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申玲
释义
1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

职业画家。申玲对油画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近乎天才般的自由支配能力, 油画所特有的表现力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申玲擅长用强烈的色彩,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 她都可以用纯粹的色彩进行淋漓的传达。

中文名:申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沈阳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主要成就:2004年 举办“粉床”申玲个展

艺术年表

著名画家王玉平的夫人。

1985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9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留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任教。现辞职。

1993年 举办申玲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3年 举办申玲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4年 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当代中国油画展(香港冯平山大学)。

1995年 参加中华女画家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6年 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香港)。

1997年 参加“有鱼·有爱”艺术展(台北观想画廊)。

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

1998年 参加“中国绘画的50年”艺术展(东京日中友好会馆)。

1999年 参加。99中国当代艺术展(美国旧金山)。

中国百人小油画作品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第三世界美术展(汉城)第一届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沈阳东与美术馆)。

2000年 举办“私生活”申玲个展(上海艺博画廊)。

2001年 举办“Lover”艺术展(美国纽约Ethan Cotlen Fine Arts画廊)。

2003年 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展(欧洲)。

2003年 参加中国北京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4年 举办“粉床”申玲个展(北京,红门画廊)。

2004年 举办申玲作品展(武汉,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申玲 女,1951年10月出生于辽宁沈阳市。1975年12月毕业于辽宁省林业学校林业专业。现任抚顺市6409厂二分厂会计,会计师。196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出纳员、核算员、会计等职务。工作上能认真履行职责,参与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为6409厂经济工作和财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代表作品

申玲、王玉平作品展

申玲、王玉平作品展是两位艺术家继1987年、1993年之后的第三次联展。在前几年艺术市场的热浪中,他们选择了潜心创作、静听心声,不做展览、少参加展览的生活及工作方式。新年刚过,春意迟迟未见,他们忽然萌生了再与大家分享自己作品的愿望。

王玉平的画朴素自然,申玲的画坦白真诚,他们俩虽为夫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却仍然有着各自独立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观众将在此次展览中见到他们近几年沉淀下来的东西。

20年艺术的印记

2010年6月19日,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申玲、王玉平作品展”将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展出。本次作品展是两位伉俪艺术家继1987年、1993年之后的第三次联展。 申玲是当代艺术界女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她擅长使用强烈的色彩,又对日常生活有近乎痴迷的执着。无论是人体的热烈或人心的愉悦,她都可以用纯粹的色彩进行淋漓的传达,每一细节和瞬间都焕发着热情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这正如艺术家在自述中说:“我依赖大量的速写和默写,在观察生活及感悟生命的过程中,借用这种方式把模糊的感觉变成清晰可见的图象符号,仿佛我每天的心情日记,我凭自己的感觉,以平常心去画我周围的人和事,这是我永远不变的主题。用心说话,是我永远不变的表达方式。我要尽情地表现生命,表现爱,表现生活中的一切泪与笑。”

王玉平对于色彩的敏感来自他对特别的感情经历的反应。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可以为观众提供一扇窗,人们通过这扇窗得以窥见他的灵魂深处。艺术家的感情、无论是意气风发还是平和安详,都定格在了色彩缤纷的作品中,使人们容易领会和认同。而观众也都在日复一日中,体验着并不相同的心情情绪。

两位的画作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展览前言中所序:“作为当代画坛老将,他们的作品曾经留给人们热烈的、表现性极强的印象,例如王玉平曾经画的那些颇有象征意味的大鱼以及赫然醒目的人物大肖像,申玲以往画的生活中的饮食男女,刻画了社会转型期中人的身份与关系,都是当代艺术中的代表。而他们大刀阔斧、浓墨重彩、性情毕现的风格,更是体现了他们鲜明的当代意识。”

而正是因为申玲、王玉平近几年两个人没有共同办过画展,因此,此次在今日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大多是艺术家近两年的新作。虽然他们的风格基调基本没有变化,但他们对生活的体察则更加具体实在。

