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曼华
释义
1 纪录片、电影导演

个人简介

李曼华,女,纪录片、电影导演。现居住中国北京。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2000年-2002年在经济日报担任文字记者,负责人物报道。

2002年进入CCTV文化专题部《人物》栏目,担任人物纪录片导演,在五年间拍摄数十部人物纪录片。

2007年4月,成立电影工作室,策划、编剧完成女性电影三部曲《闭上双眼》、《自言自语》、《名存实亡》。并完成同名女性小说。

2007年7月,作为编剧,导演,制片人完成女性电影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故事长片《闭上双眼》,入围第五届圣地亚哥女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单元,第三届印度女性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

2011年7月,作为导演的人物纪录片《范长江》获得中国西安民间影像节最佳导演奖。

2008年至今,致力于推动女性进步,关注老年事业。

目前工作主要包括,一方面,对现代女性生存状态进行调研、梳理,观察、思考,希望用纪录片、电影、小说、摄影等多种方式呈现,使一些陷入生存或精神困境的女性得到关注,从而这些女性获得帮助。

另一方面,主要关注中国养老问题以及全球老龄化问题,准备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拍摄一系列养老题材的纪录片、电影,图片摄影等,呼吁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希望推动中国养老改革。

2011年10月,制作完成中国首部反映中国高速老龄化养老现状,中国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暨同名摄影展。

目前,正筹拍中国首部养老题材电影《蓝莲花》。

主要作品年表

2002年 导演人物纪录片《古琴大师----李祥霆》 、《神经外科专家—韩济生》

2003年 导演人物纪录片《中医专家----刘保延》 、 《海洋科学家—翦知敏》

2004年 导演人物纪录片《著名作家----王小波》 、《国际著名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卡纳第》、《国际著名导演—张元》

2005年 导演人物纪录片《国际整形医生--范金才》、《环境艺术家—米丘》《新闻家---范长江》

2006年 导演人物纪录片《麻风病专家---李桓英》、《人兽共患病专家----于恩庶》、《影视明星—张静初》

2007年 导演 剧情片《闭上双眼》

2008年 编剧 剧情片 《六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蓝莲花》

2009年 导演女性口述史《我是谁?》

2010-2011年 导演 纪录片《我们正在老去》暨同摄影展

《我们正在老去》

今年83岁的李奶奶,独居,她每天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她的孩子周末来陪她吃一顿饭。

北京汽南社区建设协会的王会长,今年已经80岁了,他认为,中国养老是一个庞大的问题,他在20年前就养老提出一个设想,他一直为这个设想四处奔走。

远在北京郊区的一家民办敬老院,住进来的大多数是老年痴呆重症患者,他们是一群处在生命末端的老人,周围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在维护着他们最后的尊严。

这家建立了11年的民办养老院,时刻面临资金和人才的困境,常常陷入破产的边缘。

导演阐述

从2008年开始,我放下了即将开拍的第二部女性电影,决定用五年的时间,做一系列养老题材的纪录片和电影。

身边的人表示不理解甚至反对,你还没到养老的年纪,为什么会对养老题材感兴趣?

我居住的小区是新式小区,年轻人居多。出去散步,最常见的一幕情景是:一个小婴儿,后面跟着四个大人,甚至六个大人。

这种排场让人惊奇,但很快了解:这些小婴儿是“独二代”!身为“独一代”的80后也做父母了!

独二代”一出生,就是六个大人争抢的超级宝贝,三个家庭倾尽所有的财力和精力都放要到这个宝贝身上。

与备受宠爱的“独二代”相对应的,却是一组令人惊讶的数字,中国目前有1.76亿老人,并以每年800万速度增长。

中国,以跑步速度全面进入老龄化。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的是要抚养4个老人。

而“独二代”们要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事实,未来要抚养6-12个老人。

“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在中国沿续了千年的传统,不可能满足高速老龄化形势了。

偶然看到一首《写在养老院的诗》,不禁落泪。

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父母正在老去,我们都要老去,我们该怎么办?

一则新闻报道,让我悲从心生:2008年2月,一位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多日,直到孩子回家探亲才被发现。

这件事让我产生极大的震动,决定要为老人做点什么。

目前中国养老的最大困境是什么?老人每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未来怎么养老?

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我希望用影像寻找答案,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闭上双眼》

在小玉的成长记忆中,父亲每天都出去喝酒,经常喝醉后和母亲吵架,甚至打母亲。终于有一天,母亲张艺和父亲离婚了。母亲很快再嫁,小玉判给了父亲。这一年,小玉十七岁。

母亲的第二任丈夫王亮是一个小老板,他因为欠了赌债,逃跑到北京,和张艺开了一家服装店。服装店生意冷清,为此夫妻俩关系日益紧张。

几个月的一天,小玉突然从鞍山到了北京,出现在母亲和王亮面前。母亲极力劝小玉回鞍山,但王亮却热情地挽留了小玉。

小玉的到来,似乎给这个濒临解体的家庭带来一丝希望,但很快,三个人的关系迅速错位,事情的发展变得不可控制……

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是现实的残酷,还是人心的无力,每个人可能自有答案。

导演阐述

在我们这个信仰匮乏的国度里,家庭一直扮演着宗教的角色,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家庭或爱情曾经几乎是生命个体唯一的心灵慰藉。

如今,家庭伦理的失范和爱情信仰的消解,必然导致这一代人的肆无忌惮和无所敬畏。四处都是已经无所皈依,无所依恋的人,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女性电影三部曲,是希望通过女性视角讲述三个不同年龄段、生活背景、地域的三个家庭故事,来展示中国大时代变革中,由于价值观的瓦解,信仰的沦丧导致集体心灵焦虑和家庭危机。

