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丰十三马街书会
释义

§ 简介

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马街书会盛况 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 马街书会的起源与发展

马街村位于宝丰县南,距县城7.5公里。是号称八百里伏牛山东麓丘陵地带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

到过马街书会的人都知道,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全国各地的民间曲艺艺人,不用邀请,都会千里迢迢云集马街。他们在会上说书亮艺、以书会友、交流技艺、面对观众平等竞争,争当说书状元。远近的人们扶老携幼、乘车步行、投亲靠友,蜂涌而至。商贩摊点、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热闹非凡。书会绵延几百里,满山遍野简板颤动,丝弦声声。三天盛会艺人近千,观众以及逛会的老百姓多达数十万人次。马街书会特别是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市举办后,规模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盛况空前,马街书会更是名振全国,蜚声海内外。

一个平平凡凡名不见经传的小集镇,一个交通不便、经济并不发达的偏僻小山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轰动效益?为什么会对曲艺名流和民间艺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什么会受到历代老百姓的欢迎,历时七百多年至今而不衰?要真正了解和理解马街书会,必须追溯它悠久的历史,研究探讨它的起源和发展,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分析和现场的调查研究,概括为三种传说和一个根据。

1、传说很久以前,马街有个说唱大鼓书的老艺人叫马德平,收了很多弟子,他去世时正值农历正月十三,弟子们给他送葬,为了表示悼念,就围成一圈演唱。第二年祭日,弟子们来上坟又聚在一起。就这样年复一年,弟子带弟子代代相传,由纪念师尊而形成习俗,成了马街书会的起源。

2、马街地处丘陵地带,春冬之交常常干旱少雨,当地民众就到马街火神庙祈雨。因请不起大戏,就请来远近的说唱班。年年祈雨、年年热闹,久而久之约定成俗,马街书会也就由此而生。

3、马街一带地脊民贫,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正是农村青黄不接之时,各地民间说唱艺人为了度春荒,就在马街聚会演唱,好让远近村庄请走,以顾温饱得以生存,世代相沿,流传至今,马街会仍保留着这个风俗。

4、根据马街广严寺和火神庙的碑文记载“古刹大会起于元延祐年间,盛于明、清。”即公元一三一四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宝丰县志和宝丰大事记对此也有具体记载。例如: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三马街书会,会首司老八要求与会艺人每人捐香资一文,计得二千七百文,即到会2700名艺人,可见书会之盛况。

这三种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虽然无多少文字根据,仅为民间传说。但它与马街书会悠久的历史相呼相应,是曲艺艺术发展史的重要篇章。反映了马街书会在长期的沿革过程中,无数穷苦艺人的悲惨生活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 马街书会展望

四川的清音,京津的鼓书,苏杭的评弹,河南的坠子,福建的南音,广西的文场,广东的粤曲等等,每个曲种都有它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都产生过伟大的艺术家和优秀的唱腔、唱段及传世之作。马街书会虽然历史悠久,传说动人,却没有产生过举世闻名的曲艺艺术家的曲种,但,它却以自己独特的风姿站立在曲艺艺术大家庭中,因为它产生了古今闻名的文化市场——马街书会。以“曲艺之乡”的美名和热情迎接着全国曲艺界的朋友们,举办着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古老的马街书会正以青春的姿态,迎接着新世纪的到来。自1995年10月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平顶山成功举办以后,马街书会的规模和形式又有了新的变化和扩大,1997年到会的曲艺已达460棚,近二千艺人。“说书状元”的竞争更加激烈,说唱的技巧和内容从数量到质量上都大幅度的提高,音响设备,服装道具更加先进。而且,每年都邀请全国著名曲艺艺术家和说书状元们同台演出,组成精彩的“马街书会”文艺晚会,招待来自全国曲艺界的朋友和闻名而至的游客们。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已经成了马街和我县及平顶山市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平顶山市委和市政府正在积极筹备中国曲艺城(中国曲艺中心),以实际行动为繁荣曲艺事业,做出贡献。

