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精神领袖
释义

所谓精神领袖就是能给予我们精神鼓舞的人,能领导我们的精神向某个方向发展的人。‘精神领袖’就是这个人的思想理论占据着你整个时期的思想,他的言论或意图可以让你为之欢呼雀跃,也可以为其赴汤蹈火。另有同名书籍也为《精神领袖》。

历史人物

能成为精神领袖者很多如:毛泽东是当时建国后半个世纪中国人的精神领袖,最后到了华国锋时期出现了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的话都是对的;凡是不听毛主席的话都是错的,可见这种精神领袖的地位高的已经取代了衡量真理的基准,后来才由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时的前苏联时期,斯大林也是苏联的精神领袖,这都和他当时的地位以及在人民中的影响力有关。

现在的阿富汗、伊拉克等等这些国家信仰伊斯兰教,以及征求民族独立中的那些人,同样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图书《精神领袖》信息

书 名: 精神领袖

作 者:(俄国)弗·谢·索洛维约夫阿希姆巴耶娃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532744138

开本: 32

定价: 45.00 元

内容简介

《精神领袖》汇集了十四位俄罗斯思想家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评论,再现了一代人的“精神领袖”的理想和追求。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重要的作家,代表作有《罪与罚》、《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他的处女作《穷人》获得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赞扬,被誉为第一部俄国社会小说。其文学风格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哲学家尼采承认曾受惠于他,法国作家萨特称赞他对理性的专横的谴责有助于鼓舞他本人的存在主义信念。

目录

弗·谢·索洛约夫

一八八一年一月三十日在高级女子讲习班

悼念费·米·陀思妥耶斯基的演讲

纪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演讲

驳斥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立“新”基督教的责难

康·尼·列昂季耶夫

论普世之爱

阿·利·沃伦斯基

爱上帝的人

安东尼·赫拉波维茨基主教

从牧人视角研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品中的人物和生活

沃尔什基(格林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道德问题

瓦·瓦·罗扎诺夫

弗·索洛维约夫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索洛维约夫之间的龌龊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讲座

为什么我们感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很亲切

德·谢·梅列日科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尼·亚·别尔佳耶夫

《宗教大法官》

斯塔夫罗金

谢·尼·布尔加科夫

作为哲学典型的伊万·卡拉马佐夫

荆棘冠冕

维·伊·伊万诺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悲剧性长篇小说

补论:长篇小说《群魔》的基本神话

尤·伊·艾亨瓦尔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舍斯托夫

克服自明性

鲍·米·恩格尔哈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意识小说

瓦·列·科马罗维奇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和谐”

……

文摘

佐西马的迷狂

阿廖沙·卡拉马佐夫记下了司祭苦修僧佐西马长老的生平,这份根据长老自述所做的笔录在长篇小说中形成了完全独立的部分。这像是从一本古书中撕下的几页,又像训诫书①中的一个故事,自始至终是那么安详,自始至终充满了睿智。对小说的这一部分,我们考虑的已经不是分析,不是批评,而是仔细的阅读,以便捉摸到小说语言上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此表现出的创作上的美妙之处。佐西马的生平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传略》,第二部分是《佐西马长老的谈话及训示》。我们现在来阅读故事的第一部分。佐西马不经意地回忆起他那已经故世的哥哥马克尔。“他比我大八岁,脾气暴躁,容易激动,但心地善良,从不嘲弄人,沉默得出奇,特别是在家里,不爱跟我、母亲和仆人说话。”这个年轻人看上去身体不太好,很瘦,很虚弱,“胸间常常作痛”,像是患了痨病。他尽管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却又“沉默得出奇”。描写这种出奇的沉默正是合乎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的艺术特点:不是通常的沉默,而是某种特别的、别有深意的沉默。在他的心灵深处正在酝酿着某种感受,某种到了一定时候便会腾升在汹涌澎湃的年轻人情绪之上的感受。马克尔结识了一位流放到省城这里的学者,从后者那儿接受了宗教自由思想,这种宗教自由思想在生活中常常会变成无神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上帝,”他说。这些话把周围的人,特别是小小年纪的佐西马吓坏了。

当马克尔突然患病,得了急性肺痨时,脾气变得特别暴躁。他对什么事情都会生气;笃信宗教的母亲温柔地劝导他,他却火冒三丈,大骂毫无过失的“上帝的殿堂”。看来,他由于一生不顺遂而憋着一肚子怨气,现在要全部发泄在传统的圣物之上。可是,事情突然起了变化:他上教堂去祈祷,从那儿回来后变成了一个新人,怀着出乎大家意料的感情。“那年的复活节来得晚,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空气中飘逸着芬芳的气息……我牢牢地记住了他的模样:他一声不吭地坐在那儿,神态安详,面带微笑,虽然是个病人,可脸上的神情显得又活泼、又高兴。”对他来说,一切都笼罩在这种节日的喜悦中,闪耀着、散发着非人世的光彩。他曾经怒气冲冲地加以反对的东西,现在却渐渐进入他的心灵,同时又带来了另一种永恒的、神圣的东西。他开始从微小中看到宏大,从宏大中看到微小,由此在他的心灵中产生了感动。感动就是微小的个体在同宏大和永恒的接触中所出现的感受,由这种感受产生的情愫是悲喜交集的,或者换一种说法,它是含着眼泪的喜悦,是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