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槐花
释义

广义的槐花指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开放的花朵称为“槐花”,也称“槐蕊”,花蕾则称为“槐米”。

中文学名: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豆目 Fabales

科:豆科 Fabaceae

亚科:蝶形花亚科 Faboideae

族:槐族 Sophoreae

属:槐属 Styphnolobium

简 述

槐花为多生花,总状花序,蝶形花冠,盛开时成簇状,重叠悬垂。小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以黄色或黄白色多见,也有其他颜色如紫红色(参见图片),通常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

;雌蕊圆柱形,弯曲 本词条主要介绍的是豆科植物槐的花,有关植物槐的介绍请参见词条槐,有关槐的花蕾的介绍请参见词条槐米,与槐相关的其他中药可参见槐实。

观赏价值

槐为落叶乔木,常植于屋边、路边,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一般在每年4-5月开花,花期一般为10-15天左右。槐花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每到盛夏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有一首诗(作者不详)常被提起,“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历史文化

在中国诗歌中提及槐花的诗句很多,多借以表达一种悲凉和愁思,唐代罗邺曾有一首诗名为《槐花》,全文为“行宫门外陌铜驼,两畔分栽此最多。欲到清秋近时节,争开金蕊向关河。层楼寄恨飘珠箔,骏马怜香撼玉珂。愁杀江湖随计者,年年为尔剩奔波”(出自《全唐诗》卷654-9) ,其他例如“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白居易《秋日》),“薄暮宅门前,槐花深一寸 ”(白居易《秋凉闲卧》),“昔年住此何人在,满地槐花秋草生”(子兰《太平坊寻裴郎中故宅》),“风舞槐花落御沟,终南山色入城秋”(子兰《长安早秋》),更多的诗歌请参见扩展阅读。

此外,槐花在民歌中也偶有提及,例如四川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槐花几时开》,表现了少女对情郎的一往情深的恋情,“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杆噻望郎来哟喂/娘问女儿啊你望啥子哟喂/我望槐花噻几时开哟喂/槐花五月哟山上哦开哟喂/三月里头噻盼不来哟喂/痴心女儿啊你望啥子哟喂/日夜站起噻眼望穿哟喂/天光啊天三月四月五月/地光好似下雨无暖/世上星星点点心/槐花就早早醒来/女儿问娘啊你问啥子哟喂/羞似槐花噻口难开哟喂。” 盛开的槐花也常常牵动起人们对于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例如在谢军的歌曲《槐花香》中便唱到“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勾起了童年纯真的向往/儿时的玩伴杳无音信/让人不由得心伤/又是一年槐花飘香/心上的人儿不知在何方/在这个槐花飘香的季节/又想起那个温情的夜/故乡的槐花船/那是我的童年/童年的故事/又浮现在眼前/爱人的槐花船/香飘在心间/心间装满爱/比花还要甜。”

有现代诗人源林烟的五律《槐花开》

“五月槐花开,如雪似蝶徘。

微微风簇浪,串串浮阳台。

阵阵清芳沁,翩翩天使来。

问君为何事?还世一清白。”

食用价值

食用的槐花多指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不入中药。

槐花味道清香甘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肺、降血压、预防中风的功效。将其采摘后可以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又名槐花麦饭),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食用禁忌

槐花虽然美味,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由于槐花比较甜,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多吃。粉蒸槐花不易消化,消化系统不好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不宜过量食用。同时,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应谨慎食用槐花。

注意:所有用于医疗的槐花均指黑槐,即所谓的笨槐,不是洋槐。洋槐不入中药。故以下所有方子均属笨槐花。需要特别注意!

