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学铭故居
释义

张学铭故居

张学铭故居在英租界31号路(今和平区睦南道50号),是一所宽敞的庭院式西式楼房。张学铭是张学良将军胞弟,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曾任天津市公安局长,后任天津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政协、全国政协委员。

张氏故居系1931年以大福堂名义购自郑炽房产。该楼建于1925年,大门坐北朝南,主楼是一幢二层带顶子间的西式洋楼。总平面布局:前为主楼,后为辅助用房。主楼前有花园。主楼首层设有带暖廊和花室的大厅,并与餐厅、备餐厅、卧房、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相连。大厅采用彩色玻璃提拉通天窗采光。门窗与地板用上等木料;顶棚与柱子有装饰灰线。餐厅内木制护墙板局部有木雕花饰,以暖色调为主。二层设有卧室、会议室和两个卫生间。木结构顶层大阁楼为贮藏室。

主楼外墙采用紫红色机砖砌筑,多坡筒瓦屋顶,建筑立面稳重、和谐。

人物简介

张学铭(1908-1983),字西卿,汉族,辽宁海城人。爱国民主人士,国民党陆军中将。张作霖次子、张学良胞弟。东北讲武堂毕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旅居欧、美、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被迫返回内地,1943年曾被迫接受汪精卫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任国民党政府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参议,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总参议。 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顾问,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文革”中遭迫害入狱,1973年平反。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家人

有一女(原配姚夫人生)张闾娥,原在天津第二中心医院工作,现已退休。 有二子(朱洛筠生):长子张元冲在香港经商,次子张鹏举在天津市政工程局工作。

爱好

张学铭是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很有研究,所以居所内的餐厅,无论从装修还是实用上,都很考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