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书名: The Fate of British and French Firms in China 丛书名: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平装: 19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00444214 条形码: 9787500444213 尺寸: 19.8 x 13.8 x 1 cm 重量: 381 g 作者简介作者:(以色列)谢艾伦(ShaiAron) 译者:张平 谢爱伦(Aron Shai),现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艾森伯格东亚事务专职教授,曾先后出任该校历史系与东亚学系主任。主要著作有:《东方战争的起源:英国、中国、日本1937-1939年》、《国际事务中的中国,1840-1990年》,《英国与中国1941-1947年:大英帝国的动力》。他还出版过两部历史小说《外人之子本·哈扎尔》及《昵称玛诺》。此外,他还曾兼任两家保险公司的总裁。 内容简介《被监押的帝国主义(英法在华企业的命运)》以1949至1954年为跨度,在英、法“后帝国的”衰退的背景之下,以中英、中法关系中的经济与商务因素为着眼点,介绍新成立初期政府当局对在华大企业的政策与处置。 媒体评论书评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像在华大企业的本地经理们那样的前帝国主义列强的非官方代表发现,他们自己处于严重的风险之中。其中某些人有过因当局对其公司的政策而被监禁的经历。在新政权下所遭遇的困境同时标志着在华活动的外国公司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中国处置外国企业的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确保大量收入来源和控制由外国公司在多年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巨额资产的愿望。 关于中国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政策,传统的解释是:这种政策包括通过征用点相反,本研究显示了这一类的做法几乎没有发生。更多的古领外国公司的事例只发生于一个非直接的、巧妙的和被延长了的过程之后。正是由于这一过程的独特性,及其相对漫长的过程,中国的新政权成功地达到了、甚至超越了他们的目标。 目录前言 中文版致谢词 导论 第一章 英国与中国,从帝国关系到正式平等化 第二章 英国的观点 第三章 中国的观点 第四章 寻求权宜之计 第五章 太古公司的关闭 第六章 法国企业的关闭:另一种情况? 第七章 非直接国有化及其后果 附录一 伦敦约翰·斯威尔父子公司(太古公司)从中国撤离 附录二 转让契约 附录三 麦加利银行总部,伦敦,38教区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