食疗方法

槐花荆芥饮

【原料】槐花、炒荆芥等分。

【用法】煎水饮。

【功效】本方用槐花凉血止血,以炒荆芥增强止血功能。用于便血、痔疮出血。

槐菊茶

【原料】槐花6g,菊花15g,嫩桑叶10g。

【用法】沸水浸泡,代茶饮。

【功效】本方用三者清肝明目,桑叶、菊花兼以疏散风热。用于肝热或风热目赤。

大黄槐花蜜饮

【原料】生大黄4克,槐花30克,蜂蜜15克,绿茶2克。

【用法】先将生大黄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5分钟,去渣,留汁,待用。锅中加槐花、茶叶,加清水适量,煮沸,倒入生大黄煎汁,离火,稍凉,趁温热时,调拌入蜂蜜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以及癌术后便血等症。

马齿苋槐花粥

【原料】鲜马齿苋100克,槐花30克,粳米100克,红糖20克。

【用法】先将鲜马齿苋拣杂,洗净,入沸水锅中焯软,捞出,码齐,切成碎末,备用。将槐花拣杂,洗净,晾干或晒干,研成极细末,待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成稀粥,粥将成时,兑入槐花细末,并加入马齿苋碎末及红糖,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大肠癌患者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症。

地榆槐花蜜饮

【原料】地榆60克,槐花30克,蜂蜜30克。

【用法】先将挖取的地榆洗净,也可从中药店购买,拣杂,切成片,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2次浓煎液,回入砂锅加入槐花,视需要可酌加清水,大火再煎煮1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凉血,抗癌止血。本食疗方适用于宫颈癌阴道出血等症。

两地槐花粥

【原料】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

【用法】将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可连服3-5日。

【功效】清热固经。用于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槐花清蒸鱼

【原料】槐花15克、葱白7枚、紫皮蒜20克、鲫鱼或鲤鱼500克,姜片、盐、料酒适量。

【制法】将鱼洗净,去鳞、鳃、内脏,鱼体躯干部斜切3—5刀,放入砂锅,加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在文火上蒸20分钟。然后放入洗净的槐花,加味精、香油少许,即可食用。

【疗效】此食疗方功能重在清热利湿,对表现为红色丘疹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口渴、便秘、苔黄腻的寻常型银屑病且湿热盛者,有较好疗效。

在农村,槐花可入药,有去毒之效,还可包制成槐花饭。

药用价值

炮制

槐花不但可食,也是一味良药。一般在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以个大、紧缩,色黄绿,无梗叶者为佳。【炮制方法】

1.槐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枝梗,筛去碎屑。

2.炒槐花:取净槐花,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3.槐花炭:取净槐花,置预热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炒干,取出晾凉。

【成品性状】

1.槐花: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花瓣黄色或黄白色。体轻。味微苦。花蕾(槐米)卵形或椭圆形。花萼黄绿色,上方为未开放的黄白色花瓣,内呈黄褐色。质轻。味微苦涩。

2.炒槐花:外表深黄色,具香气。

3.槐花炭:外表焦褐色,质轻,味涩。

【炮制作用】

1.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能。生槐花苦寒之性较强,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多用于血热妄行,肝热目赤,头痛眩晕,疮毒肿痛。

2.炒槐花:苦寒之性缓和,并破坏了酶的活性,利于保存有效成分。其清热凉血作用弱于生品,止血作用逊于槐花炭而强于生品,用于脾胃虚弱的出血患者。

3.槐花炭:清热凉血作用极弱,收涩之性增强,偏于止血。用于咯血、衄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多种出血证。

在花开放时,可在树下铺布、席、塑料薄膜等,将花打落,收集晒干。但是当作为行道树时,槐花有沾染农药的可能,在采摘时需要谨慎。干燥后的槐花体轻,无臭,味微苦,在储藏时要注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主治

中医认为其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而从西医的角度看,槐花含芦丁(即芸香苷,Rytub)、槲皮素(Quercetin)、鞣质、槐花二醇(sophoradiol)、维生素A等物质(具体可参见下面的含量表)。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所以槐花多作为为治疗便血的常用药,用于大肠湿热引起的痔出血、便血、血痢及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一般为煎服,10~15g,外用适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用法

1.凉血止血宜炒用,清肝泻火宜生用。

2.槐花主要用于便血、尿血、痔血,还可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咯血、衄血等。

3.可以之煎水代茶饮,亦可与夏枯草、菊花、黄芩等同用,以增清肝泻火明目之效。

相关药典论述

1.《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2.《本草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3.《药品化义》: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痔疮肿痛,脏毒淋沥,此凉血之功能独在大肠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是泄肺金之气也。

