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利工程施工
释义

按照设计提出的工程结构、数量、质量、进度及造价等要求修建 水利工程 的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施工与一般土木工程如道路、铁路、桥梁和房屋建筑等的施工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主要施工对象多为土方、石方、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项目;某些施工方法相同;某些施工机械可以通用;某些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互为借鉴。但是,水利工程的施工也有其独自的特点:①水利工程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任务,因而对 水工建筑物 的稳定、承压、防渗、抗冲、耐磨、抗冻、抗裂等性能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②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比较严格,工程又常处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和部位,地基处理不好就会留下隐患,事后难以补救,需要采取专门的 地基处理 措施。③水利工程多在河道、湖泊、沿海及其他水域施工,需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 施工导流 、 截流 及水下作业。④水利工程要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必要的施工强度,有的工程因受气候影响还需采取温度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水利工程施工,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因而实施工程的影响也较大,须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计划,精心组织施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防洪、渡汛等问题,以策安全。

《水利工程施工》图书

作 者:颜宏亮,于雪峰 主编

出 版 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9-1

开 本:16开

ISBN :9787807346586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水利工程施工是研究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法、管理方法的学科,是为水利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书包括绪论、导截流工程施工、爆破工程施工、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土石坝工程施工、混凝土坝工程施工、水闸工程施工、渡槽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施工组织与计划、施工项目招标与投标、施工项目管理与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治河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水利类其他专业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从事治河防洪、发电供水、灌溉排涝、航道港口、综合利用、生态水利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参考。特别是本教材还兼顾专科和高职的教学需要,设计的构架可以使教师方便地跨过某些章节内容(具体做法详见绪论),又不缺失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目录

出版者的话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水利工程施工的研究及发展

第二节 水利工程施工的任务和特点

第三节 本课程教材体系及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导截流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导流挡水建筑物

第三节 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第四节 导流泄水建筑物

第五节 导流方案的选择

第六节 截流施工

第七节 基坑排水

第八节 其他关键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爆破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岩土开挖级别的划分

第三节 爆破原理及装药量计算

第四节 爆破方法

第五节 钻孔机具

第六节 爆破器材

第七节 爆破工序

第八节 爆破安全控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清基处理

第三节 岩基灌浆

第四节 砂砾石地层灌浆

第五节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第六节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

第七节 基础与地基的锚固

第八节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第九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土石坝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坝料复查与规划

第三节 土石料挖运机械

第四节 土石料运输道路

第五节 土石料采运方案

第六节 土石料压实原理

第七节 土料防渗体坝填筑

第八节 面板堆石坝施工

第九节 土工膜防渗体施工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混凝土坝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天然骨料复查与规划

第三节 天然骨料开采与运输

第四节 天然骨料加工与储存

第五节 人工骨料的生产工艺

第六节 混凝土生产系统

第七节 混凝土运输的方式和方案

第八节 常态混凝土筑坝

第九节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水闸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导流与地基开挖

第三节 防渗设施施工

第四节 浇筑混凝土的分块与接缝

第五节 混凝土水闸施工要点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渡槽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槽架预制与脱模

第三节 槽身预制与脱模

第四节 构件吊装与固定

第五节 构件接点与处理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地下工程施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洞室的施工程序

第三节 岩体中的钻孔爆破法开挖

第四节 掘进机开挖岩体中隧洞的施工

第五节 盾构机开挖土体中隧洞的施工

第六节 新奥法与喷锚支护

第七节 混凝土衬砌的施工

第八节 地下洞室施工的辅助作业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施工组织与计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流水施工概述

第三节 施工组织设计

第四节 施工进度计划

第五节 施工总体布置

参考文献

第十章 施工项目招标与投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工程估算、概算与预算

第三节 施工项目招标

第四节 施工项目投标

第五节 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施工项目管理与体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质量管理

第三节 进度管理

第四节 成本管理

第五节 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书 名: 水利工程施工

作 者:侍克斌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ISBN: 9787508466583

开本:16开

定价: 40元

内容简介

《水利工程施工》包括绪论、施工导流、爆破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土石坝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施工总组织及施工招投标与管理等内容。其中,除阐述常规内容外,还引入了新规范,介绍了楔形板护坡式过水土石围堰,数码电子雷管,锯槽法和液压抓斗法打造防渗墙槽孔,垂直铺塑地基处理,土石坝非土质材料防渗体如土工膜斜(心)墙、沥青混凝土斜(心)墙和混凝土面板施工,塔带机运输方案,高性能、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和接缝灌浆施工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学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教材,也可作为水利类其他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总前言

