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兴鹏
释义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6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习,获经济地理学硕士。1998年9月至2002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于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从事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方向的博士后科学研究工作。

人物简历

工作经历:

1989年9月至1991年11月,在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12月至1996年12月,在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96年12月至1999年7 月,在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任副教授。1999年7月至2001年10月,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任副教授。2001年10月至今,在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于2003年12月,获人文地理专业博士导师资格。教育部“985一期”兰州大学人文地理学科建设负责人。

现任职务:

中国国家环保部环评审查专家、甘肃省委省政府顾问专家团顾问、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兰州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甘肃旅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

现从事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陈兴鹏教授主要从事循环经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与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研究工作。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已在SCI/EI以及核心等期刊发表相关文章70余篇,出版专著4部。近年来,主持完成世界银行项目、国家环保部、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及省重大项目、市州规划三十余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资本支持系统研究”于2002年12月获甘肃省社会科学2等奖。2004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社科基金项目“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于2004年12月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三等奖;《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于2007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于2009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三等奖。

其中,《甘肃省循环经济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循环经济战略研究》、《陕西汉中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规划》、《陕西略阳灾后重建规划》等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获得了明显社会经济效益。

近五年承担的部分项目:

1. 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2006-2008。

2. 正在主持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0S以来汉藏回民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的时空比较研究——以定西、甘南、临夏为例》,2008-2011。

3. 主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甘肃省节能减排策略与对策研究》,2008-2009。

4. 负责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土资源部、省科技厅《中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2004。

5. 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部城市化与环境互动作用的机理与效应研究-兰州子课题》,2005。

近年来部分学术论著:

1. 甘肃水土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专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作者(权威出版社)

2. 基于能值分析的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研究,资源科学,2005,(01)第一作者(理科核心)

3. 基于RS和GIS的中国西北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环境时空变化研究,中国沙漠,2007.(01)通讯作者(理科核心)

4. 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通讯作者(理科核心)

5. 西北河谷型城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以兰州市为例,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通讯作者(理科核心)

6. 兰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1) 第一作者(文科核心)

7. 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AHP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04)责任作者(文科核心)

8. 甘肃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人文地理,2005,(03)第一作者(文科核心)

9. 西北半干旱区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及其互动效应分析——以兰州市为例,中国沙漠,2005,(06) 通讯作者(理科核心)

10. Jun Liu, XingPeng Chen. Relations hip of remote sensing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 to Anopheles density and malaria incidence rate [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6,19(2): 130-132. (SCI)

11. Xingpeng Chen, Yongjin Li, Junhui Wu, Bing Xue, Qingguang Liu. Emergy-based ec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alysis:case of Xinjiang. IEEE (IGARSS05), 2005:5300-5303. (EI)

12. Xingli Yu, Xingpeng Chen, Bing Xue.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in small scale of china in research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 take the EF of Lanzhou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in 2003 as an example. IEEE (IGARSS05), 2005:5336- 5339. (EI)

13. Bing Xue, Xingpeng Chen, Yan Huang, Yongjin Li, Yong Liu. A study o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the valley-city: case of Lanzhou. IEEE (IGARSS05), 2005: 1526- 1529.(EI)

14. Qingguang Liu, Xingpeng Chen, Hong Miao, Limin Gao, Bing Xue. Land cover changes and some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ource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China. IEEE (IGARSS05), 2005: 2394- 2397.(EI)

15. Limin Gao, Xingpeng Chen, Xuesen, T, Qingguang Liu. The RS&GIS based study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ern China. IEEE (IGARSS05), 2005: 1538- 1541.(EI)

16. Xingpeng Chen, Zilong Zhang, Bing Xue, Jun Liu.Adaptive Management of Urb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etabolism: Case of Lanzhou, Chi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2008.WiCOM apos;0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2-14 Oct. 2008 Page(s):1-5. (EI)

17. Bing Xue, Xingpeng Chen, Hongyan Lu, Chenyu Lu, Mian Yang. Analysis of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Waste Management towards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2008.WiCOM apos; 0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2-14 Oct. 2008 Page(s):1 – 4. (EI)

18. Xue Bing, Chen Xing-peng, Yu Xing-l, Miao Hong Xue-sen, T. A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Xinjiang.25-29 July 2005,Volume: 1, On page(s): 194- 197.

19. Kun, Fu; Chen Xingpeng; Liu Qingguang; Li Chunhua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VOLS 1-12 - SENSING.JUL 23-27, 2007.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s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20. Li, Chunhua; Chen, Xingpeng; Fu, Kun; Liu, Qingguang.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ome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ghai Lake area, China.2007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VOLS 1-12 - SENSING AND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JUL 23-27, 2007.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IGARSS).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