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涧饮木食 |
释义 | 词义涧饮木食 1、字面意思:山中苦行者,喝的是山涧中水,吃的是山中野果。 【涧饮】山中之苦行者,饮用山涧中水,泛指野外山谷中的流水、泉水、雨水等。 【木食】(术语)山中之苦行者,绝五谷但食果实也。 2、引申义:形容隐逸之士远离世事,超凡脱俗。 词源《宋高僧传》卷三十载:“释元表。本三韩人也。……表赍经栖泊涧饮木食。……” 对佛家弟子而言,涧饮木食是在过午不食的基础上进行的。僧人中,长行涧饮木食者,大有人在。 卷九惟忠传:“独居禅寂,涧饮木食。” 日本江户时代,更有一大批“木食游行僧”。此类僧众,断除五谷,常食果实,巡行诸国,化导民众,又称木食僧、木食上人。此外,中国道家也有木食的传统。为求长生之术,避食由不纯之气所长成的谷类,而以果类为食,又称为辟谷。 应用举例1、师乃云.百丈以前.无住持事.惟是穴处岩居.涧饮木食.所以孤峯万仞.鸟道虗玄.碧落青霄.道人活计.好个太平气象.2、西天目山僧侣,在唐宋时代多流寓,大多垒石为室,结茅为庐,涧饮木食,苦志修行。 3、实彻,字大晓;崇明陈氏子。出家后,入终南山;住石洞中,涧饮木食数年。 相关词语1、草衣木食。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三:“ 梅圣俞如深山道人,草衣木食。王公大人见之,不觉屈膝。” 2、木食涧饮。 元 乃贤 《仙居县杜氏二真庙诗》:“脱声窜匿来孟溪 ,木食涧饮幽巖栖。” 《宋高僧传》卷八巨方(智封)传:“禁足十年,木食涧饮。” 3、野栖木食。 释法琳,“野栖木食于青溪等山。昼则承诲佛经,夜则吟览俗典。” 4、木食麻衣。 释法忍,“三十余年木食麻衣破衲而已,自得幽林无求外护,升粒若尽继以水果。终不驰求。或一食七日跏坐求志,曾于一夏费米三斗,必限自恣犹盈五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