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秦 |
释义 | 1 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随着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开通,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而罗马正位于贸易路线上的终点,当时的中国把它命名为“大秦”。《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古时中国似乎从未直接到达罗马,最接近的大概是生于东汉时期的班超与甘英。班超于公元97年率领70,000士兵到达里海,并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而甘英最远亦只能到达黑海沿岸。 ◎ 文献记载以下为《后汉书·西域传》有关“大秦”的记载: “大秦国一名广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塈之。有松柏诸木百草。” 《后汉书·西域传》亦记载了当时罗马的政治、风貌及特产: “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布。” 《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 条支国,在安息西,去代二万九千四百里。 大秦国,一名黎轩,都安都城,从条支西渡海曲一万里,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犹渤海也,而东西与渤海相望,盖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两海之间。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谋国事及四方有不决者,则四城之臣,集议王所,王自听之,然后施行。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冤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令其举贤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其土宜五谷、桑、麻,人务蚕、田。多璆琳、琅玕、神龟、白马朱鬛、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 大秦西海水之西有河,河西南流。河西有南北山,山西有赤水,西有白玉山,玉山西有西王母山,玉为堂室云。从安息西界循海曲,亦至大秦,回万余里。于彼国观日月星辰,无异中国,而前史云:条支西行百里,日入处,失之远矣。 大秦之秦朝 ”chinees“俚语:chinee中国人。以“大秦”一词代表罗马的习惯直至16世纪末仍然存在,例如在《三才图会》中的一幅地图上亦可看见“大秦”这一地方。 ◎ 地理位置自从张骞走进西域,商贾们也开始远出中东、近东,3 世纪成书的《魏略》率先记载了一个“大秦国”,其云:“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大秦所临的“西海”如此辽阔和奇幻,就有许多学者说“大秦是罗马”了。究其实,西海是西域诸国正西的里海,因此大秦国应该是在南高加索一带。 2 秦末战争游戏《大秦》将为玩家呈现出一副宏伟的秦末战争蓝图,用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用今人理智的思维来重新定位秦始皇帝,以出人意料的剧情发展,指引玩家探索不一样的《大秦》。使玩家充分体会儒家的仁和礼仪,法家的严明正气,道家的修身治国,墨家的非攻兼爱,以及兵家的谋略善战。五大主要门派各成一绝,将不同的文化思想贯穿在游戏当中,使玩家在游戏之余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玩家还可以用《大秦》系统内设置的中国特有的五行学说来驾驭游戏角色的成长,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在游戏里的每一个角落,让你彻底感受一回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在《大秦》里,那些恢弘的攻城战,丰富的副本游戏,让喜爱谋略战争的玩家可以体验到绝对非一般的畅快淋漓。你可以化身为兵家勇将,与韩信在战场上一展谋略抱负,也可以化身为法家弟子,同李斯一道用严明的法律来治理国家;还可以化身为大儒的智者,在《大秦》的广阔天地下,用仁义礼来兴邦安国,又或者于沙场之外,去真实体会一下项羽,虞姬曾经感天动地的爱情,这些所有的想法,你都可以在《大秦》里实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