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游宦 |
释义 | 什么是游宦游宦 yóuhuàn ㄧㄡˊ ㄏㄨㄢˋ [be out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 游宦的兴衰在西汉初年,宦游制度的发达和影响力从司马相如的行动上可见一斑。司马相如景帝时任武骑常侍,但意不自得。后梁王率枚乘、邹阳等宾客来朝,相如与之一见倾心,就装病辞了职,跑到了梁王的封地,成了梁王手下的一个文艺工作者。 唐时杜审言有诗云:“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两诗中提到的“宦游人”当不同于汉时“游宦”。宦游人指的是上任途中的国家官员,而“游宦”重在一个“游”字,重点是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聚集地,“宦”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汉时的“游宦”西汉初和东汉中后期较兴盛,武帝至东汉初期稍衰。其中盛衰的主要原因书中认为:“由于武帝对文学的爱好和对文人的亲近,在其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蔚为壮观的文学群体。也正是从武帝时起,汉代文学活动的中心由地方转移到了中央。”这说法是不全面的。汉时“游宦”的兴衰和文学中心的转变从根本上是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强弱的结果。西汉初年和东汉中后期中央政府弱小,对各诸侯国的节制不利,是“游宦”的社会基础。到武帝时不断“削藩”,全面打击各诸侯国,吴王造反和淮南王也以谋反罪而亡——这是西汉初期两个最大的“游宦”集团,从而使“游宦”一蹶不振。也就是说,即使武帝不好文,游宦之风也不可能如武汉前期那样随心所欲了。不小心就是“谋反”。 游宦的思想本质游宦从思想本质上来说是文人浪漫主义情怀的反映。虽然武帝后主要的文学创作者都集中到中央,但是较出色的文艺作品并没有因为这样的集中而明显增加。也并未出现所谓的“蔚为壮观”的场面。要知道不能说全时间的一流作家天天生活在一起就是“壮观”,关键是他们生活在一起是不是有相应的作品出现。这一反常现象的出现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游宦时期,诸侯王对文人的招募和管理都是一种开放的形式,诸侯王主要是提供一个集中和唱和的平台,文人们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是自由的,这才会出现吴王造反,枚乘、邹阳等劝告未果可以弃官而去的情形。而在中国央集权下文人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创作的理念也要首先符合天子的喜好,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质量的下降是理所当然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