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下丘脑垂体激素测定 |
释义 | 下丘脑垂体激素测定是临床中诊断疾病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共有8个项目,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黄体生成素(LH)测定、生长激素(GH)测定、抗利尿激素(ADH)测定、催乳素(PRL)测定、卵泡刺激素(FSH)测定。 1、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正常参考值] 成人:2-10mIU/L; 儿童:0.9-9.1mIU/L。 [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最灵敏指标。 1.增高: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而且升高水平与甲状腺损伤程度成正比。地方性缺碘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和单纯弥漫性甲状腺肿,血清TSH升高。 2.减低: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测定[正常参考值]14-168pmol/L。 [临床意义]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时,血清TRH及TSH都升高,重症时TRH可达1142pmol/L。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由垂体及下丘脑病变引起。垂体性甲低如临床上常见的席汉综合征,TRH升高,TSH减少。而下丘脑性甲低则TRH和TSH、T3、T4均降低。 3.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RH正常或降低,也可升高。 4.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血TRH正常,后期甲低时则升高。 5.先天性单独性TRH缺乏症临床上罕见。 6.脑外伤可引起下丘脑释放激素的减少,TRH降低。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正常参考值]1.1-11.0pmol/L。 [临床意义] 1.增高:常见于垂体ACTH细胞瘤、异源性ACTH分泌综合征、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Nelson综合征、各种应激反应等。 2.降低:常见于垂体或鞍旁肿瘤、垂体前叶受损(如席汉病)和肾上腺皮质肿瘤等。 4、黄体生成素(LH)测定[正常参考值] 青春期前:2-12IU/L; 成人:4-20IU/L; 绝经后:>40-200IU/L。 [临床意义] 1. 增高:原发性睾丸衰竭、卵巢衰竭、过早绝经等。 2.降低:见于垂体机能减退、妊娠、无生殖力综合征、性机能减退、女性染色体病(如两性畸形)等。 5、生长激素(GH)测定[正常参考值] 儿童:<10μg/L; 成人:<5μ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活动,睡眠,蛋白餐后,应激,空腹,使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L-多巴、注射氨基酸、麻醉、服用泻药后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急性疾患、灼烧、外科手术、肢端肥大症、巨人症、溴隐停治疗失败、低血糖症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休息、肥胖、使用皮质激素过量等。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全垂体功能低下、垂体性株儒、高血糖等。 6、抗利尿激素(ADH)测定[正常参考值]1.0-1.5ng/L。 [临床意义] 1.增高: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低血压、渗透压降低、吸烟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恶性肿瘤组织中抗利尿激素的异位分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2.降低: (1)生理性降低:常见于寒冷,乙醇也可抑制ADH分泌。 (2)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原发性或因感染、损伤、肿瘤等引起的垂体尿崩症等。 7、催乳素(PRL)测定[正常参考值] 男:<20μg/L; 女:卵泡期:<23μg/L; 黄体期:5-40μg/L; 妊娠期:<80-400μg/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高:常见于新生儿期、妊娠、月经、应激状态、吸吮、产后、泌乳期、夜间睡眠等。某些药物也可引起高泌乳血症,如冬眠灵、酚噻嗪、利血平、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治疗及抗组织胺类药物等。 2.病理性增高:常见于垂体性肿瘤、下丘脑紊乱、肿瘤、肉瘤、脑膜炎、Chiari-Frommel综合征、Nelson综合征、闭经、乳溢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也可引起PRL升高。 8、卵泡刺激素(FSH)测定[正常参考值] 男性:2.5-15U/L。 女性:4-20U/L; 绝经后:>40-20OU/L。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睾丸精原细胞瘤、K1inefelter综合征、Turher综合征、原发性闭经、阉割、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早期垂体前叶机能亢进症以及巨细胞退行性肺癌与异位性腺样物质的分泌。 2.降低:见于雌激素治疗、孕酮治疗、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席汉综合征及晚期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