曲艺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来自乡土,植根于乡土,像一朵带着独有乡土芬芳的鲜花,盛开在祖国的百花园中,马街书会就是这园中肥沃的泥土,鲜花扎根在这泥土里,必然是更鲜艳、更美丽,这就是花与根的生命意义。[1]

§ 魅力

正月十三是马街书会的正会。为了赶会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因路途遥远,从初八就开始赶往马街村。每逢正月十三,马街村东头的田野间如同一个大都市,到处是比肩接踵的人群。

凡到马街书会亮书的艺人大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会场上的火神庙里烧香朝拜,然后规规矩矩地为神说唱一段,希望能得到神的保佑,能把书尽快"写出去"。火神庙位于马街村东北侧,应河桥北端的田野间,此庙是沙河、汝河流域中众多火神庙的总庙。

在书会的艺人堆里,有名家大腕、高龄老人,也有四、五岁孩童。有三口之家组成的、也有几人联帮组成的说唱团,你拉,我唱,他演,配合十分默契。当然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他们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一个小扬声器,便自拉自唱起来;有的干脆将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土地上或是站在田间自娱自乐。

§ 节目

打擂

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出"书会状元"。"状元"都是唱得最好的,书价最高的,最受群众欢迎的艺人。这种民间的评选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马街书会无疑是众多艺人吹拉弹唱,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一种农民文化盛会。乐器种类之多,曲种曲目之繁杂,令人称奇。在这众多的曲种当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数"河南坠子"了。它的特点是说唱内容简捷明快,演技幽默传神,让听众听之易懂,过瘾。

马街书会每年亮出的曲艺种类比较多。"河南坠子"是书会当中的第一大曲种,到会艺人的80%要说唱它。它形成于20世纪初,有东路、西路、北路之分,因地域性差别而形成三种不同的演唱风格。其特点: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唱腔浑厚、淳朴、高亢、畅快。但近年来,由于电子乐器的迅速发展,使传统的曲种形态发生变异,且风格的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近年来,流动于马街书会上的曲种,除了"河南坠子"之外,还有: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评书、徐州琴书、道情、湖北渔鼓、凤阳花鼓、四川清音、山东快书、陕西快板、相声、小品等10多种。

乐器

在历届马街书会上都可看到一种极为普通的乐器,也就是河南坠子里说唱最常用的一种叫"简板"的乐器。该乐器宽3厘米,长30-40厘米,一般用梨木、红檀木制作,音色微颤清脆。(艺人在说唱时手中打节拍所用)。

还有一种艺人们自制的土乐器,艺人在打简板说唱时,一边拉板胡,一边用腿上绑着的可拉动的木锤,击打木鱼似的木管,随着说唱内容,感情的变化,艺人可用脚牵动木锤可快可慢地进行敲击。这一独特的演唱形式,简直就像一个小说唱团。

当然,书会上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乐器。比如,艺人自制的说不上名称的大小古琴,一种是坐立弹拨式的古琴,一种是架在肩上用弓子拉的古琴,音色古朴、浑厚,据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还有的艺人别出心裁,在用唢呐演奏乐曲时,巧妙地用一个小铁碗,在喇叭口来回移动。有时加篾子,使吹出来的乐曲似人与人之间对话,生活气息十分浓郁,富有人情味。

亮书和写书

艺人在书会上说唱为"亮书",邀请艺人说唱为"写书"。"亮书"是指艺人们在浩瀚的书会会场上摆阵对歌,以展示自己吹拉弹唱的技能。而"写书"一词并非指著书立传,它是随着中原民间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一种文化交流现象。在乡下如果家里"过事",就来到书会上选择说书人,他们以质论价,即通过对演唱者水平的评估,选择自认为好的,便私下与说书人商议书价,或找经纪人在袖筒里比划价格,说定后就留下日子,请说书人家中演唱。书价一般是根据上年收成的好坏和艺人说唱水平的高低而定。小则一棚百十元,多则一棚几千元(一个说书摊为一棚)。有时,一个村竟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形成了对台戏局面。

在热闹非凡的书会上,观众除了看热闹,还要像相亲一样地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家中痛痛快快的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致富后还愿的,有盖新房图吉利的,有娶媳妇助兴的,总觉得这样办才会更隆重些、体面些。

