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鼠鱚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鼠鱚 中文目名:鼠鱚目 中文科名:鼠鱚科 中文属名:鼠鱚属 中文俗名:老鼠梭、土鳅 拉丁文学名:Gonorynchus abbreviatus 英文名:Beaked salmon,Sandfish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Temminck et Schlegel 物种信息体长圆柱形,一般长16.4~19.6厘米,最大个体长38厘米。头圆锥形。吻的腹面有一小须。眼中等大,全被脂膜覆盖;眼间隔略凸。鼻孔小,口小,下位。两颌、犁骨和腭骨无牙。唇缘有许多须。有假鳃,鳃盖膜与鳃峡相连。头、体被小栉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细长的肉质突起;尾鳍后缘微向内凹。背部淡棕色,腹部白色,各鳍末端灰黑色。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在中国见于东海和南海。鼠鱚肉有毒,不宜食用。若食之则半小时至1小时后头部发胀,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继之头痛难受眩晕,躺倒不起。但无恶心呕吐现象。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