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笔山书院 |
释义 | 基本简介笔山书院位于滇黔桂交界处的兴义市,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是贵州一块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在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兴义市的笔山书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摇篮,无数英杰从这里出发,后来分别登上贵州及至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教舞台。 兴义笔山书院,创办于清代乾隆(公元1730——1795年),由地方人士集资兴办,为科举时代讲授四书五经的场所。书院首先建于兴义老城西南隅水井坡山麓,院后峰林耸立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山”,“笔山书院”也因此而得名。院舍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清幽静雅;院前一个清澈的龙潭,宛如偌大一方砚台, 镶嵌于千倾田禾之间,为书院增添了文秀之气。兴义笔山书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册上,占有宝贵的一席。 历史沿革笔山书院 位于贵州兴义。清嘉庆十八年(1813)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建,由文武生童各捐钱1000文及邑人之捐助始成,以有笔架山得名。二十三年知县张梦骥购地拓宽。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徐鋐又增修学舍,规制完备。咸、同间毁于兵火。光绪十六年(1890)邑绅刘官礼倡修,规模扩大,有房舍21楹,长廊、鱼池、花厅、林园均备。制度益趋健全。购有经、史、子、集四部万余卷,又有乡人唐续宗、李映雪捐资刊刻朱子《小学》、《训蒙诗歌》、《史鉴节要》等存于其中。设山长1人,由地方礼聘,年俸银300-400两;月堂课2次,分题批阅。学生超等奖银1.2两,特等8钱,一等6钱,童生奖励减半。设斋长2人,由廪生中轮流选任,年得“友学谷”4石。二十四年雷廷珍主讲,教以经学、小学,广置时务书报及经、史、子、集供师生借阅,学风为之一变。三十年徐天叙主讲,着重经史,每月会各界人士举行讲演,风气大开。姚华、熊继光等具有新思想的著名学者也曾主讲其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高等小学堂。现为黔西南民族师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