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侠生 |
释义 | 张侠生(1906~1931),原名张应绪,又名张继良,曾用名胡功元、张学士、张佑黄,河南光山县人。 1925年春考入河南省立潢川第七中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春,任中共七中党支部书记。3月,到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参加了3月15日召开的河南武装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6月,张侠生结业返乡,在光山张湖店附近的奶奶庙开办学馆。他以教书作掩护,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穷人会”、“干旦会”、“竹林会”、“农友会”等组织。不久,中共孙铁铺特支建立,张侠生任书记。 1928年春节后,张侠生赴潢川参加大荒坡暴动,暴动队伍打进了土豪张秋石的巢穴,击毙匪兵、匪属7人。2月底,中共豫东南特委建立,决定在大荒坡再次举行暴动。3月16日,特委书记汪后之率领暴动队伍至大荒坡南10里的红盆窑隐蔽。17日晨,与张上楼群众100余人汇合,即向张上楼发起攻击,屡攻未果,陷入包围。汪后之与20多位同志被捕遇难,张侠生突围脱险。大荒坡暴动后,张侠生回张湖店继续发动农民,开展抗粮抗捐斗争。5月间,张侠生决定以杏山麒麟寺为总部,在邹大湾、奶奶庙等地聚集300余农民,同时举行暴动。后与军阀军队在耿寨东北刘堂一线展开战斗,失利。1928年10月,中共光山临时县委在柴山保建立。张侠生任书记。建立了光山县农委,同时进行建立光山县委和光山县民主政府的筹备工作。 1929年2月,中共光山县委在尹家嘴正式建立,张侠生任书记。6月上旬,调新蔡县做党的工作。1930年10月,又回到光山任县委书记。 1931年初,张侠生任中共罗山县委书记兼罗山独立团政委。不久,国民党集中11个师的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张侠生率罗山独立团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为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年4月,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5月,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成立,张侠生被撤去罗山县委书记之职,又被指责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32年9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张侠生被派往红军部队做军事工作。9月25日,张侠生随红二十八团、三十团攻新集西北部反动地主武装点大山寨,10月22日破寨,歼敌500余人,张侠生在战斗中牺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