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味檀香汤散
释义

三味檀香汤散是由檀香等三味中药材经过粉碎、混合制成的散剂。主要有檀香酮、檀香酸、水杨酸等成份,具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抗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等作用。

三味檀香汤散

藏药名:赞旦松汤

拼音名:Sanwei Tanxiang Tangsan

英文名:书页号:C1-263

标准编号:WS3-BC-0260-95

【处方】 檀香 100g 肉豆蔻 100g 广枣 100g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粗粉;气微香,味辣、涩。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木纤维束淡黄色,其周围的含晶细胞壁厚,木化,层纹可见,内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24μm,脐点点状,裂缝或星状,复粒由2~11分粒组成;内果皮石细胞呈类圆形、椭圆形,有的延长呈纤维状或有分枝,直径14~72μm,长25~294μm,壁厚,孔沟明显,胞腔内含淡黄棕色物。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用于清心热。

【用法与用量】 一次3~4g,一日2~3次,煎汤待冷后服用。

【规格】 每袋装40g。

【贮藏】 密闭,防潮。

注:檀香:1.别名 白檀

植物种类/萃取部位:树/木心 学名:(檀香属) Santalum album白檀 科名:檀香科 Santalaceae 萃取方法:蒸馏 <气味>木质、细致,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 <外观>这种精致的油,来自一种常绿的寄生树,此树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别的树根上,檀香通常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并且,至少要30年以上的树龄,才能达到采集贩卖的标准。公认为最好的檀香精油,是产自印度的迈索尔(Mysore)。 <应用历史与相关神话>檀香自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香。许多古代的庙宇或家俱,都是由檀香木所做,可能是檀香具有防蚁的功能。 檀香的焚香需求量不少于檀香木,檀香独特的香味,具有安辅作用,对于冥想很有帮助,因而广泛被用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对檀香的需求量至今丝毫不曾减少。檀香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 <化学结构> 醇类-檀香脑 醛类-糖醛 倍半帖-檀香烯 <属性>消炎、抗菌、催情、镇咳、袪痰、补身、收敛。 <心灵疗效>放松效果绝佳,可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镇静的效果多于振奋。并且,用以改善执迷的状态,极获好评,可以带给使用者更为祥和、平静的感觉。 <身体疗效>对生殖泌尿系统极有帮助,可改善膀胱炎,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它独特催情的特性,可驱散焦虑的情绪,有助于增加浪漫情调。檀香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能带来放松和幸福的感觉。 檀香对胸腔感染,以及伴随着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的喉咙痛、干咳也有效果。当粘膜发炎时,檀香可舒缓病情,更可以刺激免疫系统,预防细菌再度感染。 它还可以用来治疗为灼热,并且其收敛的特性,对腹泻亦有帮助。 <皮肤疗效>基本上,檀香是一种平衡精油,对干性湿疹及老化缺水的皮肤特别有益。使皮肤柔软,改善皮肤发痒或发炎的现象,其抗菌功效更有助于改善面疱,疖合感染的伤口。 来源 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 的心材。 植物形态 常绿寄生小灌木。树皮褐色,粗糙或纵裂。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叶柄短。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花小,多数始为淡黄色,后变为深紫色;花被管钟形,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有4个蜜腺生于花被管中部;雄蕊4,与蜜腺互生。核果球形,成熟时黑色。种子圆形,光滑,有光泽。 主产印度、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我国台湾、海南、云南南部有栽培。 采制 采伐木材后,锯成段,除去边材,阴干。刨片,或劈碎生用。 性状 心材呈圆柱形或稍扁,长50~100cm,直径10~20cm。表面淡灰黄色,光滑细密,有时可见纵裂纹,有刀削痕。质坚实致密。刨片稍弯曲,厚0.5~1mm。有香气,味微苦。燃烧时香气浓烈。 家具用材。香木名。又名旃檀。质坚硬。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皆有清香,而白檀为胜。可制小匣和折扇等,即檀香匣、檀香扇,装饰以烫画、刻花,是精制的工艺美术品。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其主成分为α及β-檀香烯(α-,β-santalene)、檀萜(santene)、檀萜酮(santenone)、α-檀萜醇,(a-santenol)、檀香酮(santal one)、檀香酸(santalic acid)、檀油酸(teresantalic acid);另含檀香色素(santalin)、去氧檀香色素(deoxysantalin)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理气,和胃。用于脘腹疼痛、噎膈、呕吐。 【英文名】 LIGNUM SANTALI ALBI 【别名】白檀、白檀木 【来源】本品为檀香科檀香属植物檀香 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心材。 【制法】除去杂质,镑片或锯成小段,劈成小碎块。 【性状】本品为长短不一的圆柱形木段,有的略弯曲,一般长约1m,直径10~30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光滑细腻,有的具疤节或纵裂,横截面呈棕黄色,显油迹;棕色年轮明显或不明显,纵向劈开纹理顺直。质坚实,不易折断。气清香,燃烧时香气更浓;味淡,嚼之微有辛辣感。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导管单个散在,偶有2~3个联合,木射线由1~2列径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木纤维与纤维管胞无明显区别,木薄壁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联结,有的含草酸钙方晶,导管、射线细胞、木薄壁细胞内均可见油滴。 (2) 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檀香醇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5μl的溶液(或用印度檀香的挥发油加乙醚制成每1ml 含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0.25g ,溶于冰醋酸50g 中,加85%磷酸5g与水20ml,混匀),在80~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蓝色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刨花(厚1mm )30g,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 。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心、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 2~5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檀香 驰名中外的杭州檀香扇就是用檀香木制成的。轻轻一摇,清香四溢,而且有“扇存香存”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仍然清香扑鼻;放入衣柜, 可防虫蚁。 檀香又名白檀,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它的花初开时黄色,后血红色。木材奇香,常作为高级器具、镶嵌、雕刻等用材。北京雍和宫的白檀雕像——巨佛,高26米,直径3米,由整根檀香木雕琢而成,这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 檀香木的刨片,可作为芳香健胃剂;树干和根经蒸馏可取得檀香油,含90%的檀香醇,是名贵的天然香料。 我国海南岛特产树种降香檀名为檀树,但属豆科大乔木,材质坚韧致密,色泽红润,花纹瑰丽,香气常存,心材降香木可代檀香。木材适于制作高级家具、乐器和雕刻工艺品。心材可入药,名为“降香”,是优良的镇痛剂。木材经过蒸馏可得降香油,是香料工业的定香剂。 2.檀香 sandalwood 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半寄生植物,近10种,分布亚洲东南部和南太平洋岛屿,尤指真檀香(S. album, 即白檀)。真檀香株高可达10公尺(33呎)左右,部分寄生於其他乔木的根上,但生长缓慢,约需30年其心材方可应用;叶革质,对生;主干和根均含黄色芳香油(檀香木油),可蒸馏提取,用制香料、香皂、蜡烛和民间药材,木材还用制有装饰性的箱、扇及家具等,香味可保持数年。檀香木磨碎制成糊膏,用来标示婆罗门种姓身分,又可放入香囊用以熏衣。檀香树自古即有栽培,以将其心材用於许多东方葬仪及宗教仪式。有许多非檀香属植物的木材常作为檀香木的代用品,如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是豆科(Fabaceae)植物,产於亚洲东南部,木材淡红色,所罗门圣殿中可能就使用了此种檀香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