§ 现状

曲艺作为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也面临着艺人越来越少,技艺无人继承的危机。宝丰马街书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马街书会,俗谓“十三马街会”,是全国民间曲艺艺人的盛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在宝丰县城南10华里以外的马街村举行。这天,来自河南各地及山东、河北、安徽、湖北、四川、江苏、陕西、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成百上千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集马街。正月十三一大早,各地艺人都从四面八方来到了会场。他们一二结伴,三五为组,在河坡处、山岗上、麦地里、小路旁摆下阵式,扎起摊子,打起简板,拉起琴弦,这就开始了说唱。再看赶书会的群众,一个个扶老携幼,拖家带口,顶着仍有几分凛冽的寒风,沿着乡间公路和村边小道潮水一般向马街涌来。不上半天功夫,马街的街里街外、坡上坡下、庙前庙后,到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说的、唱的、听的、看的、游的、逛的,好不热闹。

外省外地的艺人来赶会,多是要提前几天动身的。虽然是千里迢迢,但他们从来不用担心,多少年来,只要在正月十三这天来到马街,就一定能赶上书会。不说丽日融融,就是遇到了雨雪风天, 书场照样红火。人们打着雨伞,穿着胶鞋,踩着泥泞乡道、乐呵呵地照说、照看,兴致丝毫不减。艺人在会上说唱,是为“亮书”; 约艺人说唱,则称为“写书”。在正月十三这天,附近很多县区的农民除了赶书会看热闹外,还要办的一件大事儿,就是在会上“写书”——像相亲一样,把中意的艺人请回去痛痛快快地说唱几天。他们当中,有的想庆贺丰收,助助兴;有的是修房盖屋,图个吉利;有的要娶媳嫁女,觉得这样的大事应该办得隆重些。这样“写”台说书戏,花钱不多,事儿办得挺美,在村里老少爷们中也很体面。当他们在艺人中相中了自己最满意的之后,便开始商议书价。书价一般是以上年的收成好坏和艺人的水平高低来定的,少则一棚百十元、几百元,多则七八百元,最高也有上千元、几千元的。双方谈妥了书价,艺人就收起摊子随写书者而去,这就算是“写出去了”。如果在这一天没有被写出去,第二天——是正月十四到十六的马街元宵灯会上也会被请走的,最终皆大欢喜。在书会上“写书”, 有时一个村能写回去十几棚,这样只好就街说唱,一摊挨一摊,争相亮“绝活”, 形成了唱“对台戏”的局面,场面好不热闹。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马街书会的辉煌时期,据宝丰县文化局每年的到会艺人登记表显示:1996年到会610摊1800名艺人;但是到了2005年,到会仅有82摊,不足500人,近年来,马街书会参会艺人更是越来越少,参会艺人的平均年龄却越来越大,大部分艺人因生活困难纷纷改行,年轻艺人鲜有出现,曲艺市场逐渐萎。[6]

§ 价值

已被列入"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之一的马街书会是在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国农村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自发形成的文化盛会,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

作为具有鲜明特点的民间曲艺交流交易场所和文化空间,马街书会的突出特点在于:

1、规模大,居全国之冠;

2、历史久,源远流长;

3、说书"写书"(与艺人约定说书合同),形式独特;

4、内涵丰富,影响力大;5、以书会友,艺乡情深。

马街书会为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切磋技艺的场所。每年书会期间,来自各地的曲艺艺人满怀虔诚前来"亮书"(展示说书艺术),以天当幕,以地为台,说、拉、弹、唱,以艺会友,代代相传。观众动辄十万人以上,影响辐射周边数百公里。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抢救措施及未来

在马街书会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河南省政府启动"河南省濒危民俗文化抢救工程"对马街书会进行抢救性保护,如扩大会期,引入竞拍机制,最大限度的保证艺人利益等,使得一度萎缩的书会重现盛况,2009年度书会艺人达1000多,书棚达180多棚,听书人次达20多万人次,基本重现历史最盛时期。

相信马街书会在得力有效措施的保护下继续发展壮大,再迈上新的台阶。[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