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女英雄来临 |
释义 | 作品简介名称名称:妇女(寓言画)作者【作者】:温琴佐·丹迪尼 时间【时间】:17世纪40年代后半期 【分类】: 绘画,油画 【材质】: 画布油画 【规格】:90×110厘米 【收藏地】:意大利,佛罗伦萨,莫齐·巴尔迪尼宫画廊 创作背景【作品简介】: 这幅不为人知的作品是为这次展览专门修复后在此展出的,朱塞佩·康泰利认定它是温琴佐·丹迪尼青年时期的杰作之一。将这幅画同彼得拉亚别墅的《尼俄柏的欣喜》(现存佛罗伦萨画廊的仓库)相比很方便,后者是温琴佐从罗马游学回来后在1637年到1638年为洛伦佐·德梅迪奇创作的。这里的这位老人很像《尼俄柏的欣喜》中正中间的带皇冠的主教,而女人的形象从轮廓上看就是那位奉献的姑娘的翻版。就近观察看,她同纽约格拉西收藏的《跳入水中的摩西》中双手合十、跪倒在地的犹太年轻姑娘很相象。画家深受他的哥哥、同时也是他的第一位老师的切萨雷的影响,因此,这幅作品与上述绘画渊源很深,此外还可以加上被认为作于40年代后半期的佛罗伦萨私人收藏的《圣安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种带着温柔感情、轮廓清晰的女性形象不断出现在丹迪尼的作品中,比如私人收藏的《祈求撒拉原谅的夏甲》以及《以斯帖的昏迷》,后一幅画在伦敦古董市场上曾被认为是圭多·卡尼亚奇的学生的作品(1990年),之后又被认为是切萨雷·丹迪尼的学生的作品(1991年),后来我才认定它出自温琴佐·丹迪尼之手,并将这一论断告诉了山德罗·贝莱西。这幅画的主题神秘,至今还是未解之谜,这样的主题很少见,一般认为是圣经中的一个场面。年轻漂亮的女人手里拿的酒杯,或说罐子,让人联想到一般画像中的克莱奥帕特拉、索福尼斯巴、阿尔特米西亚,但正如玛里莱娜·卡乔尔尼亚向我指出的,这幅画的主题确实无法确定。简朴的格调让人猜测这是一幅道德寓言画,很可能隐寓要为精神财富而放弃物质财富,这一主题同画中女英雄的动作相符,她让金项链落到容器里,换得的是放在桌子左边的一把可怜的豆子。在丹迪尼的作品中,题材特殊并不让人吃惊,他经常涉及一些不怎么常用的隐晦的主题。在罗马,1635年和1636年,他同彼得罗·达科尔托纳(1596年生于科尔托纳,1669年卒于罗马)——有材料说他是后者的学生——以及倾向于古典主义的科尔托纳的画家们来往频繁,其中包括罗马内里(维泰博,1610—1662年),还有普桑(1594年生于莱桑德利,1665年卒于罗马)和非正统的普桑派画家们(阿坎福拉,1994年)。毫无疑问,他的作品的简朴的格调和表现笔触的极端严肃,正是由于他在罗马结交了这些艺术家,他的哲学倾向和思考使他的画和他的哥哥切萨雷的画有所不同,起初他和哥哥共同开设一个画店,后来两人分开,据他的传记记载,这是因为“两人不和”。正是在自然主义者乔瓦尼·塔尔焦尼·托泽蒂写的珍贵传记中,温琴佐的画被描写为比他哥哥的画更舒缓、更正派和发人深思,并明确指出,“在画女人像时不像切萨雷那样画大面积的裸体”(传记1988年由贝莱西出版)。这些方面也表现在这幅《女英雄来临》中,这些方面同他虔诚的精神相吻合,正是由于这种虔诚,他成为萨沃纳罗拉的最热情的追随者之一。萨沃纳罗拉是多明我会的修士,画家看重他纯洁的天主教的道德理念而不是死板的教义,并作为圣物收藏了这位修士的僧袍,为此被宗教裁判所传唤,在法庭上他发了伪誓。 埃莉萨·阿坎福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