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浅冲
释义

基本介绍

浅水冲浪,(skimboarding,以下称简称浅冲),源自美国加州的拉古纳海滩(Laguna),现在也成了浅冲者的麦加。 早在20年代,当地的救生员就用木板来玩浅冲,浅冲用的冲浪板较短,主要是在岸边的浪头玩,玩法和冲浪(Surfing)类似,但是却简单和安全多了。 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也会佩服这群年轻人能在那么有限的浪,冲出青春的活力。他们都对速度的游戏情有独钟,不少人也是滑板爱好者,由地面滑到浪头上,顺理成章。他们拿着冲浪板,看准浪头,时机一到,快步冲向浪,把冲浪板丢前一步,迅速踩上滑板,在浪头上滑行,表演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就像是水中的滑板,但是难度更高。由于新加坡根本就没有大风大浪,浅冲是他们最接近冲浪的代替品。

东海岸虽然浪不高,水不清,但是喜欢一样东西,就算环境再恶劣,年轻人也懂得玩出一个天地来。20多个年轻人,晒得黑亮,一些已经能轻松地驾驭着浪头,初学者则频频跌倒,频频尝试,总有一天会站稳浪头上。他们自两年前就开始到东海岸来浅冲,玩啊玩的,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 本地约有100名的浅冲者,而且以马来人居多,都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穿着冲浪裤和冲浪配件,都是死忠的浅冲者,爱上后就不轻易罢休,每个周末都到这里报到。

当然这样优美的姿势是通过不断跌倒、擦伤、流血而达到的。而东海岸沙滩上有不少岩石,挂彩的机会更高。

“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受一点伤,比如扭到脚,擦伤等,这是学浅冲的必经之路。但是冲浪游戏很刺激,是一种极限运动,玩得好特别有满足感。”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一年级学生何远鸣说。

“东海岸的沙滩蛮多石头,玩浅冲的人不少,地方却很有限,所以我们得相互配合,不要抢浪,也要照顾到游泳者,不然会发生意外。”务立中学中四生许钦福一身黝黑,指着身上多处的伤痕说。玩浅冲,得由站玩起。站稳后,才玩花样。

“我们要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站在冲浪板上,要在快速中平衡自己并不容易,学好这些才开始玩花式。”钦福说。他正为浅冲板打上一层蜡,将蜡打在浅冲板上,可增加板身与人体的摩擦力,可让你在板子上站得更稳,才不至于滑倒。穿上珊瑚鞋则能保护你的双脚。

钦福玩浅冲快两年了,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站在冲浪板上。他是其中的佼佼者,特别擅长Craving,这是一种花式,指的是沿着波浪前行,还能雕出一片片的水花,他们称为flower。冲浪花式很多,ollie over the wave则是直冲,直接和浪相撞,然后离开冲浪板,翻一个筋斗,落入水中的优美姿势。

去哪里浅冲

由于本地没有浅冲场地,也没有浅冲文化,所以浅冲运动还是很地下,属于少数人的运动。

“新加坡能玩浅冲的地方不多,东海岸是其中之一。不然就得到马来西亚或印尼。”远鸣说。

另一个本地浅冲地点是圣淘沙的Sunset Bay,但是由于到圣淘沙玩需要付入岛费,所以他们还是选择到东海岸来。其他一些地点如樟宜海滩、圣约翰岛也能浅冲,但是都不及东海岸方便。每年的10月至2月,季候风吹来,有风就有浪,是本地浅冲的好时节。

“每个玩skimboard的人,都梦想一天能到峇厘岛去,玩真正的冲浪。”远鸣说。而这群年轻人,一些也已经冲到国外去,比如到邻近的迪沙鲁(Desaru)和民丹岛冲浪,接受更高的挑战。

“冲浪(surfing)困难多了,也危险多了,是一种需要勇气的运动。滑出海的时候,面对浪就好像面对一块会随时吞掉你的墙,很刺激。”曾经到峇厘岛冲浪的钦福说。 关于浅冲板: 浅冲浪板(skimboard)约130公分长,不同尺寸,配合不同体重的玩者。制材不同,价格也不同,由150元起至800元。玻璃纤维的浅冲板较贵,也能玩出更多花样,木制(woody)的浅冲板最为便宜,不想让钱包受伤,还能自己DIY。这群浅冲者手中的冲浪板,不少还是自己亲手做的。

“我根据原庄的浅冲板,在木板上割出大致形状,磨滑后,再喷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同样也能玩,才花了约20元。”正在等待国民服役的Alfian说。他最擅长利用浅冲板在水中翻筋斗。

冲浪品牌对年轻人来说并非陌生,甚至是街头服饰的主要元素之一,Quiksilver、Mambo、OP等冲浪牌子,顾客都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对冲浪文化多数也停留在表面的服饰潮流方面,鲜少接触这项运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