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信息源
释义

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信息源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机构,也包括各种信息生产机构。

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

信息的简介

介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出版的《文献术语》把其定义为 :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贮存、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信息

信息现代定义。[2006年,医学信息(杂志),邓宇等].

信息是物质、能量、信息及其属性的标示。[逆维纳信息定义]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逆香农信息定义]

信息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2002年]

信息资源是企业生产及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切文件、资料、图表和数据等信息的总称。它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处理、存储、传输和使用的一切信息资源,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信息资源与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一样同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且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资源(如材料、能源资源),是可再生的、无限的、可共享的,是人类活动的最高级财富。

信息资源即“作为资源的信息”,可以理解为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信息的价值是体现在使用中的,对于不同的使用者,信息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而且信息的不同组合、不同的关联也能使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这反映了信息的特性: 信息是具有语境(context,也译成“上下文”)的数据。从计算机操作的意义上说,信息资源可以是任何具有标识的东西,在互联网上,标识通常为由命名域给出的URI。

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信息源

信息源另一层意思是通过某种物质传出去的信息。见识信息的发源地。也可以说是“信息的源头、根据地”。

信息源之信息职责

信息源之信息员是网站编委会的组成成员,是学院网站信息采集的重要力量,因此要求信息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较好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来完成本职工作。下面将部门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说明如下:1. 负责本部门的信息采集和编写工作,形成电子文档。2. 将信息文档交由本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经审合格后上传到指定信箱或发布到网上。3. 原则上部门信息员只负责自己部门的信息发布,避免重复发布。4. 发表的信息要自行备案,由各部门的信息员统一管理,以备后用。5. 有网页栏目管理的部门在信息经系部级领导审核后,就可以上传到网站来发布信息(校内网络);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要上传至相关的部门(综合办或党办或网络中心),经过相应的审查,由其完成相应的信息发布。6. 有重要信息要发布,如关系到学院发展的、原则性的、党性及部门级领导掌握不准相关内容的,要上报到上级领导进行审核再行发布。7. 有网页栏目管理的部门,要注意保护好管理员帐号及密码,防止他人盗用。如发生帐号及密码泄露,可以向网络中心申请更改

信息的具体表现

1、定义来源

我们都知道,任何信息必须经过信息标准专家,解释和揭示物质世界的多种复杂表现,内部的某些可识别规律,并且经过阶段性的科学技术定义。

2、信息表现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化,不断积累的科学技术实践过程中,信息一开始都是表现为真伪难辨的消息群,由于物质世界的内部规律对于人类来说,需要借助五官和思维以及识别监测技术手段,并且这些技术不断的与时俱进,动态发展;而消息只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信息不同于信号,信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信号所载荷的内容;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信息的一种形式,同样的信息也可以用文字或图像来表述。信息还不同于情报和知识。总之,“信息即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能涵盖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还可以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转换为所有其它的信息定义。例如,引入认识主体这一约束条件,可以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定义,即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换一个约束条件,以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为依据,则可将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进一步分为先验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记忆能力)、实得信息(认识主体具有的学习能力)和实在信息(在理想观察条件下认识主体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全部信息)。 层层引入的约束条件越多,信息的内涵就越丰富,适用范围也越小,由此构成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信息概念体系。

比如:人类的最初的语言交流,咿呀学语,都是交互交流的信息动态表达。分别表示食物寻找、安全警告、求偶繁衍、睡眠疲劳等。

信息源的类型

(1)按信息源产生的时间顺序来划分

先导信息源、即时信息源、滞后信息源。

先导信息源是指产生于社会活动之前的信息源。如天气预报。 即时信息源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如工作纪录,实验报告等。 滞后信息源如报刊。

(2)按信息源传播形式来划分

口传信息源、文献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口传信息源存在于人脑的记忆中,人们通过交流、讨论、报告会的方式交流传播 实物信息源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制品中,人们可通过实践、实验、采集、参观等方式交流传播 文献信息源存在于文献中,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视听学习等方式交流传播。(包括印刷型信息源和电子信息源等)

(3)按信息的加工和集约程度分

一次信息源:直接来自作者的原创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感知信息源 从一次信息源中加工处理提取的信息 三次信息源:再生信息源或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手册,年鉴) 四次信息源: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博物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出版的《文献术语》一书将信息源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信息源。一切产生、生产、存贮、加工、 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信息源是人们在科研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中所产生的成果和各种原始记录,以及对这些成果和原始记录加工整理得到的成品都是借以获得信息的源泉。信息源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不仅包括各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机构,也包括各种信息生产机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