前言

绪论

0.1 水利工程施工的任务

0.2 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0.3 水利工程施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0.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要点

第1章 施工导流

1.1 施工导流的基该方法

1.2 围堰工程

1.3 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1.4 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与水力计算

1.5 截流工程

1.6 基坑排水

l.7 拦洪度汛

1.8 施工期蓄水与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

1.9 导流方案的选择

思考题

第2章 爆破工程

2.1 爆破基本原理及炸药量计算

2.2 钻孔机具和爆破器材

2.3 工程爆破的基该方法

2.4 特种爆破技术

2.5 爆破安全控制

思考题

第3章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

3.1 开挖清基

3.2 岩基灌浆

3.3 砂砾石地层灌浆

3.4 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3.5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

3.6 地基与基础锚固

3.7 其他地基处理方法

思考题

第4章 土石坝施工

4.1 料场复查与使用规划

4.2 坝料开采与运输

4.3 坝体填筑

4.4 非土质材料防渗体施工

4.5 施工质量控制

4.6 土石坝雨季、冬季施工

思考题

第5章 混凝土工程施工

5.1 混凝土骨料场规划与开采

5.2 模板和钢筋作业

5.3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5.4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5.5 常规混凝土坝施工

5.6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

5.7 混凝土水闸施工

5.8 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渡槽施工

5.9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5.10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5.11 特殊季节的混凝土施工

思考题

第6章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

6.1 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程序

6.2 钻爆法开挖

6.3 掘进机开挖

6.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

6.5 现浇混凝土衬砌施工

6.6 地下工程施工辅助作业

思考题

第7章 施工总组织

7.1 基本建设内容和程序

7.2 流水施工

7.3 施工组织设计

7.4 施工总进度

7.5 施工总布置

思考题

第8章 施工招投标与管理

8.1 工程估算、概算与预算

8.2 工程招标与投标

8.3 施工目标管理

8.4 施工计划管理

8.5 施工质量管理

8.6 施工成本管理

8.7 施工安全管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远在公元前256~前251年修建的都江堰,不仅体现了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在施工技术方面也有许多创造,如离堆的开凿、鱼嘴及飞沙堰的竹笼卵石砌护以及杩槎围堰的应用等。其中有的施工方法如卵石砌护沿用至今。又如黄河大堤、 钱塘江海塘、 灵渠及京杭运河等工程都显示出古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成就。特别在河工方面,中国有几千年防御与治理洪水的历史,在处理险工和堵口截流等施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大型专用施工机械的不断出现与日益改进,水利工程已逐步由传统的人力施工转向机械化施工。工业发达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于50年代以来,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逐步显示出这种变化。

施工导流与截流技术

在宽河床上建坝,多采用分期导流;在狭谷河床建坝,多采用一次围堰断流,并以隧洞导流或明渠导流。中国龚咀水电站采用明渠导流,避免大量洞挖,减少施工难度,从开工起仅用10个月就挖完明渠,进行截流,明渠实际最大过流量达5680立方米/秒,平均年漂木量达100万立方米。 施工导流的围堰形式中,用得最普遍的是土石围堰。此外,还有混凝土围堰、过水土石围堰等。中国黄河青铜峡工程采用传统的草土围堰,经受了4200立方米/秒的洪水考验。 河道截流方法有平堵、立堵及平立堵。平堵有用船舶、浮桥、缆机施工等方式;立堵有单戗、双戗或多戗等形式;平立堵有先立堵后栈桥平堵的方式。所用材料除土石外,多用混凝土多面体、异形体及混凝土构架等。苏联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水电站截流流量为4700立方米/秒;托克托古尔水电站截流最大落差7.13m,龙口最大单宽流量为33立方米/(m·s)。巴西伊泰普水电站截流流量达8000立方米/秒。中国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单戗立堵截流流量为2030立方米/秒,流速6.6m/s,落差4.37m;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双戗立堵截流最大流量4800立方米/秒,最大落差3.23m。

