕米谷。 这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漫画兄弟,有着一样锋利的笔。 画猪和画鸭子新中国成立后,华君武从东北回到北京,担任《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文艺部主任,后到中国美协工作,业余时间主要从事漫画创作,他的内部讽刺画曾有过一个高产期。而米谷从香港回到上海后,任《解放日报》美术组长,后来又任他一手创办的《漫画》月刊主编。1955年6月,《漫画》月刊迁到北京出版,米谷一大家子就和华君武一家同住在北京东城大雅宝胡同二号,中央美术学院的大院子里。 大院有棵老枣树,秋天打枣时,米谷头天会通知各家。次晨,有的送盆,有的送桶,孩子爬树,大人捡枣,人欢枣甜,一年一度的打枣成为大院的节日了。米谷以此为题作了一幅《爷孙打枣》的漫画,华君武在上面题款曰:“有枣没枣,打一杆再说。”这幅漫画一直被米谷珍藏着。 1959年夏,华君武和米谷同赴巴黎参加国际漫画组织“杜米埃俱乐部”活动,顺道访问美国。归来后,两人不约而同画起了社会生活漫画,这是针对人民内部问题的讽刺画。1962年,华君武画了《永不走路,永不犯错》,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眼神畏缩,躲在婴儿襁褓里不敢动弹,尖锐讽刺了为了个人得失,宁愿不工作也决不冒犯错危险的官员。毛泽东看到这张漫画后,立刻作了批示,这张漫画作为文件,层层发下去,许多干部人手一份。 华君武在“文革”期间,是美术界被揪斗的第一人,他在天津团泊洼“五七”干校养过4年猪,爱上了这种动物。等他再提笔时,手上那支饱蘸墨汁的毛笔又变得“锋利”无比。他把各种市场上的人和事,画在猪八戒身上,一画就是250张。 米谷不能画漫画时,他就画鸭子,日积月累,画了不下几千幅水墨鸭子,以至于有了“千鸭堂”的斋号。米谷缘何钟情于画鸭子?华君武解释说,鸭子在西方有说谎的意思,米谷是以此来讽刺“文革”;另外,“春江水暖鸭先知”,米谷是在期待着艺术的春天赶快到来。 1978年夏天,米谷因脑溢血,造成全身瘫痪失去记忆,卧床8年后去世。今年6月13日,95岁的华君武也走了。也许,这对漫画兄弟又会在那边碰头作画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