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晋陵公主 |
释义 | 晋陵公主(?—432),东晋人,晋孝武帝司马曜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谢混。 回到绝世美男身边——晋陵公主 晋孝武帝女晋陵公主简介晋陵公主(?—432),东晋人,晋孝武帝司马曜女,母不详。公主下嫁谢混。 回到绝世美男身边——晋陵公主 禁脔的由来一旦被钦定为驸马,就等于在额头上盖了图章——皇家专有,外人勿近。这有个说法叫“禁脔”。“脔”就是大肥肉,旁人即使看着眼馋,也不能动一动——禁止接近,禁止触摸,禁止下手,禁止尝鲜。 这个图章,最早是扣在谢混这块英俊的大肥肉身上的。 晋陵公主一成年,东晋的孝武帝就张罗着给她找丈夫。他指派王珣主管选婿工作,而且提出标准说:“比着刘真长、王献之(这二人都是驸马)就可以了。不要比着王敦和桓温(这二人也是驸马)。后面两人一旦得势,就要干预别人家(就是指皇家)的事情。” 标准其实挺明确的。王、桓二人是武将,而刘、王二人是文人,出身士族门阀家庭,高门高士。晋代十分重视门第,其实选择范围并不大,只要够资格,尽管向王谢两家去求亲。好比现代人的消费,只要钱够,当然要买名牌。 谢混是谢家公子,跟东晋的名人谢玄、谢安、谢道蕴、谢灵运是一个大家族的。谢公子从小就生得美貌,长大更添潇洒的风度——谢家无丑人嘛!东晋的人交谈起来,如果谁说“没有见过谢混”,那其他人就会说“你白生活在东晋了”。谢混善写风景诗,说起来,“清华大学”的校名还是是出自他的诗句——“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王珣选啊挑啊比较啊挠破脑壳啊——其实也不必假装挑得很辛苦,最好的驸马人选,当然是谢混了。他进宫报告选婿的结果:“谢混虽然不如刘真长,但是绝对不会比王献之差。”王珣是王献之的堂弟,他肯抬高外人,把谢混说得比堂哥还好,可见谢混是真好。 皇帝很高兴地说:“可以了可以了,很满意很满意。” “刷”的一下,谢混的名字被盖上了皇章——名草有主!只等着择下好日子,就办喜事。 可是,晋陵公主还未正式出嫁,她爹晋孝武帝就出事死啦!孝武帝酗酒,一年到头没有几天是清醒的。有一天他醉酒,往床上倒的时候吐了张贵人一身。张贵人一边收拾一边露出不悦之色,皇帝看见了就醉醺醺地说:“你瞧你,三十岁了,人老珠黄了,也该把你废了!老女人一个,还敢嘟嘟囔囔,还想不想活了?”张贵妃越想越气,心想这头恶心的猪,喝了睡睡了喝,还不如弄死他算了!张贵人叫来宫女,宫女对皇帝也很厌恶,于是女人们合伙用被子把皇帝闷死了。孝武帝死时才三十五岁,他的孩子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十六七岁吧。 晋陵公主的婚事就此搁了下来。谢混似乎又成了无主之人,因此又有不少人试探着要他做女婿。有个叫袁山松的官,平时行为不羁,游山玩水的时候最爱唱挽歌。他很欣赏谢混,跟谢混也比较熟,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谢混。 媒人王珣可不干了,对袁山松说:“你别打‘禁脔’的主意!” 现在该解释“禁脔”的确切意思了。这本是个典故。东晋建立初期,物质匮乏,达官贵人也难吃到肉。而晋元帝特别爱吃猪脖子肉,官员们如果杀了猪,都不敢吃猪脖子肉,得割下来送给晋元帝吃。这块肉就叫“禁脔”。所以后来,“禁脔”也被用作比喻已经有主的很抢手的东西,别人不得染指。 凡吃过猪肉的人都会纳闷,猪脖子肉不是软兮兮的、很难吃的吗?要说猪身上最难吃最不值钱的,就数这个部位了。其实,那不是一大截猪脖子啦。猪脖子上有四层肉,其中有一层肉很韧、很有嚼劲。一头大肥猪身上,顶多有八两这种“猪颈肉”。皇帝当然要吃最好吃的啦,怎么会吃最难吃的呢?爱吃的苏轼先生,曾经写过“猪颈肉”的口感:“尝项上之一脔,如嚼霜前之两螯。”越嚼越有味,跟吃蟹螯差不多。现在广东菜馆里还有“炭烧猪颈肉”这道菜。 王珣跟谢混、袁山松一伙人很熟。他对袁山松讲的话,半是玩笑,半是警告,或者说是貌似玩笑的警告。 嫁给了美男子晋陵公主守孝三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地等来婚礼,嫁给了美男子谢混。 