地基处理技术

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把覆盖层及风化破碎的岩石挖掉,这是比较彻底而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但如覆盖层较深或风化层较厚时,完全挖掉有困难或不经济,且影响造价、工期,这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技术措施。如:①灌浆,包括用以防渗的帷幕灌浆,加固岩石的固结灌浆,防止接触冲刷的接触灌浆以及填补岩基与混凝土之间空隙的回填灌浆等。大坝岩基的防渗处理多用水泥帷幕灌浆;砂砾石地基有用水泥或水泥粘土帷幕灌浆的;对于某些用水泥灌浆不能解决问题的可用化学灌浆处理。②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可有效地截断地下渗流。施工工艺基本程序是:用冲击钻钻孔成槽孔形式,泥浆固壁,在泥浆中浇筑混凝土并将各槽孔连接成墙。造孔技术已由冲击钻发展到无钻杆反循环钻机、液压导板抓斗、回转冲击钻机、多轮钻机等,适用于各类地层。采用高速锤式制浆机,可连续制浆,工效高,体积小。墙体材料采用在水泥中掺粉煤灰或粘土,也可采用自凝灰浆等。③软弱地基加固,如换土或采用砂垫层、桩基础、沙井、沉井、沉箱、爆炸压密、锚喷、预应力锚固等措施。常用的振冲桩是用振冲器振动和射水透孔,分层填入砂、砾石或碎石等材料并振压后成为加固的桩体,施工简便,造价较低。

由于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建筑物基础设计的日益完善,在许多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基上也能修建高坝。例如中国乌江渡水电站的拱形重力坝,坝高165m,建在石灰岩地区,溶洞分布深、规模大,溶蚀裂隙发育。该工程采用水泥灌浆帷幕,总面积18.7万立方米,灌浆压力60kg/c㎡,帷幕平均单位吸水率小于0.001L/(min·m·m)满足了设计要求,这项岩溶处理获得成功。又如埃及阿斯旺高坝坝高111m,覆盖层最大深度225m,采用水泥粘土灌浆帷幕,最大灌浆压力60kg/c㎡。

土石坝施工技术

利用土、砂、石等当地材料填筑堤坝,有着悠久的历史,施工经验也相当丰富。土石坝的施工方法很多,应用最早,采用最广泛的是分层压实法(见图),以后又相继应用水力冲填法筑坝、振动碾压法筑坝以及定向爆破筑坝等。由于岩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①施工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许多工程从料场开采、运输、上坝到铺散、压实的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联合作业,上坝强度高,用人少,工期短,填筑质量可以保证;②筑坝材料使用范围扩大,重型压实机具的采用使劣质当地材料得到合理利用;③充分利用溢洪道、水工隧洞等开挖出来的土石料筑坝,尽量做到挖填平衡,降低造价;④高土石坝的比重逐步上升。20世纪70年代,在新建的高度超过100m的高坝当中,土石坝占65%。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土石坝为苏联的罗贡坝。该坝坝高335m,坝体方量7550万立方米。修建比较快的为美国奥罗维尔斜心墙土石坝,坝高235m,坝体方量5960万立方米,施工人数500人,工期4年(1963~1967),日上坝6.1~7.6万立方米,最高年上坝1728万立方米。 中国土石坝的发展不均衡。在已建的水库中,土石坝居大多数,但截至1982年坝高超过100m的19座高坝中,土石坝仅有5座。由于施工机械不配套,用人较多,工期较长,加上其他因素,造价较高。中国的最大体积土坝为岳城水库土坝,坝体方量2600万立方米;最高的土石坝为台湾的曾文坝,坝高133m;填筑较快是密云水库粘土斜墙土坝,坝高66.4m,主副坝坝体方量2012万立方米,两年建成(1958~1960),最高月上坝235.5万立方米,最高日上坝11.8万立方米。60年代南水水电站采用定向爆破法施工修建粘土斜墙堆石坝,坝高81.3m。80年代关门山水库和西北口水库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分别为58.5m和95m(见彩图)。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具有竞争力的坝型。

中国水利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大多处于交通不便,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开发水电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越来越差。土石坝较易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能就地取材,节约水泥,且减少场外运输,降低工程造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①深覆盖层的处理;②施工导流及渡汛措施;③大流量、高流速的泄洪设施;④在缺乏粘土或多雨地区,采用混凝土面板或沥青混凝土等防渗措施。