这三部电影,看似是发生在某个地方、某个家庭、某个人的特殊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整个大时代的人们,物质极大丰富同时,精神也贫困到极点。往日的家庭早已不在,爱情亦消解,我们每个人正在面临危机。

2 电视节目编导、主持人

人物介绍

李曼华,女 导演、编剧、记者、主持、策划、主编;制片人、总导演、总策划、总设计、总撰稿、总编剧。

中国内地以敬业全能、快速高效、即兴策划、知性美丽、尤以解决能力而著称。20年湖南卫视及央视等高端媒体的职业生涯,陆续采访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普通百姓、外国友人等万余人次;其中对乔羽、盛中国、彭丽媛、马思聪、潘洪业、白诚仁、盛和煜、陶经、叶佩英、高希希、胡伟立、大兵等时代先锋们深刻的剖析性采访,呈现出他们非比寻常的生命迹象,给观众带来的是对“性格即命运”俗语的重新思考甚至会得到些对于自身成长的启迪、成就的推动、言行的鞭策以及人性的升华。

“HH影视纪”,是国际影视界首例母女拍档,母亲李曼华,女儿黄安琪。“HH影视纪”已陆续拍档的 “马思聪 归程几何”、“乔羽 谁人与共”、“潘洪业 生命之痛”、“盛和煜 走向共和”、“白诚仁 异乡忠魂”、“叶佩英 落英缤纷”、“陶经 曲高和寡”等名人纪录片拟在央视、吉林卫视等大型人物栏目播出。

由“HH影视纪”母女策划、编剧、制片、监制的80集(上下两部)女人史诗剧《大小姐》已全面启动。该剧被行内知名专家誉更令人动情的女版《大宅门》并预测,因此剧无论开篇、连环还是结尾等剧情都闻所未闻,再因其属励志类苦情大戏而必将赢得最为庞大且忠实的收视群体——女性观众的锁定关注。

《大小姐》以李曼华的百年家事为故事线索、以中国的百年共和进程为大背景,讲述了贵为富家大小姐的李泽润,从辛亥革命爆发当晚出生到辛亥革命诞辰百年那天所经历的百年人生。百年中,刘、李、郝以及湘王府四大家族间的情感、友谊、矛盾、仇恨到同仇敌忾再到和平年代四大家族之间开始新的情感、友谊、矛盾、仇恨直至最终握手言和。大小姐李泽润就在这四大家族及民族荣辱的沉浮中生死存亡。1949年,38岁的大小姐终成为被人称颂和喜爱的共和国女杰。令人惊叹的是,不久后因国民党将军的公公刘孟梁随蒋逃往台湾,大小姐家族跌入新一轮惊涛骇浪。为再度拯救家族,已如愿在毛泽东叔叔身边工作的大小姐毅然返乡,在被战争摧毁的废墟上漫长而艰苦地开始重建家园。。。因为遗留在心的种种创伤及后来政局的不断演变与冲击,既使得大小姐越来越脆弱崩溃,却又必须强打精神边自救边保家,期间所付出的,除了挥之不去的婚恋伤痛、难以调和的家族矛盾,更有她自小就视为生命的诚信与尊严。为了四大家族终能握手言和而不断失去她个人的诚信与尊严,是一个崭新的议题。而“牺牲小我换来大和”这一议题,正是李曼华和黄安琪这母女俩出品《大小姐》的目的之一。

学习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工商管理 博士(DBA班在读。学会了如何站在国家高度来审视并解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传播学 硕士(端正了媒体人对于新闻传播职责最严谨理性、最客观真实的态度)

湖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对中外文学史有了系统认知,对文学创作有了规律和规范化练习)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学院音乐学 专修 (影视导演必修。掌握了如何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运用音乐的核心技法)

从业简历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华人频道曾任频道总监、节目总监、创意总监。频道总体约300人、16个部门

中央电视台综艺《东方彩虹》(现《中国文艺》)栏目曾任主持。完成采编播一体化工作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曾任记者,此间,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大型访谈节目“共和国部长新思路”采访过相关部长。由此进入人物访谈、论坛、纪录片、新闻专栏等全能程序的强化训练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话题组一线记者。所做节目获中央电视台优秀奖。此间,采访了十几位共和国女部长。期间,被广电部在《电视研究》内刊上以“优秀记者”通报表扬

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及该栏目所属年度性系列节目“文明中国”策划,该特别节目持续至今

中央电视台《直通香港》之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节目“十年记忆”中曾任撰稿之一,所撰文稿及所编节目均名列收视前茅

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播出并担任制片人和总编导(与中国气象频道合作)的“大娘山十秒泥葬”“生死雪暴”等节目,获中国影视协会学术奖及一、二等奖

“来自洞庭湖的报告”系列节目,讲述了曾位居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因何退居第二的历史缘由,既展示了洞庭人家的百年生存状态,也引发了有关部门对退耕还林举措的积极调整

开创并担任总编导、制片人的大型故事性科教栏目《远离灾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大型名流论坛节目“献给热爱电视剧的人们”中担任总导演、总撰稿、制片人

在全球华语电视台播出的、讲述外国人与中国故事的大型故事栏目《奇缘中国》中担任总策划、总编导、制片人。此节目一定程度地纠正了外国人对现代中国的认识

“现代中国乡镇女干部”系列节目在CCTV《半边天》播出后,受到很多观众来信,引起各相关部门对中国最基层女干部现在的生存及工作状态的热切关注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栏目曾任四年主持。兼任综艺栏目《大千世界》及四届春晚策划、主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