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夏史稿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9月1日)丛书名: 中国文库·史学类 平装: 282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32 ISBN: 9787563390359 内容简介《西夏史稿》在判定史实时力求言必有据,征引了大量旧集;叙述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流畅;至今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夏研究史重要著作。《西夏史稿》采用的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 作者简介吴天墀(1913~2004),四川万县人。历史学家。曾为四川大学教授。本书是西夏史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著作,系统介绍了西夏王国的形成原因、演变过程、社会形态,深刻剖析了西夏王国前后期的政治概况及其与两宋、辽、金之间的军事战争和对外关系。作者超越了前人狭隘的民族观念,以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为原则,审慎采择既定史料和前人成说,合理运用最新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发表了诸多独具慧眼的新见。 目录第一章 西夏王国的形成 第二章 与北宋、辽鼎立的前期西夏王国 第三章 与金、南宋鼎立的后期西夏王国 第四章 西夏的社会形态 结束语 附录一 西夏拓跋氏世系表 附录二 西夏州名表 附录三 西夏大事年表 再版后记 序言西夏在祖国历史上,曾是先后与宋辽、宋金鼎立近二百年之久的王朝,它的存在,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元人修史时,对宋、辽、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编纂成纪传体的所谓“正史”,而独于西夏,则仅据三国旧史草率编成分量无多的传记(《宋史》有《夏国传》,《金史》有《西夏传》,《辽史》则称《西夏外纪》)。脱脱等人既未能检出耶律楚材于蒙古灭夏时所收得的大宗文献①,如实录、谱牒②、档案、文书等类;也未能充分利用宋人有关西夏的著作,如孙巽的《夏国枢要》、刘温润的《夏国须知》,以及佚名史学家的《赵元昊西夏事实》、《西夏事宜》、《西夏杂志》、《契丹夏州事迹》③等书,并其他零散记录,撰成拥有足够篇幅的西夏专史。这种作法带来的不良后果,最严重的是使有关西夏的丰富史料,湮没得百不一存;其次,也使宋、辽、金、元诸史少了一部足供互相参稽的珍贵文献。这对于祖国历史的研究,实不能不被认为是一件无可弥补的损失。 清代乾隆、嘉庆以来,有不少学者曾就前代文献作过拾遗补阙的功夫,想给散亡数百年的西夏历史进行部分的复原工作。 后记本书问世,历时年半,兹乘再版机会,陈述一点意见以就教于读者。 西夏史处于湮没无闻、模糊不清的状态之下,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时间,清代嘉、道以来才有人搜残补缺,编写成几部专著,这是值得称道的;但这些著作存在着共同的缺点:抄袭成篇,观点陈腐,新意无多,既难反映客观历史的真实,更不适合于我们今天研究的需要。所幸近百年来流传的西夏文字,通过中外学者的努力,终于解读成功;解放后重视考古发掘,西夏文物亦时有发现。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实物参证,可以弥补文献资料之不足。特别是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方针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我们解放了思想,扩大了视野,树立了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所有的民族均应完全平等的合理认识。这样,我们才有了为西夏一代写出新史的可能。但是保证写出的新史具有一定的水平和价值,在编撰时首先必须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这就是说,要广泛而全面地搜集和掌握资料,抓住关键问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析,留精弃粗,去伪存真,然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