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20世纪初开始用混凝土修建重力坝。到30年代美国修建胡佛坝时发展起来的混凝土坝施工方法,为各国广泛采用,并经逐步改进,形成一套常规的施工方法。其主要内容是:①采用柱状浇筑法;②采用低热水泥、 降低水泥用量、 预冷骨料、加冰拌和、通水冷却、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护等一系列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③根据坝体各部位工作和受力特点,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④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施工缝需凿毛冲洗处理,并铺设一层水泥砂浆或细骨料混凝土;纵缝和横缝设键槽,待坝体温度降到稳定温度后进行接缝灌浆;⑤采用四级配或三级配骨料拌制混凝土,用平仓机平仓和强力振捣器或振捣器组振捣;⑥发展钢悬臂模板和预制混凝土模板,70年代初又发展自升式模板。常规的施工方法由于受到分缝分块、温度控制措施和接缝灌浆等影响,在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方面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有的工程混凝土年浇筑强度达到200~300万立方米的较高水平,但平均每月坝体升高速度一般仅4~5m,少数超过6m。60~70年代,各国陆续对常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取消纵缝、通仓浇筑、取消接缝灌浆、严格温控措施、采用薄层浇筑以及采用高速缆机等高效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等。例如:1973年建成的美国德沃夏克坝,坝高219m,采用通仓浇筑,自升模板,高速缆机等措施,在56个月内浇筑混凝土512万立方米,月最大浇筑强度18.4万立方米,年最大浇筑强度221万立方米,施工人数1200人,大坝月平均上升4m。1983年第一台70万kW水轮发电机组开始运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坝高180m,月最大浇筑强度34.8万立方米,年最大浇筑强度303万立方米,大坝月平均上升5.1~6.6m。60年代以来,拱坝增多。70年代后期,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兴起,即用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修筑混凝土坝。1980年日本建成坝高90m的岛地川坝,坝体方量31.7万立方米;1982年美国建成坝高49m的威洛克里克坝,坝体方量30.7万立方米。

中国绝大部分混凝土坝的施工方法基本上沿袭30年代的柱状浇筑法,只是在部分工艺上有所进展,如:①在混凝土内掺粉煤灰和外加剂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②使用组合钢模板,减少木材用量和减少模板安装工时;③人工生产砂石骨料,优化混凝土级配;④引进和研制混凝土施工专用设备(混凝土拌和楼、混凝土泵车、平仓振捣机等)。在中国混凝土坝施工中,投产较快的是新安江水电站,坝高105m,坝体方量175立方米,从开工到第一台机组发电仅用3年时间(1957~1960);浇筑强度最大的是葛洲坝水利枢纽,年最大浇筑强度203万立方米,最高月浇26万立方米。1986年在福建修建的坑口坝,是中国第一座全碾压式混凝土坝,坝高56.8m。此后,对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全坝或部分坝段以及围堰采用了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对各项工序进行组织、检查、协调与控制的工作。其目的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使工程如期或提前竣工投入生产,发挥效益。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计划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阶段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作业计划,通过施工调度,开展工作,以保证任务如期完成。②技术管理,其中心内容是通过技术革新,改进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为保证质量和安全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③物资设备管理,指按质、 按量、 按施工进度供应所需的物资和机械设备,并改进物资设备的运输、保管和使用,以节约资金。④劳动工资管理,指合理安排人员编制、劳动组织、职工培训、 劳动保护、 工资奖励等工作。⑤工程定额管理,即对人力物力的消耗进行控制。它是计划管理的基础,通过计时观测和调查研究,掌握现行定额执行情况,并为制定新定额提供原始资料,不断提高定额水平。⑥财务管理,包括成本核算,减少建设费用,合理使用资金,从经济上控制施工全过程,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准备、主体工程施工及工程完建投入生产等各个阶段。70年代末期,中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80年代初期,在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开始推行投资包干制和招标承包制。

展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水利工程不断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加以一些条件优越的地点已经开发,将来许多高坝大库只能修建在人烟稀少的高山峡谷地区,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和交通不便等情况。由此带来一系列施工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复杂地基处理、抗高速水流冲刷磨蚀、高坝快速施工、大跨度地下工程和长隧洞的快速掘进等。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是:①采用大容量、高效率并且配套的施工机械;②广泛采用新技术(如液压、电子、激光、声波等技术)、新材料(如高分子合成材料)和新工艺(如振动碾压、高压喷射、锚喷支护、快速掘进等),并不断发展;③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科学组织与管理。

作业层职责

⑴土方施工队

负责土方开挖、运输、土方填筑、弃置等,及施工场地平整、临时施工道路修筑、维护等工作。

⑵基础施工队

负责强夯、挤密砂石桩、CFG桩(粉煤灰碎石桩)等项目的施工。

⑶砼施工队

负责砼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工作,包括:模板加工制作、安装、拆除;

钢筋加工、运输、安装;止水、伸缩缝购置及安装;砼构件的制作、养护和安装等。

⑷土建施工队

负责浆(干)砌石、砼框格、砼砌块砌筑与房屋建筑、植草、种树,以及沿渠沥青砼道路和泥结碎石道路、水土保持等施工。

⑸安装施工队

负责本标段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包括埋件的制作、安装。

⑹水电施工队

负责现场施工供水供电,施工降排水等,及施工临时水电供应系统建设和维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