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koch三角
释义

简介

在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Koch三角。Todaro腱为下腔静脉口前方心内膜下可触摸到的一个腱性结构,它向前经房室隔附着于中心纤维体(右纤维三角),向后与下腔静脉瓣相延续。Koch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隔的房室部。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中的重要标志,用以指示房室结的位置所在,以防术中损伤。此外,在行心导管检查时,在此三角区过分刺激,可引起心率失常。

右心房的前下部为右房室口,右心房的血液由此流入右心室。

相关研究

用电极导管标测对Koch三角的X线影像测定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

目的 :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 ,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 ,分别用左前斜 (LAO) 4 5°及加头位和足位 2 0°,右前斜 (RAO)30°及加用头位和足位 2 0°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 ,以 2 0mm为界将Koch三角分为大小两组。结果 :Koch三角有较差异 ,以LAO45°显示最小 ,RAO +足位显示最大。结论 :小Koch三角组慢径多分布位置低 ,消融时可参考RAO +足位 ;大Koch三角组消融位置多在中下 1/ 3以下区域。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Koch三角的测量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和测量器质性心脏病患者Koch三角的大小,以避免心外科手术中对房室结的损伤,以及指导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的射频消融.方法选择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41例,术中直视测量Koch三角的各条径线.结果 Koch三角的高为17~39mm(26.6±4.6mm),冠状窦口下缘到三尖瓣隔瓣的距离6~15mm(10.9±2.5mm);Todaro腱长11~35mm(20.9±5.2mm),三尖瓣隔瓣长18~38mm(26.9±2.7mm),冠状窦口上缘到Todaro腱的距离3~13mm(8.0±1.7mm);冠状窦口直径4~13mm(8.9±1.7mm).结论 Koch三角变异较大,Koch三角的高可反映Koch三角的大小,依据Koch三角的高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消融慢径靶点位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可减少心外科手术时对房室结的损伤,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