4.《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5.《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6.《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7.《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8.《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9.《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种植栽培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深翻60厘米,整平耙细,作畦,畦宽70厘米,施足底肥,每亩用腐熟有机肥500千克或尿素5 千克,圈肥3000-4000千克撒于畦面。

繁殖方法

可采用播种繁殖,也可用根蘖进行分株繁殖。

(1)种子处理 选成熟、饱满的种子先用70 - 80℃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掺2-3倍细沙,拌匀,堆放室内,催芽时注意经常翻倒调节上下温度一致,以使发芽整齐,一般需7 - 10天,待种子裂口25% -30%时即可播种。

(2)育苗 于春、秋季条播或穴播,条播法按播幅10 -15厘米,覆土2-3厘米,播后镇压,每亩种量10- 15千克;穴播法按穴距10 -15厘米播种,每亩用种量4-5千克。

(3)假植移栽 在北方,秋末落叶后,土壤冻结前起苗,假植越冬,挖假植沟,沟宽1-1.2米,深60 - 70厘米,翌春按株行距60厘米×40厘米栽植,栽后浇水。

根蘖繁殖时,可挖取成龄树的根蘖苗,按株行距1.8米×1.3米开穴,每穴1株,一般4-5年可成株。

田间管理

(1)苗田管理 当幼苗出齐后,进行2-3次间苗,播种当年按10 - 15厘米定苗,5-6月份追施适革的硫酸铵或稀释的入粪尿,7-8月间注意除草、松土。每亩育苗圃场使用25%除草醚0.75千克,施用时除草剂中掺混适量的湿润细土,然后撒到幼苗四周,应用化学除草剂,效果好,节省劳力。

(2)造林养护 槐树多作为“四旁”绿化树种,华北各地用于行道树、庭园树和环境保护林带进行栽植,树冠郁闭期间,对枯枝干枝要及时修剪,保护抚育,美化树形。

主要化学成分(以紫红色槐花为例)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生槐花中主要含芸香甙(芦丁, Rutin)或其化合物,另有蜡、绿色素、树脂、缩合鞣质、色素、蛋白质(或黏液质)、氨基酸(或肽)、糖和维生素 A 等, 炒槐花基本与生槐米相同,仅部分氨基酸(或肽)或糖受到破坏, 鞣质含量略有增加. 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甙,水解后得白桦脂醇(Betulin)、槐花二醇(Sophoradiol)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从花蕾中亦得槐花米甲素、乙素和丙素, 甲素是和芦丁不同的黄酮类,乙素和丙素为甾醇类.槐花中的芦丁在酸或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斛皮素(Quercitrin).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槐花液对离体蛙心有轻度兴奋作用, 对心传导系统有阻滞作用.芸香甙、槲皮素、槲皮甙亦能增加离体及在位蛙心的收缩量及输出量,并能减慢心率.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 改善心肌循环.芸香甙能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缩.槐花液、槐花酊剂对麻醉犬、猫有暂时显著的降低血压作用.芸香甙及其制剂有降压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时间降压.

2. 对血脂的作用 槲皮素皮下注射 10mg,能有效地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肝、主动脉及血中的胆固醇含量, 并增加胆固醇-蛋白复合物的稳定性.对实验性动脉硬化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3. 对毛细血管的作用 芸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 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槲皮素能增强豚鼠、大鼠皮肤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 其对毛细血管的稳定性较芸香甙强 1/3.连续大量应用芸香甙及槲皮素,可阻止由于减压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4. 抗炎作用 芸香甙及槲皮素能抑制大鼠因组胺、蛋清、5-羟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脚爪浮肿以及透明质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浮肿.芸香甙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 并能阻止结膜炎、耳廓炎、肺水肿的发生.对兔因芥子油引起的结膜水肿,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如将芸香甙溶于丙二醇中,预防炎症的效果更好.芸香甙静脉注射能抑制兔因马血清而引起的皮肤、关节过敏性炎症.芸香甙硫酸酯的钠盐能加速狗因注射松节油引起的后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恢复.

