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岭乡汪岭村
释义

千岭乡汪岭村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全县为东、南、西、北4乡,共辖48庄,现有区域属南乡所辖的紫荆、筑(竹)墩、义乡、龙湖4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制为区(镇)乡保制,全县共设5区1镇21乡,区域内属九姑区所辖的木梓乡。木梓乡的建置沿用到解放后。

千岭建置沿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保甲制度,宿松全县设6区25乡267村,2929个小组。

现在的千岭乡区域内,当时的建置为:

1949年10月—1950年5月,全乡区域内设有一个乡,叫木梓乡,属九姑区政府(亦称四区)。

1950年6月,区域内设有毛坝乡(从虹岭乡划部分区域组建成毛坝乡)、石龙乡、孙岭乡、筑墩乡、何林乡(由木梓乡改为何林乡)、千岭乡等6乡,属九姑区政府。

1952年3月,何林乡改为木梓乡。11月石龙乡改为新前乡,同月增设了枫树乡、雨福乡(从九姑乡划部分区域组建成雨福乡)。区域内有毛坝、孙岭、筑墩、木梓、新前、千岭、枫树、雨福等8个乡,均隶属于九姑区政府。

1955年5月,枫树乡撤销,并入新前乡,区域内有7个乡。

1956年4月,雨福乡撤销,并入九姑乡;孙岭乡撤销,并入新前乡;筑墩乡撤销,并入木梓乡。9月,木梓、千岭两乡撤销后,划归新前乡。10月,毛坝乡与万元乡合并,乡名仍叫毛坝乡,乡政府所在地设在万元墩。经过撤并,区域内有新前乡、毛坝乡的一半(原毛坝乡区域)。

1957年4月,恢复了木梓乡。

1958年10月,各乡成立人民公社。区域内有毛坝公社4个大队(毛坝公社有8个大队,其中坪岭、金川、毛坝、平岗4个大队在现在的千岭乡区域内,黎冲、万元、杨树、横港4个大队在现在的五里乡区域内)、新前公社、木梓公社、均属九姑区。

1960年1月改乡社为区社制,公社下设管理区。有毛坝管理区、新前管理区、木梓管理区,均属九姑人民公社。1961年9月撤销区社制,恢复区镇建置。

1968年8月成立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有毛坝公社革委会、新前公社革委会、木梓公社革委会。1969年3月,新前、木梓两公社合并为千岭人民公社。1972年6月,千岭公社又撤分为新前、木梓两公社。

1981年3月,恢复区公所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取消人民公社建置,恢复乡人民政府,村设村民委员会。有毛坝乡政府、新前乡政府、木梓乡政府、均属九姑区公所。

1992年2月27日,撤销九姑区,原属九姑区的木梓乡、新前乡和毛坝乡的坪岭、金川、毛坝、平岗4村合并为千岭乡。

2004年5月,撤村并村,原18个村撤并为10个村,同时雨福村由九姑乡并入千岭乡。为此,撤并后千岭乡共辖11个村,国土面积93.09平方公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3:59:13