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辅公祏
释义

辅公祏(?----624)隋末、唐初江南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齐郡临济(山东济阳东章丘西北)人。与杜伏威一起率领江淮农民起义军转战南北,打击了隋、唐王朝。杜伏威投降后,他坚持斗争,建国,称帝,成为唐初农民战争中众望所归的、最后一位有影响的起义领袖。

人物生平

起义反隋

辅公祏少年时,与杜伏威交谊很深,常共率乡里伙伴劫富自给或接济贫苦人。隋大业九年(613年)前后,山东、河北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农民战争,有识之士纷纷起义,辅公祏和杜伏威也深为所动。同年十二月,辅公祏与杜伏威率起义队伍反上长白山(今章丘县境),与左才相起义军会合。不久,由于得不到信任,二人又率部反出,于次年十二月进入淮北。其后不久,辅公祏奉杜伏威之命到下邳(今江苏邳县),劝说在这一带活动的苗海潮农民起义军合力抗隋,使江淮农民起义军的队伍进一步壮大。这次谈判成功后,辅公祏在起义队伍中的威望日隆。由于他与杜伏威是好友,又年长,杜伏威常以兄称之,起义军中也呼其为“伯”,对其敬畏程度不下于杜伏威。慢慢地,杜伏威心中便有了介蒂。为了削其威势,杜伏威在与苗海潮合军后,就以自己的养子阚稜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而推辅公祏为仆射,名为尊崇,实际上驾空了他。从此,辅公祏与杜伏威之间有了裂痕。

建立政权

大业十七年(617年),辅公祏、杜伏威率军打败了隋将陈棱八千精兵的讨伐,破高邮,下历阳(安徽和县),建立农民革命政权。杜伏威自称大总管,任命辅公祏为长史。唐武德三年(620年),杜、辅农民起义军渡过长江。十二月,杜伏威命辅公祏率精兵数千与另一农民军李子通部激战。李子通兵多将广,十倍于辅公祏,战斗十分艰难。这使辅公祏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他精选勇壮军卒千余人,各执长刀,为先锋;又命千余人殿后,并严令:“有退却者斩!”安排完毕,他下令冲击,自带其余将士从两翼迂回拼杀,李子通大败,逃往京口。这一仗,使杜、辅起义军得以顺利占据丹阳(今南京),并在这里建立吴国。武德二年(619年),杜伏威率部降唐,辅公祏被夺去兵权,唐高祖委任他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但辅公祏人降心不降,他依旧领兵在外,与左游仙共谋伺机起事。

再次起义

杜伏威降唐后,中原的农民起义军相继失败,全国农民战争接近尾声,辅公祏对此十分焦虑。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被召居唐都长安。临行前,他对辅公祏和王雄诞说:“我到长安,若有官职,你们也可同去,否则,便不要放下武器。”又单独告诫王雄诞,要他监督辅公祏。那时,杜伏威已隐约感到,他走后,辅公祏必反。杜伏威赴京,长期没有音讯。辅公祏便借王雄诞卧病之机,假托杜伏威来信让举事,于武德六年(623年),杀掉王雄诞,发动第二次起义。很快,辅公祏便在丹阳称帝,国号宋,年号天明,聚众十余万,设置政权机构和文武百官,任协同他起事的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镇守会稽(浙江绍兴);以江州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善安为西南道大行台,联合起来共同反唐。他增修军械,储备粮食。在准备充分后,一方面,派大将徐绍宗攻海州,陈正通攻寿阳;另一方面,派张善安出兵北伐,扼制长江中游。使几近沉寂的隋末、唐初农民战争,又出现了兴旺的苗头。

兵败被杀

但是,这时唐高祖李渊定鼎关中毕竟已七年有余,国内政治局势渐趋稳定,唐王朝的军事力量也日益强大,这些,对辅公祏起义军都是十分不利的。武德七年(624年)十二月,唐高祖派赵郡王李孝恭率舟师进江州(江西九江市),岭南大使李靖岭南诸军向宣州(安徽宣城),怀州总管黄君汉自谯、亳(安徽亳州),齐州总管李世绩出准、泗,围剿辅公祏。辅公祏以舟师三万驻屯博望山(安徽当涂县西南江畔);以步骑三万驻屯青林山(当涂县东南);并以铁锁断江路,筑城,结垒以拒唐军。但粮道被断,辅公祏连战连败,对方复以老弱诱战,他弃城出走,最后只与数十人逃至武康(浙江德清县西)不幸被俘,由乡民执送丹阳斩首。