5. 解痉、抗溃疡作用 槲皮素能降低肠、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其解痉作用较芸香甙强5倍.芸香甙能降低大鼠的胃运动功能, 并能解除氯化钡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痉挛.皮下注射芸香甙5~10mg/kg,能显著降低大鼠因结扎幽门引起的胃溃疡的病灶数目, 对反射性胃溃疡的效力较凯林强.槐花液(含芸香甙甚微)注入兔肠腔内,能刺激肠黏膜使渗出液增加.

6.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槐花水浸剂(2:5),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试管内,芸香甙和槲皮素对某些细菌有抗菌作用;对病毒亦表现抑制作用.

7. 其他作用 芸香甙对X线照射有保护作用.槐树含有血球凝集素,对血球有凝集作用.大剂量槐花酊剂可引起某些中枢反射机能的抑制.一般认为, 芸香甙口服不能吸收,因而不能确定口服是否有治疗作用.但亦有报告指出, 口服后尚能吸收.

实验表明

槐米炭煎液给小鼠灌胃,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其止血和凝血作用可能与其鞣质含量有关, 或含有其他止血和凝血成分.槐花炭能缩短大鼠创伤性出血的时间和减少出血量;去掉芦丁的槐花溶液对大鼠创伤性出血有显著的止血作用;芦丁对皮肤负压下生成的点状出血和实验性肺出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芦丁给兔灌胃对实验性冻伤有预防作用.

配伍效用:

槐花配伍栀:槐花味苦性凉 功专凉血止血 能清泄肠热 兼泻肝经实火;栀子味苦性寒 双清气分、血分之热 利湿、止血;炒炭入药 则清热之中有凉血止血之效.二者合用 栀子清肺热 槐花清肠热 脏腑同治 共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效;如炒炭入药 则止血作用更强.用于治疗大肠火盛或湿热蕴结之大便下血、痔疮出血、血痢、崩漏。

药方选录

1.治疗大肠下血: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 酒服一钱匕.(《经验方》)

2.治疗脏毒 酒病 便血:槐花(半两炒 半两生) 山栀子一两(去皮 炒).上为末 每服二钱 新汲水调下 食前服.(《经验良方》槐花散)

3.治疗赤白痢疾:槐花(微炒)三钱 白芍药(炒)二钱 枳壳(麸炒)一钱 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4.治疗吐血不止:槐花不拘多少.火烧存性 研细 入麝香少许.每服三钱匕 温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槐花散)

5.治疗白带不止: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酒服三钱 取效.(《摘元方》)

6.治疗衄血不止:槐花、乌贼鱼骨等分.半生半炒 为末 吹鼻.(《世医得效方》)

7.治疗舌出血不止 名曰舌衄:槐花 晒干研末 敷舌上 或火炒 出火毒 为末敷.(《奇效良方》槐花散)

营养知识

槐花知识介绍: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花及花蕾。槐落叶乔木,常植于屋边、路边,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亦可在花开放时,在树下铺布、席、塑料薄膜等,将花打落,收集晒干。

槐花开放的花朵习称“槐花”,花蕾习称“槐米”。

1. 槐花多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花瓣5,黄色或黄白色,1片较大近圆形,先端微凹,其余4片长圆形;雄蕊10 其中9个基部联合,花丝细长;雌蕊圆柱形弯曲。

以个大、紧缩,色黄绿,无梗叶者为佳。

2. 槐米呈卵形或椭圆形,长2至6毫米,直径2至3毫米。花萼下部有数条纵纹。萼的上方为黄白色未开放的花瓣,花梗细小。体轻,气微,味微苦涩。

槐花补充信息: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槐花、炒槐花、槐花炭、醋槐花,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醋槐花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槐花适合人群:

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服。

槐花食疗作用: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

入血敛降,体轻微散;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

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槐花做法指导:1. 凉血止血宜炒用,清肝泻火宜生用。

2. 槐花主要用于便血、尿血、痔血,还可配合仙鹤草、白茅根治疗咯血、衄血等。

3. 可以之煎水代茶饮,亦可与夏枯草、菊花、黄芩等同用,以增清肝泻火明目之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