过了一些年,东晋越来越接近崩溃,先是桓玄废帝篡权,然后刘裕征讨桓玄,后来刘裕和刘毅争强,最后刘裕赢了,搞了个“禅让”仪式,建立宋。此后东晋正式灭亡,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谢混是刘毅的心腹,刘毅事败后被杀,谢混也被赐死。 谢混死后,晋陵公主的名号被夺,被贬为“东乡君”。刘裕*她改嫁给琅琊的王练。晋陵公主与谢混已做了三十多年夫妻,而且还有两个女儿,她说什么也不愿改嫁。就算谢混死了,她还可以守着谢混的家业,在熟悉的地方怀念熟悉的他,也可以死后跟他同葬。她执意留下来,怎么都不肯上路。但最终她还是拗不过刘裕的诏书,不得不在已经进入怀旧年龄和充满怀旧心理的时候,去做了另一个人的太太。 第二任丈夫再说说公主的第二任丈夫王练。琅琊王家也是名门望族,跟谢家齐名。王羲之、王献之都是琅琊王家的——王家也无丑人哩!王练在朝廷里做侍中,是个聪明到极点的人。他的特长是外语,据说一岁多刚会说话,就听得懂胡人的语言。长大后,他特别喜欢接近外国人(现在应该算“外族人”),他的“外国朋友”比汉族朋友还要多。他精通好几门“外语”,而且还认得外国东西,就是鉴赏外国宝物啦。随便看一看,他就能说出东晋人连名字都不晓得的“外国东西”在哪儿出产、有什么特点、价值几何。传说他是胡人和尚投胎的,那是鬼话。他是个极具语言天赋和外交能力的人,所以他爹给他起个大名叫“练”,就是说他一生下来就历练很多,阅历丰富。 就是这个出色的王练,也不能抵消晋陵公主对前夫谢混的思念。谢混太精彩了,没有人能够代替。她说:“嫁过谢混,再看其他人,都是丑八怪!” 晋陵公主改嫁后,惟一的愿望和不懈的请求,就是回到谢家。在她老病将死的时候,刘裕终于同意她回到谢家。 晋陵公主惊奇地看到,谢家经历了多年离乱之后,房屋如新,粮仓满满,土地比过去谢混在的时候还要多。家僮仆人一千多人,无人逃散,全都安守在谢家,兢兢业业。这一切都是谢混的侄儿谢弘微代为管理经营的。谢家上下和亲戚都来跟晋陵公主见面,还当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大家说着这些年的变化,又喜又悲,流下泪来。谢弘微拿来账簿给晋陵公主过目,一文钱一尺帛都记录得详详细细,好像一直在等着她回来的这一天。 回到谢家晋陵公主回到谢家的那年就去世了。谢弘微(算谢混和晋陵公主的义子)打开谢混的墓穴,将二人合葬。晋陵公主在九泉之下应该十分满足,跟风华绝代的美男子夫妻一场,哪怕一日,也胜过百年吧,更不要说来世还可以再续前缘。 再掉头说回东晋灭亡、刘宋建立的那天。在封禅台上,刘裕的谋臣谢晦遗憾地说:“今天这个改朝换代的重要日子,美中不足啊!如果是由谢混拿着玉玺和绶带(相当于做主持人),那该多好啊!(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 是刘裕杀了谢混,这是政治上的不得已。如果仅从自然人的角度考虑,刘裕倒很愿意谢混活着。刘裕叹气道:“我也很遗憾啊!谢混死了,以后的年轻人再也欣赏不到他的风姿了!(吾甚恨之,使后生不得见其风流。)” 对前引尚爱兰《中国公主》原文之校正以上所引,首见于尚爱兰《中国公主》中东晋晋陵公主卷。然而,依照有关史料,该说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脱之处。谢混吧特别附录正史,予以参照。 1. 可怜的晋陵不但没人庇护,削去公主封号,赐“东乡君”。 ——这个就是原帖作者煽情煽过头了。当时的惯例:改朝换代时,郡公主降号县君,县公主降号乡君。【郡公主一般是长公主级别了……】很可能晋陵公主是晋陵县公主而不是晋陵郡公主。而东乡正在晋陵县。所以,是符合程序和惯例的就地降封,没有加重报复。在改嫁王练时,她还是晋陵公主。刘裕登基后才降号。《宋书·谢弘微传》: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 2. 她说:“嫁过谢混,再看谁都是丑八怪啊!” ——请说清楚这句话是哪个典故出来的……我没看见过…… 3. 晋陵公主与谢混已做了三十多年夫妻,而且还有两个女儿…… ——对不起,谢混没那么老。《宋书·王弘传》载谢混和王弘是发小,王弘379年生。谢灵运385年生要尊谢混一声阿叔。而谢混挂掉的那一年,是义熙八年(412)年。三十多年夫妻?