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度重复
释义

“三度反复”是消息特有的一种叙述方式。具体指的是,从标题至导语,再到主体,三次重复叙述同一新闻事件。标题第一次用一句话报道新闻事实,起索引作用;导语第二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标题,吸引读者;主体第三次叙述同一新闻事实,补充导语,完全打开包袱。

三度统一

叙述的统一性凸显消息写作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首先要求消息标题、导语和主体在同一个新闻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叙述,不能三个层次各言他事,以确保消息整体的统一性。其次,消息标题、导语和主体理应围绕新闻事实的一个最佳新闻角度进行叙述,以免脱节。新闻事实具有多面性,反映同一件事实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消息中容纳若干个报道角度,只能根据媒体受众定位选择一个最佳的报道角度。这就要求消息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选择语言和材料时向事先确定好的最佳新闻角度靠拢,重复体现同一新闻角度。

以下面这篇消息为例:张友渔宪法学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张友渔微笑着看着大家——一位参加昨天张友渔宪法学学术思想研讨会的同志说,这张遗像“照出了张老的特点:亲切、平易近人”。

照片无法反映出的是他的思想,而这正是昨天召开的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与会者都是首都宪法学界的专家、教授及学者,共80多人。

研讨会上,发言者称赞张友渔的宪法学术思想“广博而精深,是我国最杰出的宪法学家”。

张友渔1954年曾参加了我国第一部宪法起草的工作,并为“制订1982年宪法和一系列重要法律倾注了全部心血”。

此次研讨会是由市政法管理学院和市法学会宪法研究会联合举办的。

(1992-04-7见报)

这篇消息值得商榷的地方很多。此处仅从叙述层次上来看,“三度”严重脱节。第一度,消息的标题关注的是张友渔宪法学学术思想研讨会。第二度,消息导语是消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发挥着承上启下、吸引读者的作用。此处导语由一张照片将研讨会转向张老个人的特点上。第三度,消息主体并没有补充导语所关注的“张老亲切、平易近人的特点”,而是概括地叙述研讨会的参与者及少量背景材料。读者最想知道的信息,如这次研讨会形成了哪些成果,对张友渔宪法学思想有哪些继承和发扬等信息一概忽略。

三度递进

消息的“三度反复”要求标题、导语和主体围绕同一新闻角度叙述,不等于简单的“三次重复”,而是层层递进。

首先,消息标题与其它文体标题相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般文体的标题,都不能脱离文章本身来实现表情达意的功能,必须依附于文章才有价值,如小说标题《过把瘾就死》,散文标题《背影》等。而消息标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脱离文章整体来实现表达信息的功能。如引题:薄利多销利在自己 平抑物价受人尊敬;正题:农民陈华书名噪武汉市;副题:去年经营花生近百万斤,人称花生米大王。读了这个标题即使不读原文,读者也已比较清楚地了解了新闻的核心事实。独立性特点要求消息将最核心内容浓缩在标题之中,造成强烈冲击力。

第二,消息导语地位突出,一方面补充标题,另一方面引导主体,并且为全文定音,不能简单重复标题。以《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4日一篇消息的标题和导语为例:

安徽凤台县粮食局捏造洪灾损失8000万元

一亿多斤粮食竟被评估为“粪土”

本报合肥12月3日电 安徽省农业发展银行、审计、监察等部门近日在对安徽凤台县粮食系统的联合调查中发现,该县粮食局所属20个仓库在今年夏季淮河流域的特大洪灾中,本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力无一进水,但粮食局为谋取小集体利益,竟弄虚作假委托物价部门评估粮食库存损失8000多万元,并以此为借口,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进行抵赖。

…………

本篇消息标题用最简单的话语引出核心新闻事实,导语一方面接着标题确定的新闻角度报道,没有转向其它;另一方面没有简单重复标题,而是补充标题中没有交待的“作假”的原因、方法和事件简单背景,为下一步主体的写作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相反,有些消息导语虚晃一枪,与标题简单重复,弱化了导语的作用。如标题:胡锦涛与希拉克通电话 导语: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电话。

第三,消息主体补充导语。目前消息很少再使用六要素齐全的“晾衣绳”式的导语,一般只罗列最吸引读者的一两个要素,其余要素均在主体中展开。主体一方面要交待导语中未提及的其它新闻要素,另一方面为导语展开丰富的材料,包括细节材料及新闻背景材料。

善用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的历史、环境、原因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实际意义,为烘托和发挥新闻主题服务。新闻背景材料在消息中位置非常灵活,可以放在导语中,可以放在主体中,还可以放在结尾中,只要有需要就可以使用。

消息写作中一般使用两种背景材料,一类是与新闻事实本体相关联的其它事实。如2005年11月27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特大矿难,许多媒体在报道此事件时都采用了与新闻本体相关联的其它事实作为背景,如进入11月以来其它地方的一些矿难材料,达到一种警示的作用。第二类是解释性的材料,对新闻事实中可能会产生的疑点进行解释的材料。如人们不熟悉的科技术语,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或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使读者便于理解消息的内容;一些政策措施仅凭几个字不容易表达清楚,必须加以解释,例如利税分流、贴现制度等都需要说明其具体含义;还有某个国家、民族、地区特有的事物,例如风俗、自然状况、典章制度、文化传统之类,因为并非尽人皆知,都需要加以解释。在消息的“三度反复”中善于使用背景材料既能体现记者业务才能,也能看出真正为读者服务的态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