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青7号 |
释义 | 青稞(裸大麦)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农作物,是藏族农牧民的特需主粮。甘孜州,青稞单产较低,从1985年的143.7kg到2005年的168.6kg,在20余年间,亩产量仅增加25kg。选育高产优质的青稞新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促进青稞产品开发和保持藏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康青7号比以前育成的品种更为优良,在全州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242.6kg,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4.87%;经国家区域试验平均3111.8kg/hm,比第一对照北青4号增产20.7%,比第二对照康青3号增产9.1%。该品种历经20年育成,2006年经四川和国家审定和鉴定会,四川审定号:川审麦200610、国品鉴杂2006-026。 1、选育过程 品种来源:康青3号/甘孜白六棱//乾宁本地青稞/康青3号的复合杂交。康青9022是其中表现最好的一个株系。1991-1992年在康定种植株系,按目标选择单株,1992年株系加代一次,1993-1995年在康定株系提纯, 1996-1997年在八美农试场繁殖种子,1998-1999年参加优良品系产量鉴定,居第二位,1999年10月在泸定冬播进行两熟区适应性鉴定。2000-2001年在道孚八美农试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居第一位。 2、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幼苗半直立,分蘖较强,叶色绿。株型紧凑,成穗率中等,株高105-113cm。穗长方形,四棱,长芒齿,三联小穗稀。乳熟期叶耳、叶脉呈紫色,外颖脉3-7条。穗长6.8cm,穗粒数42-46粒。籽粒长椭圆形,裸粒、黄色,饱满度好。千粒重41-45克,容重785克/升,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2.2%,粗淀粉含量73.2%,赖氨酸含量0.44%。春播128-148天,冬播190-210天。耐湿,亦耐旱,耐肥性中等。对条锈病、白粉病免疫,无网斑病、中感赤霉病。 3、适应区域与栽培要点:适宜青藏高原海拔2300-3800m春播秋收,也适宜冬揪春麦区冬播夏收。亩施基肥:优质农家肥15-22t/hm和磷铵45-78kg/ hm,肥地宜轻、瘦地宜重。基本苗:春播225-330万/ hm;冬播150-225万/hm,肥地宜稀、瘦地宜密。3-5叶或拔节期视苗情适当追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除田间杂草和病虫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