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1版 平装 ISBN: 9787560735887 条形码: 9787560735887 尺寸: 20 x 13.8 x 1.2 cm 重量: 240 g 内容简介《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主要内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文学理论自身出现萎缩,有学者起身对其合法性、合理性与适用性从多方面进行了抨击和解构,并随后从西方文化研究视野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得到启发,结合社会学,把不能成立的“文学理论”进行了文化社会学性质的重建、重构,并沿用西方Cultural Study一词,称为“文化研究”。那么,文化研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还拥有文学理论的成分?在这点上尽管众口不一,有人认为文化研究是文学理论的社会学延伸,即文学社会学或日文化社会学;有人认为文化研究早已“自立门户”,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在作者看来,文学社会学或日文化社会学之所以能够成立,说明这里的文学与文化可以等同,可以画上等号;而文化研究之“自立门户”并非“另起炉灶”,而是承继了文学研究、文学理论“内功”之后的学科独立。也就是说,文化研究合法性的逻辑基础是“文学”这一概念内涵的扩大,文学的范畴和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的范围,而是包罗了一切文化现象,实现了文学向文化的转向,从以往仅针对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的文学研究,扩大至涵盖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随后又囊括了电视、电影、因特网等大众文化现象的文化研究。 称作文化研究的文学理论“改头换面”式的重构,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适用性,不仅消除了过去文艺理论意欲涵盖艺术而不得的尴尬境遇,而且应用于所有文化现象当中仍能有效,因而给内部危机重重的文学理论带来了新的生机。这是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生命力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上,伯明翰文化学派最初的创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文学理论研究者,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研究者,这些在《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的前几个人物的章节记载得很清楚。 正因为文化和文学不应有一个刻板固定统一的模式,所以才会对文本阐释的相异性产生如此广泛的兴趣。媒体的受众更会制造出不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目录导语:作为文学理论的文化研究 怀旧与批评: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文化与大众文化:威廉斯的文化研究 重构与拯救:汤普森的文化研究 斯图亚特·霍尔 约翰·费斯克 戴维·莫利 安吉拉·默克罗比 珍妮特·巴茨丽尔 比尔·施瓦茨 夏洛特·布朗斯顿 理查德·戴尔 吕蓓卡·奥罗克 露茜·布兰德 茉莉·麦克雷尔 佳姬·巴塔恰尔亚 黑兹尔·卡比 麦克尔·丹宁 莉蒂亚·柯蒂 伊恩·钱伯斯 附:伯明翰学派何去何从?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