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人间万象话平衡 |
释义 | 作 者:葛楚英 著出 版 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1 版 次:1 页 数:246 字 数:210000 印刷时间:2010-10-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216065238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无聊”是怎么回事;用人性改造生物性(兽性)……本书是葛楚英教授继他的第一本研究平衡规律的书——《平衡—人类生存之路》出版后的又一专著。建议心态不平衡者以及心态太平衡者都去读一读。 作者简介葛楚英,湖北通城人,1925年生。湖北孝感学院教授,原中文系主任,学报主编。论著有《三国演义与人才学》、《目注此处,手写彼处——金圣叹之艺术神经论》、《三国志中的赤壁及其他》等。 目录前言 一、总论:平衡生万象 (一)人类搞平衡的七个基本项目 (二)七项生万象 1.由七项直接产生的本生之象 2.由七项间接产生的派生之象 二、主论:人类平衡史的回顾与展望 (一)人类在平衡规律的引导下,求生存,求发展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类生态平衡 (1)职业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管理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道德型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顺其自然——人类按平衡规律办事的主要形式 (1)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形式之一,享受自然,爱护自然 (2)各就各位:顺其自然的形式之二,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水乳交融:顺其自然的形式之三,融会互补,合作创新 (4)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形式之四,势从外来,导以为用 (5)循序渐进:顺其自然的形式之五,一步一步,演绎人生 (6)相反相成:顺其自然的形式之六,矛盾统一,制约共存 3.路见不平一声吼——社会平衡的力量 (1)吼声显示力量 (2)“总是要翻过来的”是不可颠覆的平衡规律 (3)对社会平衡要充满信心 (二)人类在四大失衡现象的困扰申,探索向前 1.谋取财利的失衡现象,叫“唯利是图” (1)唯利是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巧取豪夺,今后的走向是以巧取为主 (2)“巧取豪夺”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较量的长期性 2.使用权力的失衡现象,叫“官大一级压死人” (1)权力的基本概念就是“说了算” (2)“一把手说了算”现象 (3)权力网的可怕 (4)如何有效制止权力使用失衡 3.追求性爱的失衡现象,叫“色胆包天” (1)追求性爱,实乃天赋,即所谓“生物性” (2)人类追求性爱的三个历史阶段 (3)追求性爱失衡的种种危害 (4)性爱平衡的社会能否实现 4.心态激变的失衡现象,叫“一怒之下” (1)“一怒之下”释义 (2)“一怒之下”就是冲动搞平衡,也叫本能搞平衡 (3)切记“明白一个道理,救千万人性命” 三、附论:有关社会平衡的若干问题 (一)专题研究:心理平衡 1.你的心态就是你的主人 2.心理平衡是天上掉馅儿饼吗 3.对心理平衡与心理不平衡的深层认识 (1)什么是心理平衡 (2)什么是心理不平衡 (3)怎样才能做到心理平衡 (二)疑难辨析:无聊、喜新厌旧、尊严 1.“无聊”是怎么回事 (1)“无聊”就是精神空虚,心灵无所寄托 (2)化解“无聊”的正面与负面行动 2.“喜新厌旧”是好事还是坏事 (1)“喜新厌旧”是平衡心态的要求 (2)应该提倡积极的“喜新厌旧” 3.人们到底要什么尊严 (1)人格的尊严 (2)地位和身份的尊严 (3)尊严的变质 (4)保卫人格尊严是社会平衡的重要内容 4.“宽容”有“度”吗 (1)宽容是平衡术,也是儒术 (2)宽容有度,有的宽容为导善,有的宽容为纵恶 5.“庸人”为什么“自扰” (1)“庸人”的含义 (2)“庸人自扰”的种种现象 (3)“庸人自扰”是平衡规律的报复 6.“底线”为什么成了今天的频用词 (1)“底线”成频用词就是“平衡点”守不住退守“底线” (2)“底线”能守得住吗: 7.“摆平”真的能“平”吗 (1)“摆平”就是“搞掂” (2)“摆平”是平衡术的大误区 (3)“摆平”之风如何铲除 8.生活中的“过度”为什么如此之多 (1)“过度”行为在生活中极为普遍 (2)“过度”行为多的种种原因 (三)学术探源:平衡,文学之魂;平衡,哲学之根 1.平衡,文学之魂 (1)诗歌如何反映社会平衡规律 (2)小说如何反映社会平衡规律 (3)戏剧、影视作品如何反映社会平衡规律 (4)中国文学现状堪忧 2.平衡,哲学之根 (1)前代哲学无不从不同角度研究平衡规律 (2)现代哲学更显著地研究平衡规律 四、结论:漫漫平衡路 (一)用人性改造生物性(兽性) (二)人类生存,要竞争,更要互助 (三)“一强控制世界”终将走向“对话融合世界”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