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迈克尔·康奈利 |
释义 | 简介举世最杰出的推理小说作家 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1957年生于美国费城,在佛罗里达大学主修新闻学,毕业后在多家报纸当过记者,曾入围1986年普利策新闻奖。 成名历史自1992年凭借《黑色回声》获得爱伦·坡奖最佳处女作奖后,康奈利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创作了以“哈里·博斯”主角的侦探小说十余部及其他几部非本系列小说等,每一部叫好又叫座,不仅销量奇佳,被改编为多部电影,而且还荣获爱伦·坡奖、安东尼奖,尼罗·伍尔芙奖、夏姆斯奖、马耳他之鹰奖等各大推理小说奖项。 作品1994年迈克尔·康奈利得到了一个对他写作生涯有极大帮助的“红包”。时任美国总统的比尔·克林顿夹着一本《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步出华盛顿某家书店,这一幕被拍了下来。康奈利对《今日美国》发表评论说:“六年来我一直在写书,而这是我经历过的最令人颤抖的一刻。” 趣闻真实事件通常是康奈利的灵感源泉。《血型拼图》的故事得自康奈利的一个朋友的经历,他的这位朋友通过外科移植手术活了下来,但却总有一种罪恶感,因为知道正是别人的死成就了他的生。这部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演员阵容包括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安吉里卡·休斯顿等。 “关于我,除了我的书,我不喜欢别人知道得更多。” 自我介绍“高中时我写了一个推理故事,算是家庭作业。故事的名字是《完美的谋杀》。主人公的名字叫McEvoy,后来写《诗人》时我也用了这个名字。16岁时我目睹过一桩犯罪,由此激发了我对犯罪小说和推理故事的兴趣。” 康奈利在弗罗里达大学学习写作时,他的老师是作家哈里·克罗斯 康奈利熟谙犯罪心理学,又有丰富的犯罪新闻采访经验,因此写起侦探小说可谓驾轻就熟。在他的生花妙笔之下,每一景每一物都栩栩如生,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连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是他的忠实读者。康奈利曾担任美国推理作家协会主席,其作品在全球有31种语言译本,是当代最著名的叫好又叫座的侦探推理小说家。 虚构类作品1992 黑色回声The Black Echo (哈里·博斯系列) 1993 黑冰The Black Ice (哈里·博斯系列) 1994 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The Concrete Blonde (哈里·博斯系列) 1995 最后的郊狼The Last Coyote (哈里·博斯系列) 1996 诗人The Poet 1997 行李箱之曲Trunk Music (哈里·博斯系列) 1998 血型拼图 Blood Work 1999 天使航班 Angels Flight (哈里·博斯系列) 2000 残月 Void Moon 2001 暗算 A Darkness More Than Night (哈里·博斯系列) 2002 骨骸之城City Of Bones (哈里·博斯系列) 2003 迷失 Lost Night (哈里·博斯系列) 2004 峡谷 The Narrows (哈里·博斯系列) 2005 结案者 The Closer (哈里·博斯系列) 林肯律师The Lincoln Lawyer 2006 回声公园 Echo Park (哈里·博斯系列) 非虚构类作品2006 犯罪一线 Crime Beat :A Decade Of Covering Cops And Killers(康奈利在洛杉矶的10年警察经历的重案总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