历史评价

辅公祏起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但是,在长期战争之后,社会生产急待恢复,经济的发展,刻不容缓。所以人心思安,希望能有安定的环境。正因为这样,辅公祏起义就不能像王薄起义那样,点燃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因此,它不能像隋末农民起义那样,迅猛异常,势不可当,而是很快失败了。由此可见,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不能超出他所处的时代所允可的范围。

史籍记载

新唐书

《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

辅公祏,齐州临济人。隋季与乡人杜伏威为盗,转掠淮南。伏威兵浸盛,自号总管,以公祏为长史。贼李子通据江都,伏威使公祏以精卒数千度江击之。子通拒战,众十倍,锐甚。公祏选甲士千人,操长刀居前,别以千人随之,令曰:“却者斩!”公祏以众殿。俄而子通方阵而进,长刀千人皆决死斗,公祏纵左右翼搏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伏威既遣使归国,武德二年,诏授公祏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

初,伏威与公祏少相爱,又兄事之,故军中呼辅伯,尊礼略等。伏威稍忌之,乃署养子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推公祏为仆射,阴解其柄。公祏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左游仙伪学辟谷以自晦。

六年,伏威入朝,留公祏居守,复令雄诞握兵副之,阴诫曰:“吾至京不失职,无容公祏为变。”后左游仙说公祏反,会雄诞以疾卧家,公祏夺其兵,绐言伏威移书令举事。八月,遂僭位,国称宋,即陈故宫都之;杀王雄诞,署百官,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增修器械,转廪食,遣将徐绍宗侵海州,陈正通寇寿阳。诏越郡王孝恭趋九江,岭南大使李靖下宣城,怀州总管黄君汉出谯,齐州总管李世勣繇淮、泗讨之。孝恭取芜湖,下梁山三镇。河南安抚大使任瑰拔扬子城,降伪将龙龛,遂据扬州。公祏复遣将冯惠亮、陈当世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青州山以拒战,孝恭率诸将破之,惠亮、正通走,李靖蹑追百余里,众悉溃,正通等以五百骑奔丹阳。公祏惧,弃城奔左游仙于会稽,兵尚数万。夜至毘陵,能从者裁五百。伪将吴骚、孙安谋执之,公祏弃妻子斩关遁,与腹心士数十抵武康,野人执送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击李子通,始公祏佐伏威起据江东,距公祏死,凡十三年。

旧唐书

《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

辅公祏,齐州临济人。隋末,从杜伏威为群盗。初,伏威自称总管,以公祏为长史。李子通之败沈法兴也,伏威使公祏以精卒数千渡江讨之。子通率众数万以拒公祏,兵锋甚锐。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自领余众,复居其后。俄而子通方阵而前,公祏所遣千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公祏寻与伏威遣使归国,拜为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初,伏威与公祏少相爱狎,公祏年长,伏威每兄事之,军中咸呼为伯,畏敬与伏威等。伏威潜忌之,为署其养子阚棱为左将军,王雄诞为右将军,推公祏为仆射,外示尊崇,而阴夺其兵权。公祏知其意,怏怏不平,乃与故人左游仙伪学道辟谷以远其事。武德五年,伏威将入朝,留公祏居守,复令雄诞典兵以副公祏,阴谓曰:“吾入京,若不失职,无令公祏为变。”其后左游仙乃说公祏令反。会雄诞属疾于家,公祏夺其兵,诈言伏威不得还江南,贻书令其起兵。因僭即伪位,自称宋国,于陈故都筑宫以居焉。署置百官,以左游仙为兵部尚书、东南道大使、越州总管。大修兵甲,转漕粮馈。时吴兴贼帅沈法兴据毗陵,公祏击破之。又遣其将冯惠亮屯于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屯于青林山以拒官军。高祖命赵郡王孝恭率诸将奋击,大破之。绍宗、正通以五骑奔于丹阳。公祏惧而遁走,欲就左游仙于会稽,至武康,为野人所执,送于丹阳,孝恭斩之,传首京师。公祏与伏威同起,至灭凡十三载,江东悉平。初,伏威养壮士三十余人为假子,分领兵马,唯阚棱、王雄诞知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