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离 |
释义 | 1 汉语词语◎ 基本信息【词目】别离 【拼音】bié lí ㄅㄧㄝˊ ㄌㄧˊ 【英文】leave 【词性】动词 【结构】并列式 ◎ 词语解释【词义】 离别;分离。 【示例】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心知长别离。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商人重利轻别离。 唐· 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唐·聂夷中《劝酒》诗之二:“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清·孙枝蔚《将之屯留省五兄大宗留别宾贤羽吉舟次》诗:“昆弟非路人,焉敢久别离?” 郁达夫《孤独》:“最好的朋友,在暮秋草木凋谢的时候,要分东分西的别离,你看悲哀不悲哀呀!” 2 唐代陆龟蒙诗作◎ 基本信息【名称】《别离》 【年代】晚唐 【作者】陆龟蒙 【体裁】五言古诗 ◎ 作品原文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作品鉴赏这首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下笔挺拔刚健,调子高昂,一扫送别诗的老套,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性格的坚强刚毅,真有一种“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的气势,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彩笔浓墨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威武潇酒,胸怀开阔,风度不凡,气宇轩昂,仿佛是壮士奔赴战场前的杖剑壮别,充满着豪情。 颈联运用成语,描述大丈夫的人生观。“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致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以去患除毒,保全生命。作者在这里形象地体现出壮士为了事业的胜利和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颈联如此拓开,有力地烘托出尾联揭示的中心思想。“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尾联两句,总束前文,点明壮士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志向,为达此目的,甚至不惜“解腕”。那么,眼前的离别在他的心目中自然不算一回事了,根本不值得叹息。 此诗以议论为诗,由于诗中的议论充满感情色彩,“带情韵以行”,所以写得生动、鲜明、激昂、雄奇,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 作者简介陆龟蒙 (?—约881 )唐代文学家、农学家。字鲁望,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苏州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幼聪颖,善属文。举进士不第,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其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借物寄讽,托古讽今,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所著《耒耜经》是唐代末期记述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其诗工七言绝句。有宋叶茵辑《甫里先生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录存其诗十四卷。 3 现代冯至散文诗◎ 作品原文我们招一招手, 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 眼前忽然辽阔, 象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啊, 一次别离, 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 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 为了再见, 好象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象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 作者简介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昨日之歌》、《山水》等。他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由27首诗组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口语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其《十四行集》整体风采中所显示的庄重、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征候,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气力,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 背景知识《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固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劳”。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进(原创)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热(原创)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