申玲的作品更多的增添了感性,她画笔下的人物,特别是女性的眼神和身段,以及各色植物,既是看到的造型,更是体察到的意态,活脱脱地刻画出了个体的生命。她拒绝了曾经擅长的色彩,用素描的手法勾描眼中所见,用缓慢的线条留住了近距离生活与时光。

王玉平的作品,虽然色彩依旧强烈和率性,但色彩的结构更加自由和多变。色彩本身的气质和意趣冲破了形象的局限,成为耐人寻味的语言。他用丙烯加油画棒的方法,保留了色

块的松动感和随机性,又增添了随形而发的笔线,在滋润的色蕴中提示出具体的末梢细节,

让人的视觉感受丰富起来。

王玉平&申玲 世界末日与灿烂阳光

北京青年周刊专访 王玉平与申玲二人的艺术展前段时间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两个人的作品看起来相得益彰地展示在美术馆的展厅。而俩人的情感表达也是一个内敛一个外向,成为互补的两极,只是,他们都追求自由的精神并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细节,被身边美好的事物不断感动着。

写申玲,就一定要写申玲的老公——王玉平。两个人用他们的话来形容,是两个人做了4年的同学20年的夫妻。因此,申玲的画,申玲的世界,和王玉平如此密不可分。很多人说申玲永远也长不大,因为她永远都在谈恋爱,她对婚姻质量要求太高,总想把儿子支开,过二人世界,“我们一吵架我就觉得像世界末日,一和好就阳光灿烂”。

2005年的时候有一本书名为《婚姻是一种艺术》,正是以访谈形式展现了两位艺术家的婚姻爱情生活。此次,二位颇具艺术范儿地简单回答,也展现了婚姻生活中的最最关键点。

BQ:你们是怎样看夫妻艺术家的?

W&S:艺术家也是一种职业,与寻常夫妇并无两样。

BQ:为什么要举办这次画展?

W&S:给关爱和期待我们展览的朋友们一个交代,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梳理。

BQ:两个人一起举办画展的优、略势是什么?

W&S:可能对别人来说,两个人办展览是自相残杀。可对我们来说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BQ:艺术家都是很独立的,两个艺术家如何在一起生活?在思想上会不会经常有碰撞?

W&S: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BQ:如何形容两人的关系?

W&S:四年同学,二十年夫妻。

BQ:彼此怎样看对方的画作?

W&S:欣赏。

BQ:其中一人遇到瓶颈,另一个人会怎样做?

W&S:用耐心去帮助对方建立自信。

2 2、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介绍

申玲,女,重庆市人,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1987,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1998-2000,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

1987-2001,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

2001-,南京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

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招标师。

主要任职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等。

教学情况

本科生课程: 1、工程造价(I)、(II);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3、建设项目评价; 4、工程审计。

研究生课程:工程造价分析与管理、工程投资风险分析与管理

研究方向

工程造价分析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节能经济性评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价格评估。

科研经历与成果

1、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软科学计划“长三角水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主持人;

2、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住宅结构经济性分析与对策技术研究”,主持人;

3、江苏省交通厅航道局“航道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主持人;

4、南京市房产局“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区位等级体系研究”,第二负责人;

5、河南省焦作市地税局“河南省焦作市房地产税计税价值评估技术标准研究” ,主持人;

6、安徽省芜湖市地税局“安徽省芜湖市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评估体系研究” ,主持人;

7、江苏省苏辰建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华泰证券广场智能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策划”,主持人。

代表性论文、专著

1、申玲、吴立石. 基于博弈关系的建筑安全投入监管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7)

2、申玲、张福生、王薇茜. 长三角中心城市水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3、申玲、张俊杰. 基于交易费用分析的DBB模式标段划分及合同激励.建筑经济,2008(4)

4、申玲、张舒.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代建管理费计费方式研究.建筑经济,2007(8)

5、申玲、张红梅.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住宅结构体系综合评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5)

6、申玲主编.工程造价计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第一版)、2009(第二版)

7、申玲主编.《建设工程咨询与服务招投标案例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