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褶孔栓菌 |
释义 | 中文名称: 褶孔栓菌拉丁学名: 同物异名: 俗名别名: 偏肿栓菌 。 型态描述: 子实体无柄,基部宽或狭缩,半圆形或扁平,呈覆瓦 状或左右相连,3-10(14)× 5-15(25)厘米,厚1-2(4)厘米,木栓质,浅瓦灰色至 深肉桂色,表面有宽棱纹及细绒毛,渐变光滑;边缘薄而 锐或厚而钝,常呈波浪状。菌肉厚0.5-1.2(2.5)厘米, 白色至蛋壳色。菌管同色,长0.3-0.8(1.5)厘米,管壁 厚,完整;管口长方形,辐射状排列,后侧呈迷路状或部 分呈褶状。孢子无色,光滑,圆柱形,基部有一歪尖, 4-6×2-3微米。菌丝无色,分枝,有横隔,粗3-7.5微米 。 生态习性: 生倒木上。 产地: 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浙江、江西 、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甘肃、青海、四川、 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价值: 子实体热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小 白鼠肉瘤180抑制率49%[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