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网络化集群作战
释义

网络化集群作战就是通过有效的协同和控制,通过灵活多变的“聚”与“散”,快速、隐蔽地集中附近和远处位置上作战单元,形成局部优势,在绝对或相对远程精确火力打击的支援下,对敌人一点或几点实施全方位打击;而后根据战场情况的需要迅速分散转移,寻求下一次战机的出现。

定义

网络化集群作战是以信息网络为纽带,高度分散的多元力量在多维空间上构成流动性很强的力量网络,通过灵活多变的“聚”与“散”,动态集中作战效能,实施并行攻击的广域机动作战。

内涵

在力量构成上:是以信息网络为纽带,遵循组织结构的网络化逻辑,将广域分布的多元作战资源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力量网络,从而实现作战的信息交互、功能耦合和能力聚焦。

在兵力部署上:是多维空间上的非线式部署,是高度分散、曲直不定的不规则部署,注重动中部署,布打结合,以灵活的调动、收放、分合,来主导战场态势发展。

在空间分布上:突出流动性,在广域的空间上分散进行。

在时间分布上:是非顺序进行的,是针对同一个目标或一系列关联目标实施的并行攻击。

在行动样式上:以兵力的分散配置、行动动态集中的方法,由小型作战单元组合所进行的速聚速散的、类似于“奔袭”的作战行动样式。

基本特征

网络化集群作战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组织流动性(力量编组模式)、以目标为中心(组织协同方式)、多方向机动攻击(战役战术特征)。

本质

网络化集群作战实质上是基于大量流动性很强的相互关联的作战力量所实施的非线式作战, 它提供了一种支持组织流动性的网络化作战方式,战场上大量分散的作战单元能够迅速形成以目标为中心的作战集群,以及按照战场环境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它显示了一种极其多种多样的复杂的合作行为,这是由个体在全局地位和作用,以及结构变化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引起的。

思想来源

网络化集群作战提出和研究主要吸收和借鉴了以下四个分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信息哲学论的研究和突破——网络化集群作战的思维基础。网络化集群作战的力量将由“(规模)大而(数量)少”变的“小而多”,而这“多”与“多”的交互,构成复杂的链接网络,突出结构的优势,作战行动将趋向动态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有序化。

二、系统科学的研究进展——网络化集群作战的方法基础。

三、我军传统军事理论和当前信息化作战的研究——网络化集群作战的理论基础。如,刘伯承元帅在《关于太行军区的建设与作战问题》中提到,在作战中要坚持“以弱耗强,以强灭弱,以散耗集,以集灭散”和“分遣与集结灵活变换,各个击破与分进合击相互结合”的战役战术思想。这也是网络化集群作战的思想源泉。

四、关于作战问题数学模型的研究——网络化集群作战量化分析基础。

确立的依据

一、网络化集群作战是信息物化为战斗力的必备形式。

二、网络化集群作战充分吸收了集成效应,体现了信息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三、网络化集群作战符合作战规律的本质要求。

四、网络化集群作战是我军传统战略战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文献出处

霍大军著:《网络化集群作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