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汉良
释义

宋汉良,1934年10月生。浙江绍兴人 195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至1995年 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兼新疆军区第一政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00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

简介

宋汉良(1934—2000),1934年10月生,浙江绍兴人;195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54年至1966年历任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地调处实习员,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地质员、队长;地调处地质研究室专业组组长、地质师,地调处区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党委书记兼政治处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处副处长、处长;局副总地质师、副局长等职;1983年至1985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1985年至1995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兼新疆军区第一政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

宋汉良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0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宋汉良同志去世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吴邦国、迟浩田、罗干、姜春云、温家宝、曾庆红和王恩茂、赛福鼎·艾则孜、邓立群等同志以不同方式对宋汉良逝世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在近5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汉良同志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忠贞不渝,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热爱新疆,心系各族人民,为新疆石油工业的腾飞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新疆的团结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原书记兼新疆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宋汉良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 于2 0 0 0 年1 0 月3 日1 7时3 8 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6 7 岁。

宋汉良同志1 9 3 4 年1 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 9 5 2 年1 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 9 6 0 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9 5 4 年6 月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 抱着为祖国石油工业献身的精神, 毅然来到新疆。1 9 5 4 年6 月至19 6 6 年9 月, 历任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地调处实习员, 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地质员、队长, 地调处地质研究室专业组组长、地质师, 地调处区域勘探研究室主任, 油田研究所代党委书记兼政治处主任等职。先后从事过野外地质调查、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和石油勘探管理等工作。他在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下, 足迹踏遍荒山戈壁, 风餐露宿,做了大量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1 9 6 6 年1 0 月至1 9 7 1 年4 月, 宋汉良同志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但始终坚信党的领导, 坚持真理, 积极学习和钻研石油地质勘探业务。

1 9 7 1 年5 月宋汉良同志重新工作, 先后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研究所生产管理室勘探组组长, 地质处副处长、处长, 管理局副总地质师。1 9 8 0 年1 月至1 9 8 3 年4 月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常委、副局长。他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解放思想, 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积极延揽人才,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把石油勘探领域扩展到准噶尔盆地东部、腹地和塔里木盆地, 特别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大断裂构造含油模式的发现, 稠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准东油区勘探和沙漠腹地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 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的理论见解, 为克拉玛依油田石油地质储量和原油产量长期连续增长, 为新疆石油工业的腾飞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1 9 8 3 年4 月起, 宋汉良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他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 积极推进新疆的科学技术事业, 大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狠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 着力抓好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他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重视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发挥科技人员作用。他亲自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加速查明新疆地质矿产资源的综合研究”的3 0 5 项目, 硕果累累, 开创了新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科研产业化的新局面。

1 9 8 5 年1 0 月至1 9 9 5 年1 2 月, 宋汉良同志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在这期间, 他带领区党委一班人和全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为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党的建设和新疆的稳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紧密结合新疆实际,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战略构想和工作指针。他大力加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 积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坚持不懈地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建立了粮、棉、糖和畜产品生产基地; 提出了“依靠行业主力, 依托社会基础; 统筹规划, 共同发展”的方针, 使地方与石油部门协同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创造条件; 提出了“全方位开放, 向西倾斜”和“内联外引, 东联西出”的方针, 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的局面, 横向经济联合日趋活跃。在他为班长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 经过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自治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国民生产总值、城乡人民收入都翻了一番, 地方财政收入翻了近两番, 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牧业连续获得丰收, 农畜产品大幅度增长, 人均占有粮、棉、畜数量跃居全国前列。现代工业迅速兴起, 工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重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北疆铁路、兰新复线、独山子乙烯、玛纳斯电厂、西—兰—乌光缆、黑孜尔水库、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或建成, 为自治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随着经济的发展, 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北疆牧区和兵团边境团场的脱贫致富也有了实质性进展。他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抓,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为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增进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团结, 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始终注意抓新疆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展, 积极稳妥地进行教育、科技等各项改革, 组织实施“科技兴新”战略。他十分重视党的建设, 正确处理了党政职能分开问题,坚持发挥政府部门党组的作用, 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年轻干部, 加强了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为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宋汉良同志关心和支持新疆部队的建设和兵团事业的发展, 为加强军区、兵团与地方的团结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宋汉良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 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 第六、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近5 0 年的革命生涯中, 宋汉良同志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贞不渝, 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不愧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宋汉良同志政治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他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无比信赖,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认识问题, 把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新疆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在大是大非面前, 思想敏锐, 头脑清醒, 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

宋汉良同志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他坚持调查研究, 走群众路线, 积极倡导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善于听取群众意见, 关心群众疾苦。他善于总揽全局、统筹协调, 抓住重点。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党性,不计个人荣辱, 顾全大局, 注重搞好班子和各民族干部之间的团结。他为人正派, 光明磊落, 严于律己, 作风民主, 平易近人, 谦虚谨慎, 尊重和关心老同志。他忠实履行党的宗旨, 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 对工作高度负责, 忘我工作, 呕心沥血。他注重实践, 不尚空谈, 勤奋好学, 善于接受新事物, 富于改革创新精神。

宋汉良同志生活俭朴, 克己奉公, 一尘不染, 从不以权谋私。他坚持以身作则, 反腐倡廉, 艰苦朴素, 严格要求家属及身边工作人员, 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人民公仆的本色。

宋汉良同志热爱新疆, 心系各族人民, 真诚为新疆各族群众办实事, 为新疆的团结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 他长期超负荷工作, 积劳成疾。他在生病和重病期间, 始终关心和关注着新疆的稳定与发展, 始终热爱和眷恋着他为之奋斗和奉献一生的新疆大地。

宋汉良同志的一生, 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宋汉良同志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就任书记时提出的“竭尽全力, 不辞万难, 全心全意为党工作, 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诺言。他的逝世, 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 是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损失。宋汉良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光辉品格永远铭记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