除非指腹为婚的。 晋陵和谢混只有两个女儿,主要在于这俩人的命实在太衰。太元二十一年开始,晋陵守丧三年(案:实为二十五个月)。隆安三年完婚是最快的计划。隆安四年谢琰战殁,谢混守丧三年(案:实为二十七个月)。终丧正赶上桓玄篡位,闹过了就是义熙年号,谢混只剩八年不到。不要夸张谢混和公主的相处时间,驸马是个诗人,他重精神胜过身体的交流。 【守丧之制,见《宋书·王准之传》:“郑玄注《礼》,三年之丧,二十七月而吉,古今学者多谓得礼之宜。晋初用(东海)王肃议,祥禫共月,故二十五月而除,遂以为制。江左以来,唯晋朝施用;缙绅之士,多遵玄义。”】 4. 晋陵公主改嫁后,……在她老病将死的时候,刘裕终于同意她回到谢家。 ——《晋书·安帝纪》:义熙八年九月己卯,太尉刘裕害右将军兖州刺史刘籓、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宋书·谢弘微传》: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以混得罪前代,东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由此,晋陵公主回归谢氏,应该是刘裕的永初元年到永初二年间。但,注意下一条,不是老病将死哦。 5. 晋陵公主回到谢家的那年就去世了。 ——同样是《宋书·谢弘微传》的记载:(元嘉)九年,东乡君薨。 这都回去几多年后了是说……十三年…… 相关史料1《晋书·谢安传附谢混传》(列传第四十九) 初,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谓王珣曰:“主婿但如刘真长、王子敬便足。如王处仲、桓元子诚可,才小富贵,便豫人家事。”珣对曰:“谢混虽不及真长,不减子敬。”帝曰:“如此便足。”未几,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 2.《宋书·谢弘微传》(列传第十八) 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改适琅邪王练,公主虽执意不行,而诏其与谢氏离绝,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混仍世宰辅,一门两封,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唯有二女,年数岁。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迁通直郎。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以混得罪前代,东乡君节义可嘉,听还谢氏。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东乡君叹曰:「仆射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仆射为不亡矣。」中外姻亲,道俗义旧,见东乡之归者,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又会稽、吴兴、琅邪诸处,太傅、司空琰时事业,奴僮犹有数百人。公私咸谓室内资财,宜归二女,田宅僮仆,应属弘微。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东乡君葬,混墓开,弘微牵疾临赴,病遂甚。十年,卒,时年四十二。 唐穆宗女晋陵公主简介金堂公主(?—?),唐穆宗李恒女,母不详。始封晋陵公主,下嫁郭仲恭。郭仲恭是郭子仪的曾孙,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孙子,父亲郭钊的妻子沈氏虽不是公主,但也是唐代宗女长林公主的女儿。其兄郭仲词娶了唐穆宗另一个女儿饶阳公主为妻。公主和他的结合是典型的政治婚姻。公主逝世于唐僖宗乾符(874年—879年)年间。 相关史料《新唐书列传第八》 ..... 延安公主,下嫁窦浣。 金堂公主,始封晋陵(晋陵公主)。下嫁郭仲恭。薨乾符时。 清源公主,薨太和时。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