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假马鞭
释义

所属卷:

Stachytarpheta Vahl, nom. conserv.

所属科:

Verbenaceae nom. conserv. 马鞭草科 假马鞭属

中文名(其他名称):

假马鞭

其它中文名:马鞭子、铁马鞭(各地)、马鞭稍(各地,滇南本草)、龙芽草(图经本草)、紫顶龙芽(本草纲目拾遗)、兔子草(苏)、红藤草(沪)、土荆芥、野荆芥、山荆芥(浙)、蜻蜒草、蜻蜒饭(浙,闽)、铁扫帚、铁筅帚(浙,赣)、顺律草(闽、两广)、马板草、疟子鞭(粤)、白马鞭(桂)、马鞭痧、六杆草(玉溪)、大仙鹤草(大理)、燕尾草(文山)、“阿洛俄纪”(红河哈尼语)。

文献来源:Verbena officinalis L. (1753); Schau. in DC. (1847); Benth. (186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Maxim. (1886); Forbes et Hemsl. (1890); Merr. (1927); P' ei (1932); P. Dop in Lecte. (1935); H. - M. (1936).

V. officinalis var. ramosa Levl. (1912).

描述: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茎四方形,小枝细长,铺散,棱上及节上被硬毛。叶坚纸质,倒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锐尖,基部下延,长2—6(8)厘米,宽1.5—4毫米,不规则羽状分裂或具粗齿,通常被灰白色硬毛,背面脉上尤甚,侧脉6—10对,干时背面带白色,网脉略可见,生于下部的具短柄,上部的无柄。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的叶腋内,纤弱,常不分枝,结果时长达25厘米;花小无柄,最初较密集,果时疏离;苞片渐尖,比萼略短,被硬毛;萼长不及2毫米,被硬毛,具5脉,脉间白色膜质,顶端具5个极小齿;花冠蓝紫色,长约4—8毫米,花冠管弯,长约5—6毫米,外面被微毛,裂片5,近相等,小;雄蕊4,内藏;子房无毛;花柱无毛,长约1毫米,柱头短。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裂成4个小核,长圆形,截面三角形,平坦,腹面被粉末状鳞片。

分布及生境:广布于云南全省各地,海拔(350-)500—2500(-2900)米的荒地上。我国黄河以南各省均产之。广布于全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全草入药,为发汗药,有凉血散瘀,清热消毒,利尿消肿的功效;茎叶并用于通经,内服可以促进分娩及产后胎盘脱离,清除产后排泄物久滞及月经困难,并有消胀除虫之效;根用于红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等症,并有下泻作用。兽用治膨胀,水泻,泻血及猪丹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